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是雖然嘉靖的皇子,但是母親杜康妃不受寵,而且又排行老三,也許最好的結局是能平平安安的當個逍遙王爺。
命運出其不意的是,嘉靖帝的皇長子朱載基剛出生兩個月就夭折了,到了入學的年紀,二皇子朱載壑就病死了。于是乎,這個排行老三,母親不得寵的皇子就成了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
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之前兩個兒子去世,研神術的陶仲文說是“二龍不相見”的原因,接連兩次驗證,讓嘉靖對這個“詛咒”深信不疑。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朱載坖幾乎與父親斷了聯系,嘉靖帝對他和弟弟朱載圳更是漠不關心。所以他幾乎就是在物理和心理上沒爹的日子長大的。
更扎心的是,前面大哥,二哥都走了,怎么也該給老三個太子名分了吧,但不知道嘉靖是不喜歡這個兒子,還是出于之前“詛咒”的擔心,對他和弟弟景王同樣的待遇。更危險的是景王朱載圳卻有著爭奪儲位的心思,而且嚴黨是支持他弟的,所以就這樣一直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
直到嘉靖44年,景王去世他這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了一半。
所以他是幸運的,所有競爭者都自己不爭氣,而又是不幸的,小時候缺乏父愛,母親不得寵,又有嘉靖這么一個強勢而又神神叨叨的爹,而且也算超長待機的皇帝了吧,自古皇帝一般都防著太子,以免李家那檔子事情。
所以后來繼位后,隆慶新政,幾乎就是把嘉靖帝的政令都反過來。比如:
禁止齋醮,拆毀或摘匾道觀神壇,逮治方士(嘉靖最喜歡搞的事情)。對嘉靖帝的生父生母削減祀禮(大禮儀之爭)。
除了國家大政,他最耿耿于懷的是生母杜康妃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因此給予徹底翻轉。他在給父親嘉靖帝議定謚號的同時,將生母與先皇并列同尊,給母親上皇太后的謚號,舉行隆重的追祭儀式。決定將母親與先皇合葬于永陵。
也許是他之前戰(zhàn)戰(zhàn)兢兢太久了,太累了,被那個不靠譜的爹折騰的太久了,被那些悍臣們搞煩了,這么多年了,還不能享受享受,于是乎,就在聲色中,只當了六年皇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