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中,劉亦菲飾演的黃亦玫,從一個風風火火的小女孩,蛻變為一個情緒穩定、情商高、懂得為自己留后路的成熟女性。
她的高情商在各方面都有表現,比如和老板、閨蜜、前夫哥的相處中,都會看起來很舒服。
尤其是在和前夫哥談判女兒的撫養權時,更是完美詮釋了非暴力溝通的幾個步驟,不得不說她是談判和溝通高手。
01
黃亦玫和方協文離婚后,女兒撫養權歸黃亦玫,她帶著女兒回到了北京。
黃亦玫不定期送女兒去上海和方協文見面,這次見面時,方協文從女兒嘴中知道了黃亦玫在談男朋友。
方協文帶著嫉妒和怒氣要重新談女兒的撫養權問題,把女兒留在上海不讓回北京。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會上演激烈沖突,但這次很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平靜地解決了。
黃亦玫飛來上海,找到方協文,兩人在咖啡館談妥了女兒的問題。
看到電視劇里黃亦玫輕聲細語說出那段話時,我一下子想到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
02
我先把他們的對話摘錄在這里:
玫瑰:老方,這么多年了,何必呢?你私自扣小初在上海的事情,我不認同。
但是我也理解。你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孩子嘛;我們雖然在教育理念上有分歧,但是初心是好的,我也希望你能理解我。
方協文:你都在忙著談戀愛呢,你根本就顧不上孩子。
玫瑰:那你去問問小初,我有沒有忽略她一次,有沒有一次讓她受冷落。
方協文沒說話,只是把臉轉向了一邊。
玫瑰:但我還是挺謝謝你,這段時間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小初。咱們兩個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摸著石頭過河,遇到了意見有分歧的地方,應該是商量著來。
互相指責,對孩子有什么好處呢,最后受傷的不還是孩子嗎?
小初那么小,就奔波在兩個城市之間,沒法同時見到爸媽,這個局面是我們倆一手造成的,想要彌補小初,也得咱們一起解決。
方協文:你想怎么解決?
玫瑰:我愿意重新跟你商量撫養權的問題。
只要是為了孩子好,什么條件都可以談。我相信以我們的能力,肯定能商量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如果你不放心,你也可以找律師一起談。
方協文:那你的律師呢?
玫瑰:我不需要律師。
方協文:我還以為這一次跟你見面,會是一場硬仗。
玫瑰:我的確想過,沖到上海來不顧一切把孩子搶走。
但后來冷靜下來想想,善意比敵意更能解決問題。
我們一起經歷過那么多,雖然我們的婚姻結局并不完美,但是我們有一個這么可愛的女兒,就證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輕輕地說)我能見見她嗎?我很想她。
方協文:她也很想你。
03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理念是,每個人都有積極的心理需求,比如安全感、被尊重等等,當你能從對方的內在需求出發,合理表達同理心,以坦誠的方式表達,就能找到使雙方都接受的解決方案。
《玫瑰的故事》中,黃亦玫首先說出“我很理解你”,“你的初心是好的。”而不是指責方協文。
方協文本來想著玫瑰會和他打一場硬仗呢,沒想到對方卻說理解自己。
其次,黃亦玫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我很謝謝你,這段時間你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小初”。
常言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黃亦玫都謝謝他了,他方協文還能再橫嗎?
第三步,黃亦玫找到他們的共同點,那就是“孩子那么小就要在兩個城市間奔波,這個局面是我們倆一手造成的,想要彌補女兒,需要咱們倆一起解決。”
既然有共同目標,那還不共同解決嗎?
此時的方協文徹底放松了警惕。
最后,黃亦玫提出了自己的請求“能不能見見孩子?”
方協文立刻就同意了。
這段高情商的溝通是非暴力溝通的完美應用:
第一步是共情與理解:嘗試理解對方行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直接進行批評或指責。
第二步是非暴力溝通中“表達感受”的應用,即分享自己的真實情感,增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第三步是非暴力溝通中“闡明需要”的實踐,即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關注對方的需求,尋找雙贏的解決方案。
第四步,由于之前的鋪墊工作做得很好,這個請求顯得既合理又合情,方協文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了。這是非暴力溝通中“提出請求”的環節,即明確、具體地表達自己希望對方采取的行動。
溝通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藝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實踐來提升。
祝愿大家都能成為溝通的高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