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破破爛爛,但總有人在縫縫補補。
7月28日,一條關于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局長祝某及其團伙,因在政府采購中圍標串標、虛設項目套取資金、進行利益輸送、向巡視組提供虛假材料以及學歷造假等被舉報的信息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此事之所以引起媒體和廣大網友關注,一是舉報人馬翔宇的身份,他不僅是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科員,對商務局局長祝某涉嫌的違法違紀問題知根知底,而且他還是2018屆清華大學畢業生。
二是馬翔宇早在去年3月份就曾向蘇州當地紀監委舉報過祝某等人,并提供了大量諸如合同、票據、詢價記錄單、通話錄音、微信聊天記錄、郵件賬目等材料證據,但一年零四個月過去了,他的舉報卻一直沒有得到任何反饋。
無奈之下,馬翔宇才在網上進行實名舉報。
而這一歷經波折,涉及人數眾多窩案的舉報,對于舉報人馬翔宇來說,更是驚心動魄。
據他陳述,自去年3月他向紀監委舉報祝某等人以來,自己就長期受到各種打擊報復。不僅遭遇過車禍,被祝某移出工作群,想要強行將其調離。更離譜的是,今年以來,還有公安力量以各種理由騷擾威脅他。
保護好舉報人的隱私和舉報人的安全是有關部門的職責,但令人遺憾的是,從馬翔宇不惜“以身殉道”的現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頗具正義感的青年,不僅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正義,反而頻頻遭受報復。
蘇州相關部門就像是一門啞了火的火炮,在馬翔宇提供了詳實舉報材料的前提下,卻毫無建樹,甚至還有涉嫌放縱被舉報人的舉動。
如果馬翔宇的舉報不實,我認為應盡快向舉報人說明情況,并且為被舉報人正名;如果舉報屬實,那蘇州當地就應該嚴肅對待此事。沒必要在此事上遮遮掩掩。
含糊不清的后果,只會讓人不得不懷疑,蘇州方面面對舉報人的舉報無所作為或者不作為的背后,是否隱藏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近段時間,網絡舉報數量呈爆發似的增長,從多所高校教授猥褻學生到縣委書記性侵下屬,越來越多網絡舉報反映出來的,是我們有關部門的內部監督機制,或許失靈失效。
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所謂的法則秩序很可能已經形同虛設。群眾對在法治框架內,維權和解決紛爭失去了理性耐心。
既然無論是法治還是內部監督都無法解決或者不能解決問題,那么遭遇不公時,群眾就只能在網上舉起身份證,拿出破釜沉舟甚至魚死網破的勇氣。
如今,高校教授猥褻學生、縣委書記性侵下屬的事件均在網絡舉報引發的輿情下有了進展,希望蘇州當地對馬翔宇的舉報,也能夠向先進靠齊。
網絡舉報盛行,丟的是相關部門的臉面。而丟掉的臉面想重新拾起來,就如掉入塔西佗陷阱的公信力一樣,會很難很難。
若有關部門再冷落了諸如馬翔宇之類正義之士的心,那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誰來縫補?
人心一旦涼了,還能再焐熱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