雷厲風行,體現在處理人
職場中,決定工作走向的,漸漸不是“出發點”了,而是“責任”
人們做事前,都學會了掂量一下,這個事會不會導致我背責擔責
只要能夠遠離負責,管他能不能有益公司有利發展
只要能讓別人背鍋,管他會不會家丑外揚洪水滔天
遇到有責任風險的事,大部分人都在踢皮球,踢出了明哲保身,踢出了平安上岸,踢出了出淤泥不染
只有個別傻的主動接球,弱的踢不出去球,才讓某些工作得以推動
等這些“傻子”辦完事,再那他們問責“祭天”
暗中進一步強化了“避責”的理念,讓更多的人認定了“甩鍋”的重要性
再遇到事,更沒人做,皮球踢得更猛
所以,當下的職場,看似大家在忙忙碌碌,其實精力都花在“留痕”“佐證”這些可以甩掉自身責任的事情上,幾乎毫無實際價值
所以,責任歸屬問題,才是導致“負擔”和“形式”的根源
不把權責歸屬理順,不把容錯機制建好,無論如何強調“減負”和“減形式”,也難有本質改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