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多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豐富、多元的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如何更好的運用新工具進行智能課堂的轉型,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愛上學習。7月13日-17日,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課堂變革和教師轉型研修班(西安)”圓滿開班。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校長王建鵬、副校長左茜和70多名教師參加現場培訓,培訓還通過網絡進行了現場直播,在青島的全體教師收看了直播。
本次培訓班聚焦“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化”,培訓期間邀請了陜西師范大學信息化和課程改革方面的知名專家、西安名校校長進行了數字化背景下技術和課程深度融合、智能課堂高效教師、五育并舉轉變育人方式、班主任管理等主旨分享,并實地參觀了國家和陜西省數字化校園試點校,聽取了學校數字化校園、職教融合、班主任管理、課程改革等方面的創新和實踐介紹,兩所學校還就如何更好的進行智能課堂、數字化校園建設進行了互動交流。
在西安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王建鵬、副校長左茜和老師們受到了副校長劉深、劉強偉的熱情接待,參觀了學校的VR實訓室、藝術樓、實訓教室、社團中心,了解了學校利用網絡空間資源整理的教學方案,學習了借助網絡學習交流空間實現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模式。
聽取了西安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劉深副校長帶來的《在班級管理中與學生共成長》專題分享。
王建鵬校長表示希望今后在信息化課堂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專業上能更好更快的成長。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張文蘭做《數字化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創新實踐》講座,張教授在講座中重點介紹和分享了“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的背景與現狀”、“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路徑探索與實踐”兩方面的內容。并結合各學科的特點,分析了目前信息技術和課程深度融合的項目特色、項目實施具體流程、優秀案例分享和項目實踐效果。
她指出:“深度融合對提升思維能力、深度學習、跨學科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能最有效的支持學情分析、智能答疑、技能測評、個性化學習路徑規劃。”同時,張教授還結合國家課程項目式學習的特點、混合式學習環境下國家課程項目式重構設計與實施流程等,向老師們展示了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和實踐。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立昌做《有效教師和基本教學方法》的精彩講座。
張教授從有效教學的四個維度——效果、效率、效益、效能出發,指出有效教師具備激勵性人格、熱心和幽默感,以及對學生成功的高期待和持續支持。激勵性人格——教師應對專業充滿熱愛,對教育工作充滿活力;熱心和幽默——教師應保持微笑,接納學生;可信任感——教師的學歷和經歷、信息和行為,都是建立可信任感的關鍵;以成功為導向——教師應從心底里認可和鼓勵學生。
國家級“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陜西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劉海蓉做《十八年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與探索——轉變育人方式的實踐和探索》講座。
劉校長詳細的分析了職校的學生素質教育,并對數字化背景下育人方式的轉變、素質評價的實踐與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同時,劉校長還從材料要典型、師長要激勵、理由要充分、自我要反思、素材要全面、形式要多樣、積累要連續、學業要體現這八個方面介紹了學生成長檔案袋的制作過程。
五天的培訓,全體老師們用心學、勤思考,積極的參與到交流互動和研討講座中,培訓學習的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每天培訓結束,各小組進行分組總結,老師們踴躍發言,總結培訓中的收獲。老師們紛紛表示:“新時期教師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專業和教學內容的數字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探索智能課堂下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做高水平專業課程的開發者和引領者;要認真學習、思考,并積極付諸行動,推動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來源:青島經濟職業學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