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上午,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新會員培訓講座暨煙臺市文藝大講堂活動在煙臺市文聯藝術中心舉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研究》雜志社社長王偉作了題為《藝術批評與藝術史論的內在理路——以董其昌的書畫論述為視角》的講座。
本次活動由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煙臺市文聯主辦,煙臺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煙臺市文學創作研究室承辦。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煙臺地區新入會會員、煙臺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魯東大學、煙臺大學、煙臺現代畫院、煙臺福山書畫院等專業機構和學校學者、教師40余人參加了活動。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趙軍,煙臺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牟國慶,中國書協理事山東省書協副主席嵇小軍,煙臺現代畫院院長董貴晗,煙臺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魯東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孫秀杰,煙臺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劉志剛、張勝利、譚鴻斌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本次活動。煙臺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李憲文主持本次講座。講座的最后,聽眾與王偉先生進行了互動和交流。本次活動是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新會員培訓的煙臺分會場,也是煙臺市文聯文藝大講堂的一場重要活動。
本次講座分別從董其昌書畫批評的價值,董其昌的文獻知識與書畫實物,董其昌的書畫理論和批評,董其昌的書畫自評等幾個方面論述了藝術批評和藝術史論的內在理路。王偉社長認為,在書畫評論與理論、歷史的關系上,董其昌形成了理論(認知框架)——歷史(社會事實)——評論(價值判斷)的層級關系,但在具體闡釋過程中,“理”“事”不分,往往通過對具體作品和具體人物的評價來展示他對書畫理論和書畫歷史的認識,同樣,理論和歷史也支撐著他的具體評價。董其昌的書畫評價主要側重于具體人物和具體作品的風格、形式、技法等內部因素,而較少涉及政治、社會等外部因素。對當下文藝評論中側重社會歷史,而較少對作品內部進行“細讀”的現象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價值。董其昌的書畫評價側重體悟,以片段式的語言形態出現,這是中國古代文藝批評常見的表達形態,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具備系統性,他的書畫理論、歷史和評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內在的結構性,需要“以董解董”。講座最后,聽眾與王偉社長進行了互動和交流。
名家簡介:
王偉,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先后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藝術年鑒》編輯部副主任、《中華文化畫報》主編、《文藝研究》雜志社副社長,現為《文藝研究》雜志社社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