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可穿戴設備作為智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67萬臺,同比增長36.2%。此外,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4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出貨量1.1億臺,同比增長8.8%。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之一,其行業應用廣泛、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中國可穿戴市場的發展歷程
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發展歷程較短,但是發展速度十分快速。
起步階段(2011-2014年)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11年左右開始起步,最初的產品主要以健康監測和運動記錄為主要功能。由于當時的技術限制和消費者認知不足,市場反響平平。然而,這一階段的探索為后續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快速增長階段(2015-2017年)
從2015年開始,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興趣增加,市場上涌現出大量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這些產品不僅功能豐富,而且價格逐漸親民,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據統計,全球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從2016年的1.02億臺增長至2017年的近2億臺,中國市場貢獻了重要份額。
穩定發展階段(2018年至今)
經過前幾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逐漸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廠商開始注重產品差異化和用戶體驗,推動可穿戴設備向更細分領域發展。例如,針對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智能手表和手環產品逐漸增多。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對健康管理的重視,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產業鏈上包含了從芯片解決方案到外觀設計,再到生產組裝以及應用開發等一系列流程。從產業分工維度看,形成了上游關鍵器件、中游可穿戴設備產品、下游應用領域三個環節。
可穿戴設備與安防行業的融合與互補
可穿戴市場與安防防范行業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通過技術融合、市場需求的互補性、行業發展的相互促進以及數據交互與云端應用等方面的合作。
可穿戴設備在安防防范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這些設備通過結合先進的傳感技術、數據處理能力和無線通信功能,為安防防范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的解決方案。
其應用涵蓋了身份認證、健康監測、緊急求助、視頻采集、智能分析、數據記錄以及跨界合作等多個方面。這些應用不僅提高了安防防范的效率和準確性,還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實時監測與預警
可穿戴設備通過內置的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佩戴者的生理狀態和環境信息。在安全防范領域,這一功能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例如,通過實時監測工人的心率、體溫等生理指標,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發出預警,從而避免因工人身體不適而導致的安全事故。此外,可穿戴設備還可以實時監測環境信息,如溫度、濕度、氣壓等,為安全防范提供有力支持。
身份認證與安全管理
利用生物識別技術,可穿戴設備可以實現快速、準確的身份認證。在安全防范領域,這一功能可以確保只有授權人員才能進入特定區域或執行特定操作。同時,可穿戴設備還可以與安防系統相連接,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例如,在工廠或倉庫等場所,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實時查看現場情況并作出相應決策。
緊急救援與定位
在緊急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可以迅速發出求助信號并定位佩戴者位置。這對于安全防范來說至關重要。例如,在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發生時,被困人員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發出求助信號并定位自身位置以便救援人員迅速找到并展開救援行動。此外,可穿戴設備還可以與智能手機等設備進行連接實現一鍵報警等功能為安全防范提供有力支持。
視頻采集和實時監控
一些可穿戴設備配備了攝像頭,能夠實時采集佩戴者的視角畫面,為遠程監控提供第一視角的視頻信息。
這在安防防范中非常有用,例如警察或安保人員可以通過佩戴帶有攝像頭的可穿戴設備,實時傳輸現場畫面,為遠程指揮中心提供決策支持。
智能化穿戴設備在公安、消防領域、電力檢測行業等都有著巨大的作用空間。譬如,電力檢測行業,作業人員佩戴智能穿戴設備不僅解放雙手,而且集成第一現場音、視頻信息及實時監測作業人員的生命體征信息,同時能夠第一時間上傳后臺進行控制調度,保證作業人員順利安全完成任務。隨著全球工業技術成熟、工業4.0在全球的迅速展開,具備智能化、精細化、可實時收集數據等特征的可穿戴設備正對工業領域進行持續滲透。目前國內外多家工業生產相關廠商已開始布局工業可穿戴設備領域,部分工業可穿戴設備廠商產品已得到市場的認可與推廣。
政策對與發展可穿戴設備的支持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為了扶持、鼓勵國內可穿戴設備制造企業持續進行研發、制造和品牌等方面的升級以適應行業變化,國家有關部門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例如《“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等國家級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支持可穿戴設備產業發展的措施。這些政策為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機遇。
為了鼓勵可穿戴設備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政府還為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例如針對創新型可穿戴設備企業政府提供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以減輕企業負擔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政府還通過設立科研項目、提供研發資金等方式支持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同時政府還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推動可穿戴設備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
這些措施為可穿戴設備產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推動了產業的快速發展,可穿戴市場迅速發展,設備出貨量不斷增加。根據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753萬臺,同比增長23.9%。2021年中國可穿戴市場出貨量近1.4億臺,同比增長25.4%。202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呈現下降趨勢,2023年出貨量數量有所回升,根據IDC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的數據,初步估計2023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約1.24億臺。
最后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在經歷了起步、快速增長和穩定發展三個階段后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之一,設備主要覆蓋到工業制造、醫療健康、信息娛樂、教育教學、體育運動等領域。在安全防范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安全防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為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