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提到獵豹移動,之前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作為中國移動APP開發者出海的先驅者,主業是To C的互聯網業務。但過去幾年,我們逐漸在從To C向To B做轉變。這個轉變,主要來自于兩類業務,機器人業務和大模型業務。”
7月23日,2024雪球上市公司價值峰會的關于AI的圓桌論壇上,獵豹移動CFO任今濤提到,AI大模型的出現,相當于給機器人裝上一個智慧更強的大腦,也讓獵豹移動重回增長通道。
最新財報也證明了這一點。獵豹移動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實現總收入1.903億元,同比增長11.6%,環比增長13.7%。其中,人工智能(AI)及其他業務收入8130萬元,已經占總收入的43%,同比增長62.1%,環比增長36.3%。
財報數據給出了明確的增長信號,也標志著獵豹移動從純To C的企業成功轉向To B。
從2016年算起,獵豹移動已經在AI和服務機器人上堅持了8年之久。它經歷了數年的至暗時刻后,終于等來了遠方的微光,更加明確了前進的方向。
01
明確以AI為中心,重回增長通道
作為中國最早出海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獵豹移動曾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比如,用了4年就在紐交所上市,海外市場的用戶一度占70%以上。
但是,獵豹移動早期業務以清理大師等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手機工具為主,營收依賴于Facebook、谷歌等海外網站的廣告。雖然在短期內獲得了巨額收益,但也是公司長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
獵豹移動創始人兼CEO傅盛,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2016年就著手獵豹移動的業務調整。當年9月,投資成立了智能服務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并宣布,“獵豹移動將All in AI(人工智能)。”
彼時,傅盛相信,三五年內,基于AI的機器人產品、智能硬件產品都會陸續推出,公司也會朝著軟硬一體化的方向去發展。
雖然在AI上,獵豹移動投入的比較早,也形成了一定的布局。比如,投資了編程貓等項目,語音識別率和數據積累方面也都是業內領先者。但是,轉向人工智能的這條路并不好走。
首先,AI是一件燒錢的事情,做AI機器人更燒錢。因此,從2019年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看獵豹移動的財報,看到的都是互聯網廣告為主的主營業務下滑,同時,現金儲備還在因為AI的投入而持續減少。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宣布All in AI,但很長一段時間里,財報里的營收的大頭還是互聯網廣告營銷。
這種情況,現在已經得到了明確的改善。2023年12月,獵豹移動宣布以72.91%的持股比例控股獵戶星空,明確了AI的方向,也獲得了經驗豐富的ToB銷售團隊、ToB銷售網絡和軟硬一體化全鏈條的大模型能力。
“我們給自己新定了一個公司slogan:成為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新質生產力的提供商。我們要抓住AI技術浪潮,把人工智能的應用給做好。”傅盛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
02
從ToC轉向轉ToB
以AI大模型和機器人為抓手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從ToC轉向轉ToB的戰略,徹底地貫徹下去。”傅盛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經過幾年的時間,獵豹移動已經從一家ToC的為核心業務的公司,逐漸轉向為以ToB核心業務的公司。而轉向ToB的主要抓手,就是AI大模型和機器人。
在AI這件事上,傅盛很敏銳。早在2016年3月谷歌阿爾法狗大戰李世石之前,國內的AI風還沒吹起來的時候,獵豹移動內部就組建了一個AI的技術團隊,包括語音識別技術。獵豹移動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理解AI和機器人,也很早就意識到,AI機器人一定要用產品和技術互動的方式才能做起來。
獵豹移動AI機器人的早期目標,是想解決工具的問題。他們當時的設計就是把語音交互、視覺交互、自主導航等技術都集成在產品里,當場景出現的時候,隨時可以拆出一塊來,去適應這個場景。
不過,早期的服務機器人和人類語言交互的功能的實現有非常復雜的技術路徑,機器人很難理解語義,也阻礙了業務的推廣。AI大模型技術的出現,相當于可以給機器人裝了一個智慧更強的大腦,可以更有效的“理解”語義,和人做交互。
以導覽機器人豹小秘為例,它在許多地方的博物館里上崗,會帶人們巡游展館、聲情并茂地解說。而接入獵戶星空自研大模型之后,參觀者可以直接去和它對話,讓它根據提問展開講講。
此外,獵豹移動把大模型和服務機器人結合,在與一家零售企業的合作中也獲得了非常好的實踐。以前,這家企業要推廣新品,需要從上到下,去培訓基層銷售員工如何跟客戶介紹產品。現在,通過在全國近千家超市落地的近千臺獵豹移動服務機器人,只需錄入要推廣的新產品信息,機器人就可以幫助目標客戶回答各種新產品的問題。這既幫助企業降低了銷售人員的培訓成本,而且,由于機器人交互的模式很新穎,也更能吸引目標客戶的注意。數據顯示,在有服務機器人的各超市的網點,每天新品的銷量能得到4-8倍的提升。
任今濤還提到,獵豹移動還結合大模型與數字人技術,研發了一款新產品——走播機器人。商家只要有美團賬號,就可以生成一個數字人直播間。這樣,這款機器人既可以基于大模型,回答直播間觀眾的問題,也可以按照關注的指示,在店里可以走動,實時展示店鋪里的各種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獵豹移動之前出海的基因,其服務機器人在日韓、歐美等勞動力短缺國家也賣得很好,海外出貨量在去年下半年已經超過國內的銷量。由于每個場景都需要重新做適配,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部署成本很高,所以他們干脆就關掉了海外銷售的服務機器人的對話能力。但是,大模型出來后,語言和適配的難題就解決了,海外銷售的機器人也可以“開口”和當地顧客進行良好的互動了,應用范圍也更寬廣了。
“我們會把AI大模型技術不斷地往機器人上去賦能,我們機器人的交互能力自主的決策能力上也會走。獵豹移動的目標是要在以AI為核心的服務機器人領域做到全球領先。”傅盛說。
03
聚焦私有化大模型
做好場景應用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2023年中期,當各個廠商紛紛加碼通用大模型、參數越做越大的時候,傅盛卻think different,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未來一定會有大量的人做“平民化大模型”,或者“小模型”。
他認為,大模型參數再多、對話能力做得再好,但如果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沒有多大用處。大模型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數據全綁定,提供決策支持。特別是對于那些擁有敏感且高價值數據的企業而言,更需要定制化或私有化AI大模型。而具體到特定的問題或者場景,百億參數甚至再小一些,都足夠用了。
2023年初,獵豹移動就從0到1開始研發自己的第一個百億參數 大模型獵戶星空Orion-14B。獵戶星空大模型Orion-14B在多項評測中展現出卓越性能,并于2024年2月順利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和“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
也是在研發大模型的過程中,獵豹移動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個To B方向,就是幫助企業做大模型的落地,和企業一起共創大模型的應用。
各行各業都有通過AI去提效的需求,通常這些企業來自各個傳統行業,自身的業務做得很好,對行業也有著很深的認知,但沒有能力獨立研發、部署自己的大模型應用。而獵豹移動的強項,正是做應用開發。行業客戶的經驗,加上獵豹移動的研發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全鏈條的部署私有化大模型,包括幫客戶選模型,微調模型,開發應用,以及如何使用好模。
Orion-14B一推出,就接到了不少的商機咨詢。這些咨詢來自于各行各業,包括生產制造、能源、礦產、金融、政務、教育等,很多都是傳統行業,也讓獵豹感受到了他們對AI大模型能力的渴望。獵豹移動選擇了一些行業重點跟進。
目前,獵豹移動已經幫助包括混沌學園、寧夏希望等教育和政務企業落地了私有化大模型的應用。
混沌學園 CTO曾德龍表示,學員反饋 AI 問答助手體驗方便、快速、精準。而切,獵戶星空私有化部署的后臺UI簡潔便利,在信息檢索和內容整理方面效率很高。
混沌學園的AI問答助手在采用的大模型之前,還曾邀請另加一家大模型公司做了一個能力對比,結果用下來,發現獵豹的大模型準確率比另一家高出了10個點,達到了98%。
7月初,獵豹又幫助一家國內大酒店集團線了三款AI相關的應用:第一個是企業內部知識問答應用,員工可以通過問答形式,去了解企業內部所有相關的制度。第二個是培訓應用,相當于用AI老師培訓新員工。第三個是幫助酒店加盟商做數據和分析的決策應用。
當初,獵豹移動提出要做私有化部署大模型時,業內有很多質疑,認為任何一個私有化大模型的要價都是千萬元起步的,看起來不是一個能賺錢的生意。但事實證明,做私有化部署大模型的邏輯是成立的——幫助企業花較少的錢甚至免費部署大模型,靠收取中間套件和后續服務的費用,能夠實現盈利。如今,參數較小、更個性化的私有化大模型,也已經被市場普遍認可。
論壇上,獵豹移動CFO任今濤感慨,現在很多大模型公司不愿深入項目,不喜歡項目制,認為這是苦活累活。但獵豹移動深知,在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必須勇于承擔“苦活累活”,因為這是技術落地不可或缺的基石。
傅盛認為,盡管中國在AI大語言模型及部分核心技術方面存在差距,但這并不妨礙中國企業通過聚焦應用創新來尋求突破。中國企業在應用開發上的優勢顯著完全可以依托于應用場景,反向驅動技術研發,實現技術創新。
“今天人工智能雖然非常的火熱,但是真正的能夠落地的產品并不太多。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扎扎實實做好企業用戶的應用。”傅盛說,獵豹移動不會設定收入增長目標,而是優先考慮客戶滿意度,要打造出人工智能行業真正客戶滿意的應用案例。他堅信,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大模型應用將成為獵豹移動重建增長引擎的關鍵,驅動未來業務的持續增長。
04
《商業與生活》評論
進窄門 ,走遠路,見微光
傅盛表示,為什么我們做機器人還要做大模型?大模型就是機器人的大腦,你做機器人,自己不做大腦去買別人的大腦,你的競爭力就有限了,體驗也不會好。我們就是要做端模一體化,根據場景應用找一款好的模型,做自己的大模型機器人。
獵豹移動還在加大對AI和機器人的投入。一季度財報顯示,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6.2%,環比增長44.8%,達到5730萬元。
做AI不是一條平坦的路,注定少不了艱難坎坷。傅盛也明白這一點兒,也曾中途感慨過,知道做AI機器人很難,但沒想到這么難。
人總是習慣性地選擇寬門,喜歡呆在自己的舒適區。但是,呆在舒適區,越往后,就會發現路越走越窄。
而傅盛選擇了窄門,不斷的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從早期的手機工具,到服務機器人,再到AI大模型,他總在變換賽道,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要承受來自外界的質疑。
從去年開始,傅盛還頻繁的發布短視頻,讓人一度懷疑他是不是也想做企業家網紅IP。但了解后發現,他做短視頻的目標十分清晰——讓更多的人了解獵豹移動,了解獵戶星空的服務機器人和AI大模型。
隨著獵豹移動的服務機器人和AI大模型在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它的能力也被市場更廣泛的認知。轉向ToB后,公司未來的成長性與爆發性進一步得到確認,開始重回增長通道。基于此,市場估值也已經具備了重估的可能。
目前,人工智能和企業出海,是市場熱議的話題,也是國家政策鼓勵、支持的方向。今年兩會期間,人工智能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近期,商務部等多部門發文支持企業出海。而這兩個方向,也是獵豹移動努力和擅長的方向。相信,沿著這兩個方向,獵豹移動的路會越走越寬。?
正所謂,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選擇進入窄門的人,也許一開始并不容易,但只要一直在突破自己,就能把窄路走成寬途。
—End—
更多關注:商業與生活,ID:xiaopeizhu8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