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摩托車的尾巴都翹起來了,不僅尾巴翹起來了,車把還降低了,不僅車把降低了,一些車的坐墊還做短了,看起來像禿毛雞。這樣一來,騎手只能兩手撐著身體,以俯沖姿態(tài)夾著摩托騎行。
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很多年,很多年之中,騎手都在廠家的一廂情愿中忍受著這些花樣繁出的翹尾巴、低車把,以及由此帶來的不舒服的坐姿。
物極必反,商道輪回。就在這幾年,跨騎摩托車興起了復古潮,這背后體現的正是騎手對現有摩托車的不滿。
道理也很簡單,本來普通摩托車就是通勤和玩樂,非表演道具。平座墊、高把手,有利于騎手形成舒服的坐姿,坐姿舒適了,有利于操控,操控穩(wěn)當了,有利于安全。安全又舒適,就是對摩托車的終極追求。所以復古摩托車翻出來的不僅僅是外形,而是對摩托車初心的復制。
引來一片點贊的豪爵DN150,將復古進行得很徹底。平座墊、高把手、水滴油箱和圓燈,這些元素鑲嵌在平直的車身上,一輛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摩托車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也難怪騎手會點贊,不僅僅是因為DN150協(xié)調的外形,更是因為這幾年對豪爵設計的失望。對TR300的吐槽聲還沒消失,就迎來了對青春版TR300的吐槽聲,就在這時候,豪爵推出了DN150,讓騎手們眼前一亮,看起來豪爵找到了設計師,那句“豪爵就缺一位月薪3000的設計師”的話,可以不說了。
這情景像極了當初的比亞迪,2019年之前,隨著比亞迪的異軍突起,人們有所期待,但被比亞迪汽車的外形所礙,那個時期比亞迪的汽車賣得并不好?!氨葋喌虾蛧H品牌之間,就差了一位設計師”,這句話表達了消費者的期待。直到奧迪前設計總監(jiān)艾格加盟,一朝舊貌換新顏,龍元素融合于現代車身之中,讓比亞迪汽車有了很高的辨識度。此后陸陸續(xù)續(xù)推出的比亞迪汽車,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而今的豪爵摩托,內在品質可以說是國產摩托車中最接近國外品牌的,只是受累于外形設計,失去了本應該屬于自己的市場。
DN150的出現,用豪爵的一句話是“演繹新格調”,在我們看來,與之接近的雅馬哈GT150或許將受到一定的威脅。
但是話說回來,豪爵DN150的外形雖然得到了認可,但想于國外品牌抗衡,仍舊需要提升,才有可能搶奪GT150之類的市場。
首先,在定價方面,只相差2000多元,還不足以對GT150構成實質性威脅,如果將DN150定價在10000元以內,則能更加凸顯出性價比。
其次,對復古的理解不足,可能會障礙產品形成真正的競爭力。
目前多數摩托車廠家理解的復古偏重于外形,由外形帶來相應的坐姿,由坐姿改善操縱,這是推出復古摩托車的大部分理由,這就是復古摩托車的第一個層次。
然而真正的復古不止于此,真正的復古應該是對設計摩托車這類產品的初心的復古。
協(xié)調的外形當然重要,而利用現代技術,將摩托車變得更安全,才是最終的目的。這是復古摩托車的第二個層次,相當一部分復古摩托車沒有達到這個層次,豪爵DN150也不例外。
所以,豪爵不要受限于外形,不能搬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摩托車外形修修改改就推出復古摩托車。DN150的后輪鼓剎可以改改吧,換成碟剎,再配個ABS,這樣提升不止一點,同樣DN150的后輪太細,把面條胎換成寬點的輪胎,增加與路面接觸面積,增強安全性,這樣又提升了一大步。如果將DN150再配個TCS,又增強了安全性,何愁搶不到GT150的市場。
實際上,除了性價比打法,還有差異化打法。如果再進一步,豪爵研究研究自動擋,后續(xù)能推出自動擋DN150,那樣的話,這款復古跨騎,將大放異彩。
豪爵的設計能得到消費者的肯定,已經難能可貴,如果再聽聽消費者的呼聲,進行適應性改進,豪爵的提升空間還是很大的,其產品的前景也將更加開闊。
而最終,任何一個摩托車廠家只能依靠技術,努力做一款“碰不到,摔不了”的摩托車,才是設計摩托車的初心。抓住初心方得始終,豪爵最終還是要依靠技術立足于全球摩托車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