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釀酒工藝中,制曲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白酒行業的人士都聽過“水為酒之血、糧為酒之肉、曲為酒之骨”這是釀酒三要索。曲是酒之骨,好的曲是釀好酒的第一步。
什么是曲呢?在釀酒過程中,“曲”是一種發霉的谷物,也可以稱之為發霉的糧食,它里面富含一種霉菌,可以把糧食里面的淀粉轉化為糖,糖再轉化為酒精,這就是所謂的“曲”。
曲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曲、小曲、紅曲、麥曲、麩曲。大曲酒,一般曲香馥郁,口味醇厚,飲后回甜,濃香型的瀘州老窖、五糧液、劍南春,還是醬香型的茅臺均是使用高溫大曲作為酒曲。小曲的主要原料一般是米粉或米糠,比如被稱為米酒之王的桂林三花酒,就屬于米香型的小曲白酒。麩曲一般采用純種霉菌菌株,以麥麩為原料,最典型的麩曲清香酒代表那要屬紅星二鍋頭了,因此不同的曲,釀造出來的酒的風味也不同,可見好曲才能產好酒。
霸王醉酒,自1870年至今,不斷代傳承傳統釀造技藝已有154年,在釀造過程中,選用獨特的紅心曲作為原料,其特有的原料配比及制曲工藝,賦予了霸王醉酒無法復制的口感與品質。
紅心曲的制作,其主原料選取優質大麥和豌豆,經由巧妙的配比設計,再歷經精細的粉碎、勻稱的拌和、精準的踩制,以及嚴格的發酵工序,最終得以形成獨特的固體糖化發酵劑。其中,大麥占據原料總量的60-70%,而豌豆則占據40-30%。鑒于大麥與豌豆在大曲發酵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各有差異,因此,二者的配比需依據不同季節的氣候特點進行靈活調整。
在這一環節中,原料配比是初步處理,無疑是制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霸王醉酒的釀酒大師們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積累,充分利用原料的特質,歷經無數次的反復試驗與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最佳的生長規律,從而有效提升紅心曲的紅心率。當然,紅心曲的培養環節同樣關鍵。在適宜的條件下,通過創造有利于紅心曲種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確保紅心曲種得以充分生長和繁殖,從而確保最終制成的紅心曲具有優良的品質和性能,這一技術得到了相關權威部門的認定,也展現了釀酒大師精湛的技藝。
紅心曲中富含豐富的地衣芽孢桿菌等益生菌菌株,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如醇類、酸類等,據有關論文研究中表示,含有1%的樣品中醇類含量增加 1.4 倍,揮發性酸增加 2.2 倍,芳香族化合物增長 2.4 倍,而在含有0.1%的樣品中揮發性酸增加 1.1 倍,芳香族化合物增長 1.1 倍,可見含量越大,風味成分增加量越顯著,地衣芽孢桿菌對酒樣的風味感官作用顯著,為白酒帶來了獨特的魅力,其產生的風味成分對白酒品質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具備提高原料中營養物質利用率的能力,它能夠有效促進原料中的營養成分被充分吸收和利用,進而提升白酒的營養價值。
70度霸王醉酒在釀造中使用紅心曲,使得酒香清香純正,醇甜柔和,經過20年的窖藏自然降度,獨一無二的微生物群落,只有石花才能釀出純正的70度霸王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