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很多人都在說生意難做,客人沒有以前多了,競爭壓力一下子變大了。然而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很多國內外的品牌都在加速中國的線下布局。
有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品牌們共開出204家首店,已經超出2023年全年開出的首店數量,同比增長88.89%。就拿上海來說,很多品牌都在今年之內登陸了上海,上半年,上海新開首店數量達到了71家,排名全國第一,名副其實的“首店收割機”。
例如,意大利奢侈品牌Zegna在上海太古匯精品店旁開出全球首家ZEGNA CAFFè;運動品牌迪卡儂全國首家咖啡角COFFEE HOUSE落地五角場;零食品牌來伊份在吳江路開出首發烘焙品類的創新概念店來伊份LAB mini……
按理來說,這些品牌的售價,根本就不能和平替品牌、白牌產品競爭,那為什么它們還在爭先恐后地開店,難道就不怕競爭不過虧本嗎?
事實上,這和當下的整體消費環境有很大關系。在很多人覺得“消費降級”的時候,一種高性價比的品質消費正在崛起。
就拿山姆這個面向中產群體的會員制商超來說,2023年,其銷售額超800億元。山姆在中國已有48家門店,今年還有6家店即將開業,且預計每年將新開6-7家店。
山姆以提供高品質的商品而著稱,從食品、日用品到電子產品,都經過嚴格篩選,確保消費者購買到的是優質產品。高品質意味著耐用、安全、健康,長期來看,這種選擇實際上降低了消費者的整體成本。
山姆的火爆有目共睹,而在線上消費市場,性價比消費也在悄然改變整個市場格局。2023年被稱為中國版TJX的唯品會,其平臺上的國際高端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24%,尤其是穿戴類商品特別受歡迎。這意味著,用戶越來越喜歡通過特賣渠道購買高端品牌,花費更少的投入,得到更好的品質。”
無論是加速布局中國市場的品牌店,還是山姆、唯品會,這些零售企業瞄準的都是同一用戶群體:那些注重生活質量,但是同時也不想為高昂溢價買單的人群。
一位經常逛山姆、奧萊的網友表示:“不喜歡那些太便宜的東西,就像3.9元一打的衣架,買來沒幾天就壞了,在我看來這種東西再便宜都沒用。”
市場需要低價,但不需要劣質的低價,而是需要好價好貨。用低價買到好東西、好服務,是當前用戶最迫切的需求。這也是什么品牌店大肆在中國擴張的根本原因,品牌看見了需求,看見了中國市場蘊藏的巨大潛力。
價格公道的品質消費正在成為當下的新趨勢,商業競爭的壓力可能會變得更大,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已經變了,這是一場關于效率和供應鏈的“低價大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