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院走出來,一片哄然大笑,笑沈騰馬麗的風趣幽默,笑片子的包袱不斷,你去聽聽,這些笑聲中,都是哪些人群的聲音?
第一類聲音:大多是父母、成年人的笑聲
第二類聲音:跟著父母看片的3歲左右娃娃的笑聲
在這個電影院中,你應該很難聽得見青少年的笑聲
為什么?
因為整部電影,站在一個青少年的角度,站在男主角馬繼業的角度,這真的不是什么搞笑片,而是一部把正常、善良的孩子一步步逼瘋的鬼片。
這部片子最細膩的情感和父母控制欲的表達,最高明的地方,并不是父母打孩子、罵孩子,而是那種無聲地、用言語表達出來對孩子的愛、教育以及你作為一名旁觀者都不忍心去批判的良苦用心。
你說沈騰飾演的馬成鋼不懂教育、不愛孩子吧,但全影片他從來沒有打過孩子一下,也沒有罵過孩子一句,甚至所有的教育,都正是當今教育界中最正確、最溫柔、最教科書的教養方式。人家那么有錢,都知道窮養孩子,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以及把教育放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
人家還知道花錢請百人團隊、心理專家當孩子的奶奶,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在大多數父母的視角,這馬成鋼算是完美父親了吧。人家那么有錢都不出軌、外遇,一心一意就是給老婆買包包,24小時用溫柔的呵護對孩子寸步不離。
你說春蘭不愛孩子吧,人家還知道孩子胖了要減肥,讓岳父母遠離小家庭不干涉孩子的成長。那么喜歡名包名衣,為了孩子,都立一個完美媽媽的人設。
但你說他們懂教育吧,騙了孩子20多年,甚至最后讓孩子產生了幻覺,分不清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有可能連父母都是假的呢?
站在馬繼業的視角,我們不妨重新來一起看看這部導演拍攝的手法以及表達的中心思想,你就會發現有多么細思極恐、那些難以用言語去拒絕的父愛、母愛,難以表達的憤怒和無助:
我叫馬繼業,一個出生就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因為對我的關注過多,外公外婆一口把我喂成了大胖子。爸爸媽媽為了讓我變得身心健康,給我選了一個非常平民的房子居住,并且減少外公外婆對我的過分關愛。
從此,我新的身份叫:撿垃圾的馬繼業。
每天,我都對生活充滿著希望,爸爸媽媽常常告誡我:要好好讀書,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每天讀書寫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奶奶都非常認真的拿著書陪我一起看。而且,我的奶奶非常牛逼,不但精通所有的作業、語數英,還對我的心理健康的關注非常多。
奶奶對我很好,我很愛她,她也非常懂教育。
從我每天上下課,我的生活就充滿著太多有趣的事情:
老師來家里家訪說我內向,英語說不好,不太能開口說英語。結果,我每天上下學就可以偶遇外國人,他們每天都會通過英語和我問路,更要命的是,我和他們的每一天的對話,都是今天我上課要學習、預習和復習的內容。
所以不到半年的時間,我的英語提升非常快,我也漸漸地變得有自信,上課愛舉手發言了。
班主任對我很好,常常來家里家訪,因為覺得我是貧困戶,總是讓最好的老師來家里免費給我補課,開小灶,但是爸爸媽媽即使那么窮,都可以做到拒絕,我的爸爸媽媽真是有骨氣。
奶奶身體不是很好,每天要靠吃中藥才能坐起來。照顧奶奶、買菜做飯,是我的日常。即使這樣,我也沒有覺得生活過不下去。
我每天都會遇見有愛的鄰居,他們和我打招呼的方式很特別:
樓下的姐姐用吹風機吹頭發,都可以嚷嚷自語地說出吹風機的發動原理
旁邊的叔叔做個木工活,有事沒事讓我幫他。對于我來說,這些都是小問題,我二話不說給他列出方程式幫他答疑解惑。
我的學習很少像其它的孩子一樣去補課,都是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學會的,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成為了班上的學霸,也許,這也是我自己努力,愛觀察鄰居所造成的吧。
從整個小學,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我很喜歡去撿地上的瓶子去賣錢,這樣就有錢給奶奶看病,也有錢讓爸爸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了。
有一天,班主任帶了一個專招體育特長生的老師來到家里,老師說我的天賦可以當體育特長生,為國爭光。我高興壞了,爸爸媽媽也一起為我高興。
可是,第二天一早起床,我的腿卻怎么也不聽使喚,走不動路了。
爸爸媽媽帶我來到醫院,醫生說:我只要不去當體育特長生,我就可以恢復正常。這以后,我在輪椅上坐了一段時間恢復了,但是我從此和自己的夢想失之交臂。每天看著那些運動員從自己身旁擦肩而過,我既羨慕、又恨自己無能。
那天,爸爸讓我開始管家了,把家里的收入都交給了我,但是強者從來不抱怨環境,雖然只有幾千塊錢的收入,但是我都可以計劃得滿打滿算。和商販買個菜,算個錢,我的數學就輕而易舉拿了第一。
時不時還遇上外國友人和我一起英語陪練,雖然我是底層,但是我卻從不缺資源。
偶爾也會被小伙伴們霸凌,但是我不害怕他們,我可以打敗他們。
那天,我發現爸爸的鞋子破了,我想把家里的積蓄給他買一雙鞋子,但是很可惜,我經不住誘惑,我把家里所有的積蓄買了平板電腦在家里偷偷玩起了游戲。
爸爸因為家里積蓄不夠,他傷心地外出打工賺錢了,媽媽奶奶都要靠我養活。我很內疚。
終于有一天,爸爸告訴我,在一場球賽下可以撿好多瓶子,爸爸真是阿拉神燈。那天那場球賽讓我撿瓶子賺了好多好多錢,重點是,全程沒有人來搶我們的場地,我和爸爸撿到了很晚很晚。那一天,我很開心。家里的收入有著落了。
老師組織我們上公開課,讓我們回答問題,我突然覺得好像自己的人生被設計好了一樣,于是在老師精心策劃的公開課上,我愚蠢地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說我們是由造物主設計好的,因為我的一句不按常理地話,讓老師錯失了評優,學校覺得老師沒有教育好我。老師放了我半天假。
我回家的時候,突然發現長期坐輪椅地奶奶在操場上進了幾個籃球,我以為我看錯了,一路跟著小跑。直到回家,看到奶奶坐在床上笑容可掬地看著我,說我產生幻覺了。
媽媽也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我覺得很奇怪,他們都說我產生幻覺,眼花了。
一時間,我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讀書讀多了,讀瘋了。我開始有點分不清自己眼前看到的,和腦中想到的畫面。
不久后,奶奶死了,爸爸告訴我,奶奶會打籃球是因為回光反照,但是我查了很多資料,我發現回光反照不是奶奶這樣的表現。
我常常分不清,我自己的邏輯思維思考的畫面、我看到的畫面和父母、鄰居、同學和我訴說的畫面。有一度,我也懷疑過,我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癥。
奶奶死的時候,我非常傷心,家里鄰居都來了,我好想奶奶。但是,我再也看不到她了。
主持葬禮的司儀宣布奶奶的死訊,說要到清華的大門的上空可以看見奶奶。
我記住了:要考清華。
女朋友也有很多反常的地方,長得不太好看,也沒有特長的女朋友結果被舞蹈隊選中了,太讓我意外了。
那天女朋友證實了我心中的想法,我們都懷疑媽媽出軌了,跟著媽媽進了一個別墅。推進大門即將拿到證據的時候,爸爸也出現了,他們告訴我:他們是在這個別墅給人打工。
當我不小心掉入泳池的時候,我一歲以前所有的記憶全浮了上來:
于是,我大膽地策劃了一次自己被綁架,以此證實我的所有想法。
我假裝去參加高考,但是我幾分鐘就交卷了,這場考試對于我來說,并不是我要的人生。那是我父母的,所以我畫了一只自由的鳥交了白卷。
當我把家人都引到我的領地,我才知道:
我的父母是富豪,奶奶都是爸爸花錢請的,我從小生活在一個百人團隊監視我的區域中。每天上百個員工通過針孔攝像頭觀察我的一舉一動匯報給爸爸,連我上廁所都不放過。
所有的鄰居、外國人偶遇口語對話、奶奶、數學原理全是設計好的。
只有班主任和體校老師要招我這件事情是真的,我之所以上不了體校,是爸爸給我的腿上了麻藥,他要我考清華,成為他的接班人。所以請了一個心理和教育專家當了我20幾年的奶奶。
奶奶的葬禮也是假的,全場大家都在笑,只有我一個人是真的在哭。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我,只有我真的覺得奶奶死了。
我之所以會愛上奶奶,是因為奶奶是心理和教育專家。我現在都分不清,奶奶對我的愛是真的還是因為收了爸爸的錢演出來的。我對奶奶的感情,是因為奶奶演技好,奶奶是心理專家懂得我,還是我真的發自內心地愛她。
我迷茫了,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連女朋友被選中舞蹈團也是爸爸花錢弄的。
一時間,我分不清是不是自己瘋了,還是爸爸媽媽瘋了。但是所有人告訴我,要我原諒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愛我,愛到沒有了自我。
可是,我又有自我嗎?
我對奶奶的感情,你告訴我這是假的。奶奶是不存在的。奶奶的死都是一場劇本。
我對體校的夢想情結,我的腿不能跑步原來是爸爸設計的,不是我無能。以至于我自責了自己幾十年,罵自己是個廢物。
甚至連我每天去撿瓶子這件事情,在球賽撿了很多錢的瓶子都是爸爸花錢包場請人演的。
我所有吃的苦是假的。我被霸凌都是假的!
我偶遇的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幫助的每一個數學公式,都是父母根據我的課本量身定做的。
甚至,我連豬狗都不如,24小時被人監視。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誰,陪我演了20幾年的戲,只有我不知道。
我甚至懷疑,我的父母都是假的。
那你告訴我,這個世界什么是真的?
我爸爸媽媽,可真的太為所欲為了。像觀察實驗室中的小白鼠一樣研究我、觀察我、玩弄我!
僅僅因為我不是父母的位置,我無權又無勢,僅僅因為,我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可以打著以愛為名,接受著世人對他們的贊美、名聲,而如此戲弄我的人生?
好在,父母和我和解了,我又參加了高考,考進了自己喜歡的體校。但是在決賽即將拿下名次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瓶子,肌肉記憶,我選擇了去撿起它們。
因為對于我來說,人生的成敗不是只有比賽、考試或拿第一、第二。
勇敢做自己,做我真實的自己,無關對錯,才是真正的自我救贖。
然而,我的父母還是在嘆惜我為什么在撿瓶子,為什么沒有堅持跑下去。
輸或贏,名次、學歷、社會地位,對于父母來說,真的那么重要嗎?
最后的最后,父母決定要給我再生個小弟弟或小妹妹,
我突然覺得,更加窒息……
為小弟弟、小妹的未來人生而窒息,我不知道他們未來面臨的,是規避我那個哥哥的人生?規避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失敗,又重新培養、觀察、監視一個新的生命,再按重啟鍵?
我不敢想象……
終其一生,我都改變不了父母,也不可能有相關法律去約束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是父母,他們就可以像俯看螻蚓一樣讓我們任人魚肉,只需要一句道歉,我們的一句原諒,或重生一個孩子,就是和我們最好的和解。
所以,你說這部片子是喜劇片,在我看來,是鬼片……
并且,循環上映!
以上是站在馬繼業的視角去共情他的感受。
但反觀電影院的笑聲下的人群,又有多少父母的笑是因為沒有共情到馬繼業的呢?
對于有些父母來說,無論有錢,還是沒有錢,無論是小人物還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即使他們在社會上一無所有,但是唯一可以有權利、有合法、合理化去操縱的,就是這些可憐的孩子的人生。
他們可以用盡自己的一切人脈、物力、財力或想象力,腦洞大開地去打造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如果大號廢了,還可以再來一個……
漸漸地,我們部分教育體制下,就成為了一個羅剎國。
部分父母打著合法愛孩子的名義、去任意地擺布孩子的人生。
甚至看完這部影片,還有人感嘆,這個孩子真是幸福,不知道感恩父母的付出,就是白眼狼。
看到這里,也希望父母不要對號入座。我相信有很多的父母是很懂教育和心理的,這里提出來僅僅是給那些盲目教育的父母看一看,真實了解孩子內心世界。
為什么如今抑郁癥高發,為什么現在兒童心理門診預約爆滿?為什么父母明明沒有打罵孩子,孩子反而心理問題越發嚴重?
比暴力傷害孩子更為恐懼的,是心理學上的名詞:精神軟暴力。
這種暴力,對于一個未成年或已經成年的孩子是很難通過言語去精準表達自我感受的。他們只會通過模糊的言語說:“爸爸媽媽對我管得太多了。”對于細節的描述,他們是有苦難言的。
但在外人看來,這個孩子得有多不感恩;
在父母看來,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孩子怎么就這樣對他們充滿憤怒?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出現了問題,因為至始至終,我們都不可否認影片中馬成鋼、春蘭是用生命在熱愛自己孩子的。
他們為了孩子,可以隱姓埋名,相處幾十年沒有一句怨言,更沒有一句暴力的言語和行為,就光這一點,多少家長可以做到?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過于完美,把太多關注的點放在愛孩子的身上,而忽略了孩子自我發展的必要,從而才是內心沖突、親子教育沖突的關鍵所在。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不要走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不聞不問也不管
另一個極端是:不打不罵更全身心24小時以愛為名時刻為孩子為活。
首先,對于父母來說,要接納自己就是不完美的父母。無論是你有錢的家庭還是收入不高的家庭。
雖然錢大多數時候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卻不是萬能的。尤其在處理和孩子情感的問題上,是行不通的。
我們就是首先要承認:我們就是一個不是100分的父母,我的孩子也不是100分的孩子。他要做什么,他要成為誰,我們給他就是每一步步步為贏,也不可能達到孩子、父母的戰線是一致的。
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之前,他是有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們要學會尊重、接納一個人類的基本情感,才會讓孩子去反過來念及你的恩情及付出。
否則,你自我犧牲無論再偉大,對于孩子來說,這就是原生家庭的錯。
其實,并不是你們的愛不對,是表達愛的的方式需要改善。
第二:孩子的世界只有尊重,父母的世界只有名校和收入
我們要承認我們成年人看世界和孩子看世界是不一樣的。你要讓孩子認同你的觀點之前,你需要接納他所有的行為、想法。即使有時候,孩子是不成熟的、經常犯錯的。你在孩子經常犯錯的時候,去有效地阻止了錯誤的發生,不代表孩子未來會只走正確的道路,他只會以一種更加逆反的心理去反抗你們。最后,和父母的觀念不但不一致,還造成了親子極端的局面。
這部影片要是放在現實生活中,馬繼業這個孩子就很容易被逼成一個妥妥的抑郁癥患者。因為他已經完全分不清現實與虛擬。我的想法和我看到的世界,就會造成視角、想法紊亂,從而人生信念崩塌,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的。
真的父母尤其要多關注孩子內心的健康,不要通過善意的謊言去誘導、暗示和欺騙孩子。
這是親子關系破壞最大的兇器。
最后,祝每一個父母都找到和孩子溝通、幫助他們成長的有效辦法。不要以愛之名道德綁架,讓孩子的憤怒無處表達,甚至無言以對,多讓孩子表達父母不足之處,多開開家庭會議,相互學習、成長,才是一個明主、公平和諧的家庭。
我還想送給父母至關重要的一句話:育兒先育己。當你覺得大號養廢的時候,其實不是大號廢了,是你自己廢了。再生一個小號并不是良策,而是以身作則,把你自己的事業、你自己的人生走圓滿了,把你未完成的心愿、把你沒有修練好的內心去充盈好,當你的境界夠高,無論你的孩子多廢,你都可以接得住。如果你自己作為父母都不太清晰自己的明天、自己的路、自己的成長,你就是生1000個小號,再有錢也無濟于事。
作者:心理咨詢師紅衫倩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