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2年6月,德國突然進攻蘇聯(lián)。在三個星期之內,蘇聯(lián)30個師全軍覆沒,70個師損傷過半,3500架飛機被毀,納粹德軍直指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
造成如此狼狽局面,責任就在斯大林。1939年,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篤信德國不會進攻蘇聯(lián),對各國發(fā)出德國發(fā)動進攻的警告置若罔聞。1942年6月13日,塔斯社還發(fā)表《痛斥美英挑撥蘇德關系》,9天后,這份聲明就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笑話。
斯大林六神無主,他亟需戰(zhàn)果,亟需重新建立威信,這兩件事相輔相成。
就在這時,一個叫考涅楚克的二流作家,寫了一個劇本《前線》。斯大林聽說后,立即親自給作者打電話,派飛機把他接到莫斯科。
考涅楚克住進旅館,立即邀請幾個朋友喝酒,可朋友們剛到,電話響了,斯大林要見他。
考涅楚克介紹了劇本的梗概,斯大林說,我們準備發(fā)表這部作品。考涅楚克說,好的,我可以選取某個片段。斯大林說,干嘛選片段呢?要全文發(fā)表!
兩天以后,這個劇本在重量級的三大報《真理報》《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同時發(fā)表,然后蘇聯(lián)所有大報全都轉載。
2
劇本寫了什么,讓斯大林如獲至寶?
戰(zhàn)爭爆發(fā)后,考涅楚克以隨軍記者的身份到了戰(zhàn)地,職級是旅政委,他目睹了高級指揮官的顢頇無能,致使蘇軍一敗再敗,于是寫了這部《前線》。
劇本的情節(jié)是這樣的:方面軍司令員是國內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獲得過三枚勛章,他掛在嘴上的話是:“戰(zhàn)勝敵人靠的是勇敢,而不是無線電通信設備”。他的弟弟是飛機制造廠廠長,批評他不懂現(xiàn)代戰(zhàn)爭,仍然靠二十多年前的老經驗打仗,要打勝仗只憑勇氣是不行的。司令員不以為然。
司令員的下級,軍長歐格涅夫具有先進的戰(zhàn)爭素養(yǎng),重視情報工作、現(xiàn)代通訊。歐格涅夫通過偵察,認為敵人將有大量坦克投入進攻,但是司令部的情報處長說冰天雪地,敵人根本無法大規(guī)模投入坦克,歐格涅夫的建議不被重視。
敵人果然出動了裝甲巨獸,司令員趕緊下令撤退,其實就是潰敗。但歐格涅夫卻跟李云龍一樣,靈活執(zhí)行司令員命令,在撤退中捕捉戰(zhàn)機,打了勝仗。
最后,司令員被免職,軍長取而代之。
劇本還有一個情節(jié):戰(zhàn)后軍長因拒絕執(zhí)行司令部命令,被送上軍事法庭。
斯大林要求考涅楚克刪掉這一情節(jié),考涅楚克舍不得,因為這是全劇的高潮,讓高級指揮員的倒行逆施一覽無余。但斯大林說:一定要刪掉,否則我們這些笨蛋指揮官就會因為下級的一點批評槍斃他們。
可見斯大林把劇本對于現(xiàn)實的影響,全都考慮到了,他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3
劇本發(fā)表以后,軍中一片嘩然,意見最大的當然就是高級軍官。
這些人認為,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此惡意嘲諷我們的高級將領,這是對蘇聯(lián)的污蔑,是對蘇維埃的猖狂進攻。一個元帥甚至發(fā)電報給斯大林,要求槍斃《前線》作者,將批準發(fā)表的人送上軍事法庭。
果然是個只會打仗的莽夫,他竟然想不到,批準發(fā)表的,正是斯大林!
斯大林回電說:學習《前線》才能更好地作戰(zhàn)。劇本正確地指出了紅軍的缺點,對這些缺點閉眼不看是不正確的。應當有勇氣承認缺點并且采取措施克服缺點,這是改善和提高紅軍的唯一途徑。
斯大林問朱可夫,如何看待《前線》,朱可夫忙得要死,實話實說沒看過。其他看過的高級將領則沒那么幸運,他們大罵《前線》,無一例外被斯大林一頓大罵。
至此將領們明白過來了:《前線》正是迎合了斯大林的需要,當然客觀上也是戰(zhàn)爭的需要。
1938年前后的大肅反,蘇聯(lián)紅軍中的優(yōu)秀將領遭遇了浩劫,5名元帥被殺了3個,12個集團軍司令被殺了12個,67個軍長被殺了60個,199個師長被殺了136個。戰(zhàn)爭爆發(fā),大傷元氣的指揮系統(tǒng),又如何能運轉起來?
《前線》猛烈批評高級將領,提出大膽提拔年輕軍官,把戰(zhàn)爭失利的責任歸結為高級將領的沒文化瞎指揮,這正是斯大林愿意看到的,因為他可以找到替罪羊。戰(zhàn)爭形勢也需要提拔年輕人,不提拔營長當軍長,就無人可用,誰又有何話可說?
在付出2000多萬人的巨大犧牲后,蘇聯(lián)贏得了衛(wèi)國戰(zhàn)爭,這時候誰又能回憶起來,戰(zhàn)爭初期的狼狽是誰造成的呢?
考涅楚克憑借這個劇本享盡榮華,他于1975年逝世,烏克蘭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4
80年后,烏克蘭軍隊攻入俄羅斯領土,現(xiàn)在,還有誰為普京寫一部《前線》嗎?
俄烏沖突,俄羅斯打的根本就不是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這次沖突,徹底扒開了俄羅斯的那點水準: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指揮系統(tǒng),還是戰(zhàn)爭理念,都已經全面落后。
即使站在傳統(tǒng)戰(zhàn)爭的角度,俄羅斯也拿不出80年前的氣勢了。當年庫爾斯克,那可是坦克大決戰(zhàn)的地方,蘇德雙方動用坦克1.3萬輛,今天普京面對區(qū)區(qū)一萬人,且看這個口子他何時能堵上?
按說烏克蘭突襲庫爾斯克,情報部門不可能毫無覺察,但在普京這個系統(tǒng)之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明看見了,裝作看不見;實在裝不下去,應付一下拉倒,敢說真話的人在哪里?敢于任事的人在哪里?
到了這個地步,連個考涅楚克都找不到了。考涅楚克盡管小心翼翼地避開了斯大林的責任,但是畢竟寫出了蘇聯(lián)紅軍的問題。
今天如果有俄羅斯人批評軍隊高層,估計普京第一個就不會答應,他是“硬漢”,還是“無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