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電視劇領域,爆款諜戰劇已經太久沒有出現了。
上一部熱度與口碑齊齊走高的爆款作品還是2015年的《偽裝者》,如今已經過去了9年的時間,上線的諜戰劇數不勝數,居然沒有一部能與其對標。
哪怕是一些戲骨和實力派演員強勢壓陣的作品,也很難讓更多喜歡這一題材的觀眾鼓掌叫好。
很顯然,諜戰劇已經走上了下坡路。
這種題材真的很難拍嗎?
事實上,在過去的多年間,民國諜戰已經泛濫成災,這種故事的框架就擺在那里,沒有更多可以發揮的余地。如果編劇加入更多的想象力,雖然美化了劇情,卻不符合歷史與現實。
所以這類作品很難更好地討好觀眾,很多時候也就圖一個茶余飯后的談資。
張頌文的這部新劇《孤舟》同樣引發了不少爭議,剛播的時候有不錯的五星好評,但很快就急轉直下,越來越多的瑕疵開始出現。
劇情本身的質量未能打動觀眾,甚至不夠過關,加上眾多的邏輯漏洞和拉垮的流量小生,已經出現“神劇”的影子。照這樣發展下去,評分怎么可能會高呢。
這一次,張頌文也給不少內娛演員敲響警鐘,陳道明說的話終于應驗了。
01
這部劇依舊是“老帶新”的模式,幾位實力派演員出鏡的鏡頭并不算太多,幾位較為青澀的年輕演員占據了大部分。而且編劇還刻意突出男主的高光時刻,這種對比也讓演技的不同層次更加清晰。
張頌文算是當下炙手可熱的一位實力派演員,“高啟強”這個角色之后,他受到的關注頗多,后來的《獵冰》中也有很扎實的表現,對于“反派”角色已經游刃有余。
劇中的周知非同樣是一個反派,做事謹慎,心狠手辣,不過他的內心深處還藏有一絲良知,這或許會為后續劇情所出現的轉折做出鋪墊。
如果請把張頌文的演技單獨拿出來看,的確可以讓很多演員借鑒。
比如這個鏡頭中。
周知非得知自己的兒子將會被送往日本,他的情緒明顯低落,從起初的不愿意到無奈妥協,內心的掙扎都在眉間。
回到家里,他拿著戒尺打著兒子的后背,每一下都很用力,每一下都很心疼。可他想讓兒子記住,無論在什么時候自己都是一名中國人。
等打完后,他又很心疼地把兒子攬在自己的懷中,有幾分自責,更多的則是無奈。
周知非的內心是非常掙扎的,不需要任何的臺詞來渲染,從他疼愛的眼神和緊皺的眉宇間就能看到,此刻他不是一名特務,而是一名父親,滿懷慈愛。
包括送兒子坐上火車的這一幕,他遠遠地看著慢慢駛向遠方的車,忍住內心的不舍,可慢慢的還是紅了眼眶。
他不想在兒子面前流淚,不想讓自己軟弱擺在眾人面前,只能強忍著悲傷獨自消化。
與這一段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周知非拿到一封絕密書信之后的真實反應。
周知非很清楚自己的手上沾了太多的鮮血,從一名戰士到外界口中的漢奸,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
看著書信中的指責與謾罵,他的冷汗順著頭發絲一滴滴滑落,襯衫的領子已經被完全濕透。
良久之后,他從椅子上慢慢站起來,可內心的煎熬與痛苦不斷沖擊著他,腳下一個踉蹌,直接摔倒在地上。
這部分處理得非常巧妙,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周知非就是一個陰險狡詐的特務,冷血又無情。可在想起過往的時候,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是不恥的,以至于在懺悔的那一刻,雙腳無力,無法支撐罪惡的靈魂。
毫不夸張的說,張頌文帶來的一些片段堪稱教科書級別,值得很多演員細細觀看,好好學習。
02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將實力派演員和青年演員放在一起或者同框出現的時候,就能看到表演層次上的差距,對于人物形和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
該劇的男主曾舜晞表演上有進步,也留下了一些比較重的表演痕跡。
比如這一幕,顧易中被90號特工站的人逮捕之后準備押往刑場,在路上看到了自己的心愛之人肖若彤,他眼巴巴地看著,甚至向前走了一小步,可隨后他就抑制住了自己的沖動。
其實在這種時候想與心愛之人告個別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時,他的身邊全是特工,小小的舉動就有可能會暴露自己,也牽連到他人。
如果能處理的更細致一些,有一種慷慨赴死的決心,也能凸顯出這個角色的氣節。
包括到了后邊,顧易中不顧父親的反對要加入90號,他慷慨陳詞,一遍遍說著自己的內心想法。
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夸張,顯然有些用力過猛。
面對久經世事的周知非,顧易中刻意隱藏內心的慌張,越是隱藏,這種臨場反應能力就越露怯。
在細節的表達上以及面部情緒的管理上,曾舜晞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女演員中,陳都靈的表演有幾分驚喜,唯獨蘇州評彈這一段看起來很突兀。
張海沫進入顧家之后暫時在這里安頓。一日,他在顧希形的面前彈奏琵琶,來了一段蘇州評彈。
如果這是演員的真實配音,效果會更好。當那些繞口的詞句需要對口型的時候,就會有很強烈的出戲感。
很多時候,張海沫的情緒都是比較穩定的,甚至有些低落。但有一段處理的不錯。
按照顧易中的指示,張海沫準備和他接頭,沒想到90號特工站的人出現,她機智地化解危機。等畫面切回角落的時候,她已經害怕的瑟瑟發抖,眼神中滿是惶恐,同時也帶著劫后余生的喜悅。
總體來說,陳都靈的表演有加分點,看起來并沒有太多出戲的感覺。
王玉雯的表現中規中矩,細節之處同樣有些稚嫩。
肖若彤看到心愛之人被押往刑場,她的內心焦灼又不安,站在人群中望眼欲穿的神態很有沖擊力。
可在面對自己的同志的時候,表演中的小動作又比較多,眼神亂瞟、臺詞生硬,讓人很難聯想到這是一位地下工作者,經驗嚴重不足。
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王玉雯在表演的時候一直繃著,沒有絲毫的放松,瞪著一雙大眼睛,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戲份,卻始終融入不了往下走的劇情。
這幾位青年演員、也可以說是流量小生,在演技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和戲骨同臺飚戲的時候,差距一目了然。
陳道明曾經在公開場合痛斥流量演員,他們是被包裝出來的,根本就沒有什么演技。演員不同于明星,要靠作品說話。
如今再看這段話,放在《孤舟》這部劇中同樣適用。張頌文、張豐毅以及葉青等演員都帶來了非常不錯的表演,對角色的完成度較高。可反觀幾位青年演員,表演中的青澀依然存留在鏡頭中。
假以時日,如果能更好的提升一下表演功底,給角色注入新的靈魂,多去關注細節,也能早日成為靠作品說話的實力演員。
這一次,張頌文憑借扎實的表演演活了周知非,同時也給很多內娛演員敲響了警鐘。唯有沉淀自己,才能與角色相輔相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