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學生游戲圈炸了。
不是哪個皮膚又聯(lián)動了,也不是哪個限定角色返場了。
而是他們的免費游戲基地,Apple Store網(wǎng)吧,被封了。
別笑,是真的,有實測。
經(jīng)抖音賬號@蘋果迷前往蘋果店實地測試,現(xiàn)在蘋果直營店的展示機不僅不能玩《原神》《和平精英》還不能下載,甚至連4399網(wǎng)頁都登錄不了。
(App Store點獲取沒反應)
(點擊訪問此網(wǎng)站也無用)
好在還有個游戲體驗區(qū)存活下來,沒給趕盡殺絕,但體驗不太好,一些游戲只能玩玩演示版,一旦退出去就會重置進度。
要知道2001年喬布斯介紹Apple Store是專門開設“兒童區(qū)域”的(盡管喬布斯限制自己的孩子玩iPad...)
雖然喜歡去蘋果店的小學生迎來寒冬,但給國產(chǎn)手機店帶來了新風。
因為這讓小米之家、華為門店、vivo體驗店,全成了新一代“臨時網(wǎng)吧”。
但問題來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每每出現(xiàn)這些小孩兒吸引大人眼球的事件并非全貌。
在對小學生的“獵奇圍觀”中,筆者作為小學老師調(diào)查了小孩哥、小孩姐們到底在玩什么,是《蛋仔派對》成為社交貨幣?還是《原神》里的抽卡玄學?
實地深潛這群小學生的游戲生態(tài),揭開你完全想不到的10后游戲觀。
本文采用調(diào)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對約200名10-12歲小學生進行調(diào)查,來了解他們眼中的游戲世界。
(看看小學生們對游戲分級的判斷)
調(diào)查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與2020年相比,小學生的游戲偏好已經(jīng)從單純的怎么玩向和誰玩過渡了。
是的,小孩哥小孩姐更加重視一起玩什么,而非簡單的誰贏誰輸。
那么,這些“10后”小學生們最愛的游戲是什么呢?
答案意料之中,《蛋仔派對》、《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
這三款游戲占據(jù)了六成以上小學生的周末開黑時間,其中《蛋仔派對》以近三成的壓倒性優(yōu)勢成為當之無愧的榜首。
當然,還有很多也喜歡pc、主機游戲的,甚至包括《艾爾登法環(huán)》這種硬核高難度游戲。
只不過,絕大多數(shù)還是手游就對了,這也是為何手機店成了小孩新時代包機房的原因所在。
但隨著調(diào)查進展作者海發(fā)現(xiàn)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以至于真的有了后浪推前浪的感受。
一、周末開黑之絕對頂流
學校,這個微型社會的“縮影版”,除了學習知識外,還有一項隱藏任務——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
這時候,共同的游戲愛好就成了交友利器,堪比大人世界的“你打高爾夫了嗎?”或“你家孩子考上哪所大學了”。
又或者偷偷存下零花錢,只為抽那個限定皮膚……
這是人小學生版的“斷舍離”,斷掉零食、舍棄玩具。
這些行為背后,是他們渴望被認同的社交需求在作祟。
畢竟誰不想當班級里最受矚目的人呢?
(小學生們會在飛機上對話組團跳P城“剛槍”)
而說到皮膚,這里就要講一些有意思的現(xiàn)象了。
都說宇宙的盡頭是玄學,但10后的小學生們在這方面已經(jīng)修煉得爐火純青!
調(diào)查顯示,67%的小學生擁有專門記錄抽卡攻略的“手賬本”,28%的孩子甚至會使用Excel表格統(tǒng)計自己的皮膚收集進度。
(格式各樣的配件搭配圓滾滾的蛋仔,選出誰才是班級中的最美蛋仔?)
又或是分享吉時抽卡時間預測,相信幸運降臨到自己身上。
這種對概率學的執(zhí)著探索精神竟然不會使用在數(shù)學課上......
限量款皮膚不僅是“地位”的象征,讓諸多同學投來羨慕的眼光,有些還可以解鎖喜愛角色的隱藏劇情,還有可以獲得更厲害的屬性加成。
這就是小學生的另一個成就,“名利雙收”。
五年級某位男生,當時他在《蛋仔派對》抽中了限定款"敦煌飛天"皮膚。
這個融合了反彈琵琶伎樂天元素的設計,讓他的游戲形象立即成為班級社交圈的話題中心。
這些游戲不只是游戲,更成為了小學生社交貨幣,班級里誰有了新皮膚,就炫耀新玩具一樣成為焦點,紛紛投來羨慕的眼光。
(抽到喜愛英雄限定皮膚的小學生讓其他同學羨慕不已)
(一些小學生最愛的動漫角色《名偵探柯南》聯(lián)名皮膚)
雖然作為學生要以學生為主,但也要勞逸結合,不能太卷了對不對?
防沉迷系統(tǒng)和家長會限制和規(guī)定玩游戲的時間,但小學生們也會在有限的時間里爭分奪秒。
這就是時間管理大師養(yǎng)成之路。
與此同時,家長們覺得《蛋仔派對》更像是益智類游戲,從而放寬一些限制,這就是小學生巧妙的生存智慧。
某些同學表示,他們的家長會在周末休息時間,和自己一起在《蛋仔派對》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的新地圖,發(fā)在班級群中互相嘗試通關。
還會做積分排名榜,每個月選出最厲害的同學。為了讓自己的地圖更“好”通關,小學生可謂絞盡腦汁。
(蛋仔五彩繽紛的顏色可可愛愛圓滾滾的外表被小學生所喜愛)
二、泛二次元游戲探秘
受采訪的小學生中玩泛二次元類游戲占一成以上,如《原神》,《火影忍者》,《崩壞星穹鐵道》。
小學生玩《原神》與大人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他們不在乎深奧的命座系統(tǒng),而是被會說話的漂浮物派蒙和可以炸魚的可莉吸引。
82%的小學生選擇游戲角色的首要標準是“外形可愛”,僅有15%會考慮戰(zhàn)斗屬性。
媽媽總說甘雨姐姐衣服少,可是明明她的角特別好看啊!
-六年級的小朵抱著《原神》聯(lián)名書包一臉認真反駁。
很多家長擔心的二次元游戲過于暴露、過于成人化的問題,其實在他們眼中并不存在,他們眼里只有炫目的世界奇幻冒險這些游戲內(nèi)容本身。
其中《原神》比例最高,它以二次元畫風,華麗的服飾和角色設定,開放世界設計和自由探索模式對小學生們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六年級男生小林的iPad壁紙,是《原神》中的角色魈,他覺得日常使用能隨時看到喜歡的形象,能鼓舞他更好的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無前。
這算不算是“二次元精神支柱”?
五年級女生貝貝驕傲給我展示她的的背包掛件,是《第五人格》里的園丁玩偶,這讓她在學校中交到更多的朋友,成為他們交流的話題。
還有四年級男生小白的筆記本封面貼紙,是《火影忍者》中鳴人施展螺旋丸的畫面。
中午自由活動時間,他會和幾個同學模仿火影中角色的動作,仿佛與游戲中的人物一體,沉浸其中。
他們模仿和設計的動作甚至得到了體育老師的認可,加強了對全身協(xié)調(diào)性的控制。
(《原神》是不少小學生的第一款二次元游戲)
在網(wǎng)絡的影響下,被采訪小學生中有人會錄制自己游戲的視頻進行二創(chuàng),發(fā)表在如抖音,B站,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上。
我們雖然能在互聯(lián)網(wǎng)看到各種因小學生而起的夸張事件。
但小學生自己真正上傳的視頻和其他玩家差不多,大多出于對游戲角色或者游戲機制本身的調(diào)侃。
有些視頻甚至得到了一些流量,讓他們充滿成就感,這也更加鼓勵了小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玩游戲變得不僅悅己也能悅他。
而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認為,使用自動戰(zhàn)斗系統(tǒng)這種輕操作設計是玩游戲的必備策略。
它不僅可以代替手動操作,降低復雜程度。
而且可以快速呈現(xiàn)戰(zhàn)斗結果,獲得獎勵或及時調(diào)整角色和裝備的配置,從而給予小學生及時的正向反饋,激勵他們?nèi)ヌ剿餍聞∏榈陌l(fā)展。
這個系統(tǒng)也對一些剛剛加入游戲的萌新或水平不太好的“童鞋”會更加友好,不會因操作復雜而引發(fā)挫敗感從而對游戲喪失興趣。
既然不會玩,不如一鍵自動戰(zhàn)斗系統(tǒng),看看游戲本身怎么操作。
(自動戰(zhàn)斗系統(tǒng)讓小學生玩游戲更輕松)
使用自動戰(zhàn)斗系統(tǒng)的同時,還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
小學生們會趁這個時間,與同伴之間相互交流策略戰(zhàn)術,聊聊天,甚至可以寫寫抄寫類作業(yè),可謂一舉多得。
三、“隱藏大佬”
別以為小學生只會玩《蛋仔派對》和《王者榮耀》,有些人一看就人畜無害,其實有的已經(jīng)在 《黑神話悟空》《艾爾登法環(huán)》《米塔》走了一遭。
這些受訪小學生是班級中的“隱藏大佬”!動作RPG、解謎冒險、BOSS大戰(zhàn),個個能氣哭成年硬核玩家的那種!PC、主機一個不落,全都安排上。
其涵蓋動作角色扮演、冒險解謎等類型,多在PC、主機平臺上線。
《黑神話:悟空》的復雜地圖探索、《艾爾登法環(huán)》的高難度BOSS戰(zhàn)、《米塔》燒腦的謎題(對于小學生來說),普通小學生很難駕馭。
比如11歲的男孩小李就在父親指導下通關了《黑神話:悟空》,雖然對“天命人”的佛學隱喻一知半解,他也承認有些劇情不太懂,但猴哥太帥了!
很多游戲其實并非如我們想象般尺度大。
比如ESRB分級顯示,《米塔》《原神》《黑神話:悟空》其實同為T級(13+)。
至于《艾爾登法環(huán)》的M級(17+),一部分家長雖然對內(nèi)容存在爭議,但實際調(diào)查中,85%的小學生仍然通過直播平臺“云通關”,真正實操者多由家長陪同指導。
(粉色畫風中漂亮溫柔的《米塔》小姐姐)
雖然游戲難度較高,對操作、策略和理解能力要求強。
話說回來,能真玩這些游戲的,基本都是家里有“裝備”有“氛圍”的玩家型家庭。
一臺能跑得動《艾爾登》的電腦+不崩潰的家長,是成為小學生“隱藏大佬”的必要配置。
有的小孩根本不怕游戲難,每次被BOSS按在地上摩擦都還能站起來再來一遍。
失敗了?上網(wǎng)查攻略、拉同學討論、反復練操作,簡直比考試還拼!
你以為他們在逃避學習,實際上他們在游戲里用上了學不到的“思維解決能力”。
(懷著好奇心理的小學生打開了爸爸的電腦游戲,被劇情深深吸引)
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對孩子游戲教育引導得當?shù)募彝?,孩子接觸這類游戲的可能性更高。
從家庭經(jīng)濟角度看,玩這些游戲的家庭通常經(jīng)濟條件較好。
以及,這類家長不把游戲視為洪水猛獸。
四、“游戲大開荒”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游戲涉獵范圍之廣,真的是——你還在回味《魂斗羅》,人家已經(jīng)在《最終幻想》里打穿異世界了。
《黑神話》《艾爾登法環(huán)》這種神級大作他們玩得飛起,轉頭又能秒切到《植物大戰(zhàn)僵尸》《貪吃蛇》。
不夸張地說,他們的游戲清單像是Steam商店合體Switch游戲庫,啥都有!
采訪時遇到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哥們,玩過的游戲比我寫的文案還多,別的同學都叫他“行走的游戲百科”,有啥打不過的怪,問他就對了。
為啥10后能這么橫?因為他們從小就是“電子原住民”,互聯(lián)網(wǎng)、短視頻、各種App都是從小玩到大,學習新游戲跟呼吸一樣自然。
現(xiàn)在不少學校還開啥機器人課、編程班,人工智能時代提前預習,培養(yǎng)的那是“帶外掛的人類小種子選手”。
他們不僅敢玩、會玩,還懂得怎么在規(guī)則里玩出花。
別說啥沉迷,這群人有邏輯、有耐心、有操作,玩到后來連老師都得說:“哎,能不能教我怎么打過這個BOSS?”
(從神秘森林到宏偉城堡,跌宕起伏的劇情滿足了小學生對奇幻世界的想象)
結語:在游戲里看見未來的形狀
如今游戲已經(jīng)不再是洪水猛獸,而是某種帶Buff的“成長輔助工具”。
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回家跟爸媽一起組隊打蛋仔;周末趁爸媽做飯的空檔,在4K大電視上跑《黑神話》。
這種趨勢正催生新一代玩家:他們既能用手機剪輯《原神》二創(chuàng)視頻投稿B站,也能在Steam上挑戰(zhàn)《艾爾登法環(huán)》的Boss連招。
額,也就是雜食黨。
你以為他們只是玩游戲,其實他們正在“玩中成長”。
(《魔獸世界》游戲是馬茨·斯汀的另一重精神世界)
比如來自挪威的馬茨·斯汀,因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困于輪椅,身體的不便限制了他在現(xiàn)實世界的活動,但《魔獸世界》為他構建了另一個充滿可能的精神世界。
在游戲中,他化身為圣騎士“伊貝林”,擁有強大力量,自由穿梭于各個奇幻場景。
憑借智慧和毅力領導星光工會,和隊友默契配合攻克高難度副本。
(馬茨在游戲中化身伊貝林幫助激勵他人)
他還熱心幫助他人,為新手耐心講解,策劃虛擬婚禮圓他人夢想,撰寫指南助力玩家。
在這里,他收獲尊重、友誼和愛情,找到了現(xiàn)實中難以實現(xiàn)的自我價值。
雖然馬茲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在《魔獸世界》里留下的溫暖與美好卻永遠被銘記,他的父母也認識了一個另一重世界完整的他。
他的故事激勵著無數(shù)玩家,讓大家明白游戲不僅是娛樂,更能成為人們心靈的避風港,承載著夢想與希望。
(《黑神話悟空》中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美輪美奐的魅力)
(山西隰縣小西天因《黑神話悟空》而爆火,讓文物“活了起來”,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
這些小學生的實際游戲情況也說明,游戲已經(jīng)過了“洪水猛獸”的階段,現(xiàn)在正為無數(shù)游戲愛好者搭建起另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
未來哪位科學家、設計師或者領導人,在臺上一本正經(jīng)地講創(chuàng)意來源時,可能心里想的是:“當年就是在游戲里練出來的?!?/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