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供幾百塊
近年來,拒絕高房價的年輕人,挖出一批“鶴崗型”城市名單。
從地圖上看,這些城市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區,也有少數位于云南、安徽、廣西,多處于縣、鎮一帶。
而民富指數居于全國前列的江浙滬,人們也開始尋找屬于長三角的“低價房”。
在年輕人關于“像鶴崗那樣的城市”的討論中,屬地江浙滬的網友發現,江浙滬也有自己的“白菜房”。
江蘇句容,一座毗鄰南京的縣級市。當地房產銷售王懷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里均價4000、5000元出頭的房子比比皆是,“雖然難和鶴崗的一兩萬元拿下一套房相比,但可以說是全省的房價洼地”。
若把視線拉遠,句容所屬的鎮江市,也被視為江浙滬房價洼地。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發現,鎮江城區不乏總價10萬元上下的二手房,高檔小區均價5000元也能買到。
△ 圖源:圖蟲
雖然同因低房價被年輕人視為“不卷”,但鎮江、句容的“白菜房”成因卻和“鶴崗們”大不相同。
時代周報記者綜合梳理多位受訪者觀點發現,句容、鎮江樓市現狀,前者因為開發商和投資客提前透支城際利好,后者則因地方產業發展相關。
江浙滬的躺平之地?
今年5月,林楊柳在江蘇鎮江買入一套65平方米、總價16萬元的二手毛坯房,她支付了1萬的首付,剩下的按照20年計算,每月只需要800多元的房貸。
她拍下有著樹林、稻田和藍天的窗景,附上“低首付買房”“安家”“躺平”的文案發到社交平臺,很快吸引大批網友,其中部分網友留言表示,他們也在長三角工作生活,“被房價打動想過去躺平”。
△ 正在裝修的房子 受訪者供圖
林楊柳新房在鎮江大港新區,從這里驅車30分鐘可到鎮江市中心,公交換乘高鐵不到兩小時可達南京。
“停車不要錢,公交5毛/次,5公里內有大型超市,十幾公里有大型商場,還有山有水有公園。”林楊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過去幾個月,這里的生活體驗讓她感覺非常愜意。
“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房價低,比我老家的還低。”
林楊柳說,雖然近年陸續有鶴崗、鶴壁、乳山等“白菜房”城市走紅,但大都位于北方,她從小在南方長大,前幾年都在長三角一帶工作,并不想去太遙遠、氣候差異太大的地方,鎮江成了她的不二之選。
鎮江房價,不僅吸引了像林楊柳一樣的年輕人,也使其成為長三角大城市人群度假、養老聚集地。
林楊柳說,當地中老年人占比頗多,不僅因為產業有限、年輕人外出就業,也因為很多老人從外地過來買房養老,“畢竟周邊的高檔小區的均價也在5000元左右”。
鎮江下屬的縣級市句容,今年來也憑低房價引發關注。
王懷杰介紹,現在句容毗鄰南京的寶華鎮和開發區,前者新房均價7000元上下,后者4000、5000元上下,“這個價格可以說是全省洼地,比蘇北還低”。
“不過以前可不是這樣?!蓖鯌呀苷f,句容距南京市區40多公里,區位比南京部分區縣還要優越,且房價顯著低于南京市區,南京上班、句容買房成為一部分對做班要求不高的年輕人選擇之一。
尤其2021年底,串聯南京、句容兩市的寧句城際開通,兩地通勤更加便捷,跨城上班人群規模漸大。
“睡城概念在早些年帶火樓市,要是2018年,這些均價幾千的房子,價格至少在15000元及往上?!?/p>
“房價洼地”為何形成?
當前房地產進入新常態,樓市主打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因此剔除炒房干擾,大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開始趨于理性。
“近年來,句容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就是融入南京、接力鎮江,之前還頻傳要把句容部分片區劃到南京?!?/p>
陳九(化名)是土生土長的鎮江人,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融入南京”的發展方向之下,南京、句容兩城不僅搭起半小時通勤圈,句容也開始承接南京產業溢出,這種趨勢也讓句容樓市充滿想象空間,“不過從現在來看,樓市被過分想象了”。
△ 圖源:圖蟲
王懷杰也指出,南京都市圈是首個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開發商提前透支句容南京融合發展和寧句城際的利好,興建大量樓盤致供應遠大于需求,加之前幾年投資客大量涌入、購房者傳統觀念買漲不買跌等,導致句容樓市明顯下滑的原因,“不過現在也正是剛需上車的好時機”。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句容樓市重要購買力之一來自南京,而近年全國樓市降溫的背景下,南京樓市量價大體下行,收回一部分外溢的購買力。
如果說句容樓市的大起大落,是因為作為南京“睡城”過去一段時間建設過剩,那么句容所屬的鎮江市,何以成為江浙滬“房價洼地”?
嚴躍進認為,產業布局或是關鍵。從地圖上看,鎮江西接南京,北連揚州,東南方向則是蘇錫常都市圈,南京與蘇錫常在產業、人口上具有強大虹吸力,揚州作為旅游城市也稍勝一籌,夾在中間的鎮江不僅產業發展薄弱,存在感也不強,所以樓市量價表現偏弱。
“不過從另一個層面說,這也是鎮江的機會?!眹儡S進表示,較低的房價對周邊大城市人群具有一定吸引力,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會陸續吸引一部分群體過來定居或養老,這也是鎮江正在發生的事情。
(轉載開白請添加微信,ID:rafe0101)
撰文|曾思怡
編輯| 黎廣
版式| 松
? 經濟大省,拼命建機場
? 今年上半年,誰在領跑?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
為熱愛生活的人們展示城市多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