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總是帶著幾分淡淡的憂愁,有不舍,有留戀,在記憶的發酵下,離別本身就意味著與過往生活種種的割離,不管是對離別的人,還是自己而言,都會掀起一陣陣的波瀾。
在古代詩詞中,離別主題的詩詞總能把人帶入一種眼角噙淚的傷感境地,在那寥寥數字卻能擊中脆弱靶心的文字離,難解難分的憂愁總能共情至今。
去年一部影片《長安三萬里》,把李白和高適的形象生動搬上了熒幕,影片中李白總是帶著爽朗的笑聲,不在乎名利,不仰慕權貴,光交好友,并能推心置腹,真是一位耿直的大男孩,好像沒有什么能讓他傷心和憂愁。離別對于李白似乎也是如此,且看這首詩詞: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一首著名的送別詩,李白自出川以來,在江南、齊魯、梁宋等各地游歷生活,送別是他經常要面對的場景,當然送別詩也是李白詩詞中常見的體裁,比如耳熟能詳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送別遠去吳越之地的孟浩然的,“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是送別荊門的友人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在皖南告別好友汪倫的,就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都是李白登謝朓樓送別故人李云的。
就像他在金陵寫下的那首“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一樣,送別本身就是傷感的,再豁達再樂觀的人,也會陷入那一刻的離愁別緒中。只是李白生性浪漫達觀,他的送別詩中很少流露那種難舍難分之意,更多的是對好友的祝福,因為離別本身就是人生一種改變。當然這也和當時開元盛世的繁華分不開,那時候的人們都渴望建功立業,分別更多的是為了奔赴更好的前程。
這首送別詩,先是介紹了送別地,青山橫在城北,河水繞過東城,在這里簡單地餞別好友,從此好友便像孤蓬一樣,踏上萬里征程。等友人離去的時候,那天上飄蕩著的浮云就像游子一般,不知在哪里停靠,但也不必游賞和孤獨,因為當你累了的時候,前方的落日斜陽的燦爛便是我這位故友對你永恒的溫情。
再不舍,再難分,也要揮手告別,等友人轉頭策馬揚鞭遠去的時候,那馬兒蕭蕭的嘶鳴就是彼此最后的告別。愿君此去永懷赤子之心,披荊斬棘,前程似錦!
當離別開出花,總會在另一個世界開出燦爛的花,不舍之余,祝福將要離自己而去的人,他們將乘坐另一輛列車,奔赴各自精彩的山海,為他高興吧,并期待著彼此的頂峰相見。
作者 | 素心
投稿 | wangyw1027@163.com
入群學習 | 微信(15116151869)
圖片 | 來自花瓣網,侵權聯系刪除
文字內容 | 文章內容為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