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唐詩與宋詞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照亮了歷史的長廊。它們不僅是語言的藝術,更是情感的抒發與哲思的凝結。
今天分享7首精彩的古詩,這些詩知名度不高,你可能都沒有讀過,但水平確實很高。
第1首 唐朝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組詩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寶應元年)春。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第二年春暖花開時,
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此詩為其中之一。
第2首 唐朝王維的《秋夜獨坐》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此詩是王維晚年的作品,王維全家人虔信佛法。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他苦行齋心,除飯僧施粥外,“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
詩中寫時邁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虛妄,悟佛義根本,是詩人現身說法的禪意哲理之作,情理都無可取,但在藝術表現上較為真切細微,傳神如化,歷來受到贊賞。
第3首 唐朝李商隱的《落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這首詩是詩人于唐武宗會昌六年閑居永樂期間所作。
當時以牛僧孺為首和李德裕的一群的朋黨互相傾軋,李商隱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構怨于牛黨的令狐鶚,因而境況很不如意。
第4首 唐朝許渾的《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后寫的一首詩。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
他曾在這里送別朋友范云,后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
第5首 宋代朱淑真的《初夏》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為一首描述深閨閑處、清寂無聊情緒的抒情詩。前兩句寫夕陽晚照時刻庭院的幽深寂靜;后兩句寫海棠花謝,柳絮飛盡,而困人天氣,正是晝日初長之時。、
全詩以婉麗明暢的語言,繪暮春園庭清幽景色,抒孤寂無聊之閨情,筆意輕靈,毫不著力,渾然天成。
第6首 唐朝皮日休的《館娃宮懷古》
半夜娃宮作戰場,血腥猶雜宴時香。
西施不及燒殘蠟,猶為君王泣數行。
這是一首懷古詩,通過館娃宮昔日歌舞升平和如今成為荒涼戰場的強烈對比,深刻揭示了戰爭帶來的破壞性后果,以及在這種背景下個體命運的無奈與悲哀,這首詩是作者對歷史教訓的深刻反思,很有深度。
第7首 金朝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二》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前后,詩人已入暮年,時金已滅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鄉,抱定了與世無爭的態度,過著遺民生活,他自覺已無能周濟天下,在這時,詩人創作了這首詩。
這七首詩雖非家喻戶曉,卻各自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了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分享給朋友們,不僅是對傳統詩詞文化的弘揚,更是對美好情感與智慧的傳承。
生活不僅需要儀式感,也離不開詩情畫意,推薦感興趣的朋友讀讀《枕上詩書系列 中國詩詞大會 唐詩宋詞 》!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點擊標題下藍字關注!
枕上詩書系列 中國詩詞大會 讀懂最美古詩詞 lly【七味】
精選月銷量623
¥39.8¥298
打開百度APP
立即掃碼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