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是想出來的,感性是做出來的。
嗨,我是楊戲水,偶爾灌灌水。
以前我一直以為,感性是可以學習,分析和總結(jié)的,因為有很多人都這樣,也有很多研究與理論。文學有理論,音樂有,感情也有。但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我錯得徹底,我意識到這個其實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我一直在抗拒,很羞愧,不想去面對自己的無知,所以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去說,昨天正好有人和我聊感情的事情,借這個機緣,正好梳理一下。
凡是和感性有關(guān)的事情,只要一理性,基本就廢了,這是我現(xiàn)在對感性的認識。因為感性是復雜系統(tǒng),是非邏輯的,是多線頭的,是感知的也是直覺的,也就是說,即使你懂你也不一定會。
最終我得出結(jié)論:
理性是想出來的,感性是做出來的。
和理性有關(guān)的事越懂越好,懂得越多越好。但和感性有關(guān)的事情,啊我的小祖宗,越懂越不會,懂得越多可能就錯得越離譜。
比如音樂,你懂樂理,懂音符,但未必寫得出一首好曲子,比如文學,你懂文學理論,也懂文學結(jié)構(gòu),但未必寫得出好作品。就是說,凡是和感性有關(guān)的事情,是做出來的,只有做出來,別人才能有東西懂,就像一首好詩,沒寫出來之前,你怎么去懂?一定是好作品出來之后,才有東西給你去分析,去“懂”。而懂了又如何,你也未必就會。
又比如人的情感,其實世界上真的沒人能完全懂情感,那些在情感上比較圓滿的人,也未必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就是自發(fā)自為,渾然天成,就像孩子和父母的關(guān)系,你懂再多這方面的理論都沒用,關(guān)系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懂了你可能也不會。
而那些所謂懂情感的人可能是最糟糕的,我們常會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來形容人面對情感時候的狀態(tài),這句話也只對一半,當局者迷是真的,但旁觀者未必就清,現(xiàn)實中很多好情感都是被旁觀者(外界)給禍害的。
比如情感專家,說到情感頭頭是道,但自己未必就會,或者更大的可能是,他們自己其實已經(jīng)沒情感了,就剩些伎倆,只是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承認而已,于是就只有先自欺,然后又去瞎扯,以“懂王”的身份去欺人。
所以,理性是想出來的,感性是做出來的,和感性有關(guān)的事情,懂了可能就不會了,那感性方面的事情,我永遠也就只有三個字:不知道。我真沒招,只有瞎扯。
唯一能說的是:感性的事情就交給感性吧!別想那么多,真沒那么多道理,原始點,混沌點,少去算計,少用理性,多感知,多體驗,只要設(shè)置好底線,別把底褲都押給別人就行,其他就交給感覺吧!這可能是沒辦法中最優(yōu)的辦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