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在在我國的歷史文化進程中占有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古至今人們就非常重視家族的傳承和發展,而子孫滿堂、多子多福更是被視為家族繁榮的標志。但不管是在古時,還是在現代,生產對于女性來說都是危險的事情,而催生娘娘的神職就是幫助產婦分娩順利、庇佑平安。
農歷六月二十八,就是傳說中“催生娘娘”的圣誕之日。那催生娘娘是誰呢?這一天又有著怎樣的說法?
在莫言的《蛙》中有提到九位娘娘,原文寫道:“殿后面的配殿里,依次供奉著:天仙娘娘、眼光娘娘、子孫娘娘、斑疹娘娘、乳母娘娘、引蒙娘娘、培姑娘娘、催生娘娘、送生娘娘”。
這里的九位娘娘全名為天仙圣母永佑碧霞元君,眼光圣母惠照明月元君,子孫圣母育德廣嗣元君,痘疹圣母立毓隱形元君,癍疹圣母保佑和慈元君,送生圣母錫慶保產元君,催生圣母順度保幼元君,乳母圣母哺嬰養幼元君,引蒙圣母通穎導幼元君。這九位子孫娘娘以“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為主神,各司其職,負責掌管人間的生育之事。
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民間俗稱為“泰山奶奶”“泰山老母”等。她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泰山女神,也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
關于碧霞元君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 為黃帝的仙女,稱“玉女”。據《玉女考》《瑤池記》等文獻記載: “黃帝建岱岳觀時,曾經預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
2. 其本為漢朝宮廷中的玉女雕像。《岱覽》《玉女傳》等記載,五代時大殿塌陷,玉女掉入池中,宋朝真宗泰山封禪時,在池邊洗手,發現了玉女雕塑,便下令在泰山建寺供祀,以其為圣帝玉女,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3. 為漢明帝時的女神童石玉葉。據《玉女卷》記載,她是石守道和金氏之女,三歲知人倫,七歲通曉諸法,日夜禮拜西王母,十四歲得曹仙人指點入泰山黃花洞修煉,后來道成飛升做了碧霞元君。
4. 道教認為碧霞元君為應九炁以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有統攝岳府神兵,遍察人間善惡的職責。
5. 據《博物志》《新編連相搜神廣記》等文獻記載,碧霞元君為東岳大帝的女兒,此種說法在民間最為流行。
碧霞元君的神格職能豐富,她被視為孕育萬物的泰山主宰,據王錫爵《東岳碧霞宮碑》記載:“元君能為眾生造福如其愿,貧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歲,賈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為親愿,弟為兄愿,親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誠弗”
碧霞元君有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的職能,還職司“永鎮泰山,助國裕民,濟厄救險,賞功伐罪”。因泰山位于東方,主生,《周易·泰卦》云:“天地交而萬物通也”,《風俗通義》言:“泰山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岳長”,所以碧霞元君又被認為有主宰生兒育女的能力,被視為送子娘娘。
而催生娘娘,則是碧霞元君的配祀,一般位于碧霞元君兩側,與其它八位娘娘一起協助碧霞元君主管人間女性生育,從投胎、懷胎、定男女、保胎到生產、養育,乃至吃喝、梳洗、行走、去病等無所不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