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軍改之前,陸軍所屬18個集團軍就基本上完成了師改旅,基本上都是旅營制部隊,包括摩托化步兵旅、機械化步兵旅、裝甲旅、炮兵旅等。本輪軍改以后,在繼承旅營制的同時,組建了全新的旅級部隊,也就是合成旅。
合成營是集團軍的核心戰力,下轄4個合成營,以及炮兵營、防空營、作戰支援營、勤務保障營各一個。這8個營里,核心是合成營,而且合成旅編制里沒有步兵營。但是在軍改之前的集團軍里,摩步旅(機步旅)都下轄若干個步兵營,并且是摩步旅(機步旅)作戰核心。
合成營源于過去的加強營,但是區別很大。傳統一個步兵營大約400多人,為了完成某個高難度任務,就以主力步兵營為基礎,抽調炮兵、裝甲兵、工兵等兵種到這個步兵營,組建加強營,彼時的加強營除了幾個步兵連,還有坦克連、炮兵連、高射機槍連,工兵排和噴火班,人數也會擴充到800多人,和軍改后的合成營,人數差不多。
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解放軍就多次組建加強營,任務完成以后,人員全部歸建。雖然加強營效果很明顯,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缺乏后勤模塊,信息化程度也不高,單純是為了加強火力而組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加強營已經不使用現代戰爭了。
于是合成營橫空出世,合成營不再是單純加強火力,而是以信息化為支撐,把各個兵種、模塊融合起來,陸軍合成營的信息化水平和合成化程度都非常高,遠非加強營所能比。
一個標準的合成營下轄3個機步連(或摩步連),2個坦克連,以及炮兵連、后勤保障連、作戰支援連各有一個,總計8個連。以連為單位,進行模塊化設置。合成營在作戰時,可以適當調整步兵、坦克兵的數量,以適應不同任務的需要。
值得一說的是,我軍的合成營和俄羅斯的BTG完全不是一回事,俄軍的BTG,其實就是解放軍過去的加強營,俄軍把全旅的重武器、和先進裝備、后勤單元全部放在這個BTG里,一旦BTG遭受重創,那么整個旅都喪失了戰斗力。
解放軍的合成營,遠遠不是俄軍BTG所能比的。2018年中俄聯合軍演時,解放軍一個合成營,甚至輕松擊潰俄軍一個滿編的摩步團。如果俄軍出動的是BTG,你覺得下場如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