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青年時期,有6年時間(1985年至1990年)是在東德度過的,其蘇聯駐東德大使館武官這一職務的背后,真實身份是KGB歐洲情報局中校。
普京在回憶文章《在那段不算糟糕的日子里》寫道:
“在歐洲,他們全都知道我的真實身份,我也知道他們全天候對我盯梢,彼此不說破而已……”
蘇聯解體前的兩年里,當時東德與蘇聯的關系已是貌合神離。
一次無意間甩掉了他們整整一個下午,第二天早上出門就發現汽車輪胎被他們扎破了。他們認為我這是故意破壞雙方默契,為此對我實施了小小的懲罰。
后來我就注意了,外出盡量不走路,就算走路也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比如商場,劇院就輕易不要去。因為在這些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他們很容易就會跟丟我。
出門就開車,開車的速度要不快不慢,好讓他們的車子能夠輕易跟上我。
到點了一定要去吃飯,因為他們也要吃飯。吃飯要去固定的地方,最好坐在靠窗的位置,讓他們不必下車,舒舒服服地坐在車里喝著咖啡,吃著漢堡,隔著玻璃就能一眼看見我。
如果實在找不到靠窗的位置,他們就會跟進餐館,距離我幾張桌子也坐下來吃飯。那就必須等他們吃完,我才會走。畢竟誰都不容易,不能讓他們餓肚子。
這樣一來,跟蹤我的人就會很輕松,就像正常上班一樣,一點都不累。
特別是周末不要外出,我就好好呆在公寓里。讓他們也能輪流回家陪陪家人,好好休息一下。我不難為他們,他們也從不主動為難我。
說到底,我和他們同樣都是為了一份工作,雖然彼此都是特工,但我的公開身份終究是一名外交官,真把我抓了又能拿我怎么樣呢?
那還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彼此都別給對方添麻煩,別給對方增加工作量。
他們有時候也會有新面孔加入,偶爾跟我跟得太近,馬上就會被叫停。他們其中那些與我早已相熟的老面孔,這時候會站在不遠處向我微笑示意,擺擺手,表示抱歉。
他們都很注意,從不打擾我正常的私人生活。
這篇回憶錄是不是很有意思?
真正的特工,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007”。
普京那些年的特工生涯,既不像“邦德”那樣上天入地,更不是“伯恩”那種出生入死。
只需要處理好雙方的關系,大家便都是“江湖兒女”——予人方便,自己方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