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船長又塌房了,這次是大家都愛吃的螺螄粉。
最近,有媒體爆料,包括網紅品牌孫姐螺螄粉在內的多家螺螄粉品牌,疑似在產品中使用福壽螺代替田螺。
是的,就是那個全身上下長滿了寄生蟲,吃了后,一個不小心會造成嚴重后果,甚至還會要人命的福壽螺,長這樣↓
嘔……光是看到圖片,船長就快被惡心吐了,怎么會有人“變態”到把它做成食物啊?
面對傳聞,孫姐螺螄粉否認使用福壽螺,并掏出了一張所謂的“檢測報告證明”。
然而,這張檢測報告很快便被媒體“打假”——報告中提供檢測樣品的工廠表示:“今年并沒有為孫姐螺螄粉提供過螺肉”。
額……所以孫姐螺螄粉是撒謊了嗎?這份報告其實并不能證明他們沒有使用福壽螺?
最新消息是,柳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進行了抽樣檢查,經鑒定:該商家的螺肉原料樣品為田螺肉和石螺肉,暫未發現福壽螺。
好吧,那船長就姑且先相信“她家螺螄粉里的確沒有福壽螺”。
但大家先別急著松口氣,因為就算孫姐螺螄粉是“清白”的,福壽螺也早就已經流入市場了,輾轉進了我們的口腹之中。
黑心商家,把不要錢的福壽螺拿來賣!
上個月,一位中國網友在倫敦的桂林米粉店嗦了一碗價值10.99英鎊(約人民幣100元)的螺螄粉,結果發現,碗里的螺肉不僅特別大,還長了4根觸須,很像是福壽螺。
網友正打算找店家battle,卻沒想到店家直接來了個“犯蠢式自曝”:
只見店家理直氣壯地翻出螺肉包裝,并把上面的apple snail meat(即蘋果螺)字樣指給網友看,殊不知,蘋果螺就是福壽螺的別稱。
本來呢,國內網友還在看熱鬧,心疼這位網友在國外花了100塊錢吃一碗螺螄粉,而且里面的螺絲還是讓人敬而遠之的福壽螺。
沒成想,還沒過多久,咱吃瓜就吃到了自己頭上。
上周,澎湃新聞曝光了一條福壽螺灰色產業鏈,在湖南、重慶等多地,有不少黑心商家把不建議給人食用的福壽螺,幾十噸、上百噸地出售給一些餐館和預制菜工廠。
船長:哦豁!也不知道有沒進我這個嘴饞的人的肚子里。
而在福壽螺加工現場,衛生環境也十分讓人無語——一整個臭氣熏天、污水橫流!
看著就叫人倒胃口!
福壽螺加工現場,來源:澎湃新聞
去殼后的福壽螺,外形與田螺很難分辨,很多串串店、麻辣燙店、農貿市場,便用福壽螺以次充好,賣給食客。
有“精明”的店家,還會把福壽螺和田螺摻在一起售賣,讓你根本防不勝防!
記者在螺肉串中發現疑似福壽螺的蹤跡
不敢相信,這些扔掉都嫌弄臟垃圾桶的福壽螺,最后竟然全進了我們這些食客的肚子。(不行了,船長真的要去吐一會兒了)
福壽螺這玩意兒,可不興吃啊!
把福壽螺吃進肚里這事,說大可大,說小可小。
民間有一句順口溜叫作“螺帶福壽,今生活夠”,說的就是福壽螺的危害。
福壽螺既不福也不壽,反倒五毒俱全。
據統計,一只福壽螺體內的寄生蟲可多達6000條,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廣州管圓線蟲。
圖為廣州管圓線蟲
若是不幸吃到了福壽螺,又因此不幸感染上了這種寄生蟲,輕則頭痛、發熱;重則失明、癱瘓、癡呆;甚至有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圖為2006年北京福壽螺致病案例
早在2003年,福壽螺就被列入了首批侵入我國的16種危害性最大的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中。
但架不住這東西的繁殖能力實在太強,怎么滅都滅不完,直到現在,還時不時有人因為接觸它,導致感染、生病。
那既然福壽螺這么令人聞風喪膽,一些商家怎么還敢把它賣給食客呢?
要知道,在絕對的利益面前,總有人會經不住誘惑,選擇鋌而走險。
市面上的田螺肉價格在10元/斤左右,環棱螺肉就更貴了,要14元/斤。
圖為爆炒田螺
而福壽螺呢,價格低得離譜——帶殼的福壽螺每斤才賣5毛錢(不算物流和加工費),粗加工好的福壽螺凍肉也只要4元/斤。
至于福壽螺為啥這么便宜,那是因為這東西根本不需要養殖,在野生隨便撈都能撈一大堆,幾乎0成本。
讓我們先放一段VCR(其實是動圖):
這是一段之前在網上非常火的“福壽螺產卵”的視頻,看看這產卵速度,跟個乒乓球發射器似的,看得船長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由于福壽螺的存活能力特別強,基本上在哪兒都能活,并且它還有堪稱“無限繁殖”的能力,一年可產卵20-40次,年產卵量3-5萬粒,所以它很輕易就能在一些農田、水溝形成泛濫。
水池邊遍布了福壽螺卵
在福壽螺高發的稻田,幼體福壽螺每畝密度最高能超過10萬只,已經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
所以啊,就沖福壽螺量大、還是個“害蟲”,它就不可能賣出高價。
而福壽螺的價格如此便宜,一些商家為了多賺錢,昧著良心把它賣給食客,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了,不排除有些餐館可能是被供貨商忽悠了,其實并不知道那是福壽螺,但對于那些明知故犯的商家,船長表示強烈譴責!!!
圖源:澎湃新聞
譴責歸譴責,但要避免吃到福壽螺,大家還是只有自己多長點心眼。
至少,得學會如何辨別福壽螺。
船長這里稍微給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是帶殼的福壽螺,這種一般比較好分辨:
1.個頭通常比田螺大得多(別以為餐館老板給你的螺肉個大就是賺到了,說不定就是福壽螺呢)
2.色澤偏黃
3.尾部也沒有田螺那么尖
圖源:央視網
對于去了殼的福壽螺肉,確實就不那么好分辨了。
但也并非全無辦法,船長發現,從生理構造上來看,福壽螺有2個觸須+2個唇須,而田螺只有2個觸須。
所以,“數須須”就是分辨是否是福壽螺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如果你買的螺肉上有四條須,那么船長只能安慰你一下了:或許你真的很倒霉,大概率是買到福壽螺了。
圖源:好奇博士
可若是商家已經把螺肉打得稀碎,完全無法分辨形狀,那就連船長也沒招了。
要是你害怕分辨不出來這些碎肉的話,那最好還是別吃了,畢竟天下還有那么多別的美食呢~
評論區聊聊,你有吃到過福壽螺(或疑似福壽螺)嗎?
參考資料:
1.《你吃的螺肉可能有風險!暗訪福壽螺產業鏈》澎湃新聞 2024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