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快速無獎競答 ↘?
小抄跳轉 >>
繼去年的考察和過去半年的推進后,我們終于可以很興奮地和大家分享,我們正在聯合四家共創團隊:麥昆塔研究院、扉建筑、一門心思、之一資本,設計一個山地生態社區項目。
其位于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的山腳下,常見日照金山,融于高山周邊族群之中。
小抄跳轉 >>
在瓶行宇宙社會創新節上,這或許是一種基于我們共同向往的隱喻。
在我們看來,“建造”意味著在這個被慣性推著向前的社會中停一停,去重新思考世界的另一種模樣;也意味著擁有“平地起高樓”的勇氣和行動力,樂意用新的方式去設計我們的周遭。
但對于這個貢嘎雪山下的生態社區項目,它可能是一場真正物理意義上的“建造”。
因為,這片土地目前還長這樣:
這樣
↑↓滑動
不過我們眼前的山野和我們正在經歷的生活是,這樣:
↑↓滑動
↑↓滑動
這樣↓↓↓↓
↑↓滑動
↑↓滑動
還有這樣↓↓
↑↓滑動
在一切的起始,我們想邀請更多人參與到這個生態可持續生活家園的誕生中來,一同建造一個共創共建共享的社群——黎波·貢嘎山地生態社區。
這是一條駐地人才招募帖噢,滑到最后會看到詳細工作信息,面向公眾的體驗內容將在未來分享。
如果將瓶行宇宙視為一場每年持續發生的社會創新快閃式“聚會”,那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在更長的時間周期里,能讓更多與生態、社會、自我的探索慢慢發生的“據點”。
如果說在每年的瓶行宇宙上,我們更多的是去釋放對外的行動力、向善的創造力,那我們期待也能創造一個支持所有青年人回歸自我和當下,自造可持續生活的生態家園。
然后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瀘定德威鎮海子村這片土地。
瀘定具有獨特的自然稟賦與生態優勢。受東南、西南季風與青藏高原冷空氣雙重影響,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具有立體氣候,高山地帶冰川覆蓋率高,大渡河谷四季分明。境內擁有非同尋常的壯闊山海:“高萬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貢嘎山、風光秀麗的燕子溝以及國家 5A 級風景名勝區——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此外,還有讓這片土地生機勃勃的 145 個村子,漢、藏、彝等 17 個多元民族,8 萬多人口。
項目所處的海子村位于瀘定縣以南,距離縣城 42 公里,隸屬德威鎮,平均海拔 1750 米。山腳與山頂的海拔區間為 1200-2100 米,幅員面積 5.8 平方公里,下設兩個村民小組(海子組、房背后組),全村 134 戶 486 人。
從 2023 年開始,共創團隊就已在受瀘定縣政府的邀請前往德威鎮進行考察。進而,基于長達半年的在地調研、深入研究和與政府的反復溝通,開始著手進行德威鎮佳郡海子片區的鄉村規劃,并在去年 8 月初步提交《瀘定縣加郡海子鄉村振興實驗片區規劃概念方案》。目前,我們已在這一規劃的指導下,進一步開展在地運營謀劃與建設發展。
獨特的自然條件和靈活的運營空間為我們構想這個社區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我們期待在這個共同面臨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多重關系重構的時代,一同在山地間尋求一個突破口,建造一個長期的共同據點,也建造我們的生態生活家園。
黎波駐地人才計劃是一個為黎波·貢嘎山地生態社區尋找“共建者”的計劃。不同于后續社區開放后前來游覽或生活的游客、社區會員,計劃招募的是社區的“工作伙伴”。
于此同時,這也不是一個傳統的“求職招聘”,我們開放地歡迎不同類型的伙伴以更多樣、靈活的方式參與,并期待這本身對你來說也是一趟有意義的旅程。
我們看到城鄉間的流動為我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新視角,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探索不同的生活可能,不論是為了尋求更貼近自然的居住環境還是對城市生活的重新審視,以及對自我需求和生活意義的重新思考。
在瀘定海子村,我們歡迎這股城鄉流動,黎波駐地人才計劃將作為一個連接城市與鄉村的橋梁,讓年輕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鄉村真實的鄉村,參與到地方社區中,建立起物質和精神上的聯系。
當然了,鄉村不光只有美好的一面,這里的真實生活也是辛苦的,體力活、農活、日常灑掃等都需要我們共同承擔;山里昆蟲也不少,紫外線較強,如果你怕蟲子或怕曬黑,可能要慎重考慮;我們有樸素溫馨的宿舍,在這里大家是集體生活,共同做飯、打掃與玩樂,如果你只是想找個地方避世獨處,這個項目也不適合你。請大家根據自身情況思考后再申請噢。
1. 駐地義工
內容生產者、視覺設計師、在地影像記錄者、新媒體運營者、產品研發官、策展人、生態農人
2. 駐地藝術從業者
藝術從業者(視覺、聲音、表演藝術等,門類不限)、建筑師、設計師、寫作者、研究者等
對藝術創作、鄉村振興、在地文化、社區營造、裝置、建筑感興趣
至少一個月時間生活在海子村中,創作與貢嘎山地社區相關的作品。
我們希望你 ↘?
熱愛可持續、自然&生態保護和在地化創新,對相關內容、趨勢和行動保持高度關注,并愿意持續學習
具備較強的自我驅動力和成長型思維,能夠靈活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環境
具備開放利他、友善溝通和高度韌性的品質,關注個人及 ta 人的全面成長
基于明確的團隊目標,積極傾聽與溝通,不害怕成為異見者,也能擁抱 ta 人的不同
愿意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對建設更美好的世界充滿期待
加分項:會做飯、手工手作達人、擅長在地進行創意創造
善良有趣
開放崗位:
最少三個月,如能駐地半年以上優先錄取
內容創作者
工作職責 ↘?
參與品牌內容制作與傳播過程
完成日常推文的撰寫與編輯
協助活動&產品的內容策劃,配合項目落地
參與探索新的內容形態、表達方式和分發渠道,實現內容的有效流通
希望你 ↘?
文字功底扎實,喜歡并享受內容創作,相信優質內容的價值
有受眾意識,對大眾流行足夠敏感,熟悉傳播規律
有公開發布過具有傳播度的內容作品者優先
加分項:擁有至少一項內容相關技能 - Vlog / 短視頻 / 直播策劃 / 插畫 / 設計 / 商業洞察等
視覺設計師
工作職責 ↘?
獨立或配合完成公眾號或新媒體平臺的線上視覺,包括但不限于:推文 banner、正文視覺、宣傳海報等
支持線下建造空間日常運營及活動物料設計,一起設計有意思的導視系統,利用在地資源動手創造新的作品
希望你 ↘?
有扎實且優秀的視覺設計基本功,對設計有自己的理解和態度,擁有良好的審美及較高的創意敏感度
想要突破設計邊界,不僅能把東西做得美,還能夠打動人心
具有思辨力,善于理解對方的需求,善于提出問題也能夠有效解決問題
熟練操作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設計類軟件,有手繪功底 / 動效設計 / 攝影技能加分
在地影像記錄者
工作職責 ↘?
參與和協助視頻和播客內容的對接、策劃,與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行動者訪談交流
負責視頻和播客內容的拍攝錄制、后期制作,包括素材剪輯、音樂音效編配等
負責視頻平臺的內容發布和平臺運營
希望你 ↘?
熟悉至少一種視頻/音頻編輯軟件,例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或Audition、Logic Pro X 等
喜歡并享受內容創作,播客長期用戶、短視頻 Vlog 愛好者,對音頻、視頻創作有自己的審美和見解
熟悉各短視頻、播客平臺的機制和運營
有公開發布過具有傳播度的內容創作者優先
新媒體運營者
工作職責 ↘?
完成在地內容在小紅書、即刻、社群等不同渠道的創意傳播
參與制定新媒體運營策略
參與探索新的內容形態、表達方式和分發渠道,實現內容的有效流通
希望你 ↘?
喜歡和人交流,有同理心和洞察力
玩轉各類社交媒體平臺
創意多多,有一定文案寫作能力,審美好
擁有攝影技能、設計技能加分
產品研發官
工作職責 ↘?
參與高山生活營的內容研發、策劃與執行,涉及項目前期調研、創意策劃、合作方溝通、物料對接、現場執行等工作內容
參與制定產品運營策略
希望你 ↘?
有活動策劃與執行經驗,對線下研學產品有熱情
有責任心,邏輯能力強,能夠周全地管理項目執行周期中所涉及的各項事務
細致,有同理心,善于觀察&提煉用戶體驗的優化點
有項目 Leader /統籌經驗加分
策展人
工作職責 ↘?
策劃并組織與山地文化、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展覽和活動
負責展覽內容的設計與落地,與當地社區及藝術家、學者、生態保護專家等聯合策劃合作項目
協助展覽的宣傳推廣,提升項目的公眾影響力
維護展覽場地,確保展覽設備和物品的安全和整潔
希望你 ↘?
對藝術、文化和生態保護有深厚的興趣和獨到的見解
具備策展經驗,能夠獨立策劃并實施各類展覽和活動
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能夠與多方協作,推動項目順利進行
具備創意思維,能夠設計出具有吸引力和互動性的展覽內容
生態農人
工作職責 ↘?
參與家庭農場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實施生態農業實踐
參與農場規劃和季節性作物安排,優化土地利用和產出
參與農場的消費端體驗設計,記錄和分析農場運營數據
維護和改進農場的基礎設施,確保其符合生態標準和安全要求
希望你 ↘?
對生態農業有濃厚興趣,并有相關的實踐經驗或學習背景
具備基本的農事技能,如播種、施肥、灌溉和收割等
熱愛自然,愿意長期與土地和植物打交道,有耐心和責任心
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能應對農場運營中的突發狀況
貢嘎神山腳下,蘊藏著山間生機勃勃的活力,使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能夠主動融入大自然的懷抱,盡情釋放內心的藝術想象與創意。
這片土地擁有豐富多彩的原始素材,包括聲音與影像的采集處理,與當地彝族村民的深度交流,以及天然材料的收集,可供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的創作之用。
我們鼓勵藝術家們以海子村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生態環境為靈感源泉,深入探索山地文化與人文的相互交融,探討人類與自然、藝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路徑。
招募對象 ↘?
藝術從業者(視覺、聲音、表演藝術等,門類不限)、建筑師、設計師、寫作者、策展人、研究者等;對藝術創作、鄉村振興、在地文化、社區營造、裝置、建筑感興趣
申請條件 ↘?
至少一個月時間生活在海子村中,創作與貢嘎山地生態社區相關的作品
富有獨立藝術思考與突破性實踐的職業藝術家
有 3 年及以上個人藝術實踐經驗;創作媒介不限
駐地義工 ↘?
每月1000元補貼
提供駐地食宿,同吃同住同勞動
提供駐地期間個人保險
探索從自然生發的可持續生活方式,與跨學科行業大咖成為一起工作生活的伙伴,從學習到實踐的一手經驗
以及,與麥昆塔總規劃師 / 自然教育領域專家 / 頂尖建造設計師 / 全球青年領袖 / 生態生活踐行者等國內外專家交流學習、共創的機會
駐地藝術從業者 ↘?
駐地食宿
免費提供創作空間
成果產出(版權與黎波共享)
作品展示及傳播支持
社群支持,成立創作者社群,不定期組織工作坊、沙龍、分享會等活動讓藝術家進行跨界交流
今年五一,Architecture 2030 和野聲 WildBound 聯合發起的 FUTURE+ 再生設計國際生態營在項目地展開,在下面的照片中,你可以看到在地的工作環境和氛圍。
在地工作的駐地伙伴和生態營的營員相似,都將基于可持續設計的原則,通過協作規劃,將新想法,好想法實際落地,并在其中建立與自我、ta 人及自然的深層連接。
←→ 滑動
←→ 滑動
掃描二維碼填寫表單,我們會在兩周內進行回復。請務必認真填寫您的申請表,我們會對所有申請者的材料進行認真審核。經過初步篩選后,我們會與有意向參與的申請者進行相關細節的溝通。
黎波駐地人才計劃是一個長期項目,我們始終敞開大門,隨時歡迎有熱情和創意的伙伴加入我們的行列。招募以滾動制進行,義工期待 8 月盡快到崗, 8 月 5 日前投遞優先考慮。希望盡早來信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