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朱君毅老師、高梓翔老師、李隆瀚老師以及劉海剛老師帶領“赴定西岷縣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隊來到定西市岷縣二郎山,觀看二郎山“花兒”表演并探訪岷縣寶卷傳習所,感受岷縣“花兒”與“寶卷”文化。
在二郎山正氣亭下,六位岷縣花兒傳承人通過表演南北兩路的不同花兒,向實踐團隊展示了花兒的獨特韻味。岷縣文旅局副局長馮小虎向團隊師生介紹到,岷縣花兒屬于“洮岷花兒”的一種,最早起源于岷縣的祭神賽會。在岷縣境內傳唱的花兒,因地域不同,被分為南北兩派,南路派粗狂高亢,北路派婉轉悠揚。2006年,岷縣花兒被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兒擅用比興抒情的方式,傳承人們將實踐隊的成員們比作姿態嬌美的牡丹花,通過現場即興唱作來表示對客人們的贊美。團隊師生積極與傳承人互動,一起合唱了花兒的片段,親身感受花兒的淳樸與熱情,深入體驗岷縣花兒曲調的酣暢淋漓。
隨后,實踐隊來到岷縣寶卷非遺傳習所,參觀探訪“岷縣寶卷”。寶卷頌唱,當地俗稱“念佛爺”或“念嘛呢”。實踐隊師生與寶卷傳承人進行了深度交流,通過聆聽傳承人的熱情講解與頌唱,近距離感受到岷縣寶卷深厚的古樸韻味,沉浸于寶卷所演繹的故事情節中。
岷縣寶卷藏量豐富,種類繁多。截止2023年底,全縣境內現藏有寶卷抄本四百多種、三千多部。岷縣寶卷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裴陸平老師稱,岷縣擁有全國60%的寶卷存量,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2021年,岷縣寶卷成功申請為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
通過親身體驗岷縣花兒與寶卷的獨特魅力,實踐隊成員不僅領略了岷縣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花兒的高亢與婉轉、寶卷的悠長與頓挫,不僅讓團隊對岷縣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激發了大家投身鄉村振興、傳承保護傳統文化的熱情與信心。
拍攝:劉蓓蕾
文字:王詩雅、范嘉怡
指導老師:朱君毅、封塵
(本文為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2024年暑期岷縣實踐教學團隊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