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的三個熱搜新聞:
1、16個外甥又到舅舅家過暑假了。
這位舅舅說,自己有3個姐姐,一個妹妹,16個外甥,每年寒暑假都組團來自己家。不算給的紅包,暑假大約花費6萬,寒假2萬。
他說,怕下一代感情生疏,想用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們聚攏起來。
妻子也很理解,認為來到這個大家庭很溫暖。
2、暑假舅舅投喂8個外甥,5口鍋同開。
男子的8個外甥都來自己家過暑假,中午做飯像“打仗”,每次5口鍋同時開火,又是炒菜又是蒸包子。
舅舅說,做飯遲了半個小時,外甥們就說餓的受不了了。
3、一放暑假8個外甥又來了。
男子迎接放暑假來家里的8個外甥,大包小包又要住兩個月,每次放假他們都來,風雨無阻,馬不停蹄。
男子:做舅舅的太難了,這個暑假怎么過呀,我的老婆本又要被吃空了,還是單身呢!
不論是16個,還是8個外甥,光是想想這些數量的孩子在一起的場景,就感覺頭大。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而是近2個月,60天呀。
別的先不說,光是吃飯這一塊,就足夠讓人頭疼的了。
不管是真的,還是為了流量擺拍,我都無比佩服身處其中的舅媽。
02
這個事,考驗的不僅是舅媽的定力,更是情商。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么多孩子在一起,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都是半大不大的孩子,用什么方式管理好這幫孩子,保證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做好其中的關系平衡,都是一門大學問。
我小時候一到放暑假,我二姑媽家的兩個孩子,經常到我家來常住。加上我跟我弟,我媽三個人,每頓飯都是5個人吃飯。
偶爾,我三姑媽家的兩個孩子也會過來住幾天,7個人吃飯,菜都是用盆裝的。每頓至少得炒4個菜,不然不夠吃。
小孩子很真實,不會像大人那樣悠著點兒,有吃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趕緊吃。
菜炒少了,后面來吃飯的人,可能就只剩下湯汁了。
人多,自己家種的菜不夠吃,要去街上買菜,這是無形中多出來的開支。小孩也是客人,不能光吃素食,還得買些魚、肉之類的葷菜。
那會兒,大家的經濟都不寬裕,錢花了,心里免不了一陣哀嚎。
地里還有農活要干,有客人在家,勢必要分一部分精力出來,耽誤干活的進度。
我媽好多次都在背后悄悄嘮叨,他們怎么還不回去?他們什么時候回去?煩死了。
一邊抱怨,一邊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
大人的難處,作為小孩子的我,自然是沒法兒體會的。心里還在埋怨我媽,不就是來住幾天嘛,用得著這個樣子嗎?
03
我也會去我舅媽家,舅媽家有兩個表姐,和一個表哥。他們的年齡都比我大,最大的比我大10歲,最小的比我大5歲,我跟我二表姐玩得最多,關系最好。
他們走哪兒都帶著我,包括干活、趕集、走親戚。我可以拍著胸脯說,我跟我舅媽的娘家人都混熟了。他們都認識我,我也認識他們。
我去了不止一次,連他們村里的一些人,我都認識。
這個關系,放到現在來說,幾乎不可能實現。
大家都住到城市里面,各進各家,各關各門。除非是有什么喜事兒,或是過年,才能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吃上兩頓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現在大家的娛樂活動多了,選擇多了,手機、電影、旅行等。少了小時候,聚在一起的那份純粹。
04
但現在的人,多了界限感,不會再去輕易麻煩別人,怕給別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干擾。我個人覺得,這一點,是進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去人家家里,容易打亂別人的生活節奏。兩三天,可以接受。再久一點,可能心里就有不爽了。
孩子放寒暑假了,要么出去旅游,要么回老家,不會像我小時候一樣,正兒八經地到誰家去住一段時間。
照顧自家兩個孩子我都感覺很苦惱,再多來幾個,苦惱翻倍啊。
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父母有農活要忙,放養是再正常不過的狀態,吃飽穿暖即可。天寬地闊,玩的這一塊,基本不用大人管。
如今,都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空間、場地有限。如何玩,讓孩子滿意、開心,是一件極其耗費腦細胞的事。
角色互換,大家的感受差不多,就不必去叨擾人家了。
這就造成了另一種現象,下一代親情淡薄。
05
這種情況可以理解,可能在大家的潛意識里,小時候一起玩得多,關系好,長大后關系就一定好。有小時候的感情基礎做底色,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就我自己的成長感受而言,這個,還真不一定。
我小時候,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都不錯,來往也多。
長大后,各自有了不同的發展,人生際遇不同,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都不怎么聯系了。也不見面,感情自然就淡了。
現在可能就是微信聯系人列表的一個名字,偶爾在朋友圈點個贊,僅有的聯系,也就僅此而已。
未雨綢繆是好事兒,感情從娃娃抓起也沒錯,但忽略了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人。
不過,小時候有這么一段溫馨的記憶,無論什么時候想起來,都倍感溫暖。
那是一段至真、至純的童年時光,是不可磨滅的,美好的童年印記。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