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煙卡游戲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引起廣泛關注。煙卡大多由舊煙盒折疊而成,也有部分煙卡為第三方仿制煙盒印刷的卡片,各方擔憂煙卡游戲會誘導青少年吸煙。
基于此,于煙卡風靡學生圈的現象,有家長“上書”多個中央部門要求規制煙卡銷售,同時,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李恩澤在《一個孩子家長關于“煙卡”的建議函》中分析,生產、銷售煙卡,誘導未成年人購買使用,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與《廣告法》。該建議函隨后寄送給國家衛健委(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教育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
李恩澤告訴南都記者,日前國家衛健委發來回函表示收到建議函;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則安排其與京東調解,但京東稱,因未收到有關部門通知,尚不能下架第三方店鋪的煙卡商品。
(藍田縣煙草專賣局聯合多部門突擊檢查校園周邊商戶,圖據“三秦都市報”)
諸多媒體也紛紛刊登題為《重拳治理煙卡刻不容緩》的評論文章,“煙卡”問題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宣稱為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共同維護未成年人的利益,北京、廣州、海南等多地煙草專賣局聯手當地檢察院、教科局、公安部門及市場監管機構,針對校園周邊開展打擊“煙卡”游戲的專項整治行動,建議對“煙卡”進行監督管理。對于部分商家為了利益罔顧孩子健康發展的行為,有關部門重拳出擊,進行徹底排查,亮明不留死角的態度。
同時, 宣傳“煙卡,一張小小的卡片,看似人畜無害,實際上潛藏著不少負面問題。”還推出了主題為“普法進校園,攜手共成長”活動,直接進入校園進行普法教育。
上層高度重視,開會部署,周密規劃,一再強調,此舉經媒體宣傳報道后,下層網友們贊同者表示“管是正常的。”“了解同學之間憑這玩意分出階級,家境好的小孩有中華,家境差的拿便宜卡就會很丟人。挺悲哀的。”
然而大部分的評論卻幾乎是一邊倒地嘲諷:
“管得真寬,那你說小孩玩用什么娛樂。蘿卜刀管,管完蘿卜刀管煙卡,你就管吧,煙卡沒了也會有個什么酒卡的。”
“危言聳聽,我小的時候 ,玩軟包的煙殼,影響我啥了?”
“天天讓小孩子玩手機游戲,看短視頻?”
更有網友結合小時候經歷留言,“小時候打紙塊,玩啤酒蓋,想想真的后怕,這東西危害太大了,還好我及時自救到了15歲以后就不玩了。”
“我小時候為了打紙板,紙畫(動畫人物的小畫卡),課本都撕了。用零花錢去買紙畫。娛樂而已,就算花錢買煙卡,也沒啥,又不吸煙!!怕吸煙危害健康,就應該不生產煙!!而不是拿著一個紙盒做文章!”
“煙卡,那不是得從根本解決么?多少人要抽煙,我不抽煙都得被迫吸二手煙。那么多人吸煙,你一邊又要治理煙卡,一邊又想多收稅。”
“不就是小時候玩的毛號或者元寶嘛 至于嘛?要不都回家玩電子產品??現在人們腦回路是有問題。”
也有網友提出疑問:“那就請問一句,小孩子還有什么能玩的?”
并給出了建議:“堵不如疏,不如大量印制投放市場,煙卡多了以后就沒意義了,人人都是一大堆,誰還稀罕玩?”
“先把食品安全管好再說畢竟這才是關乎小孩身體健康的東西!”
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沉迷手機、平板、電視的怎么沒有刻不容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煙卡究竟卡了誰的利益?
當無利不起早,各方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從弱勢群體下手的時候,這種管控已然失去了它的意義。控煙就控煙,保護未成年不吸煙就從銷售渠道以及制造廠家著手嚴禁啊,逮著涉世未深的孩子們全面嚴禁煙卡,這就像是害怕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
一部分企業偽造假煙卡銷售,的確是不對的,可是動不動就說小學生玩煙卡就學會吸煙,乃至有人之前還說會有學生偷拿家長的錢買煙,然后“買櫝還珠”扔了煙只留煙盒,疊成煙卡去玩,孩子會養成不良習慣。
真的是可笑至極,既然怕學生抽煙,為什么不從學校門口店鋪的銷售渠道管理和整頓?既然怕學生沉迷煙卡游戲影響身心健康,那“王者榮耀”為首的手機網絡游戲為什么不明令禁止?就因為他們交了巨額稅收?
據澎湃新聞報道,根據聯合國煙盒警示圖片數據庫,煙盒包裝上的圖片主要是展示吸煙對個人身體健康情況的影響,比如心肺、口腔等疾病。其次,則是二手煙對于家人的傷害。
目前,我國煙盒包裝上有 35%的比例印有文字警示,剛剛高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最低不應少于主要可見部分的 30%”的最低標準。
但在全球范圍內,不少國家和地區在煙盒設計上采取了更為嚴格的措施,甚至超出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煙草包裝上的健康警示應占正面及背面主要可見部分的 50%或以上”的要求。
加拿大癌癥協會《卷煙包裝健康警告:國際現狀報告》統計顯示, 2023 年有 172 個國家/地區在煙盒包裝上設計了警示,其中警示面積超過 50%的有 127 個,印有恐怖、惡心的圖形警示畫面的有 138 個。
加拿大,作為全球首個在煙盒上使用圖片形式健康警示、未來甚至要在每根煙上加注警示語的國家,20 年間成人吸煙率下降了 15.4%,控煙成果顯著。相比其他文字、圖片警示設計,我國的純文字版吸煙警示設計,勸說不要吸煙/戒煙的有效性最低。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假如我們的煙盒加入“黑牙”、“爛肺”等令人惡心或害怕的圖片警示設計,小朋友們還會想方設法尋煙盒、玩煙卡嗎?
沒錯,保護未成年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教育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才能保障未成年的合法權益,可是,將孩子本身只是將其當作一項無傷大雅的課后娛樂游戲被你們上綱上線為“國家大事”,甚至還發“建議函”,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浪費行政資源啊!
其中的利益糾葛,明眼人只是看破不說破罷了。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