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一個愛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愛好變成職業。廠家基本上不聽消費者的呼聲,與此有些類似。
讓我們試想一下,當我們騎著摩托車入職一家摩托車公司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從一位騎手變成一位設計或者生產摩托車的工程師,在不知不覺中對摩托車的理解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角色轉變,帶來不同的視野,看到的重點也就不盡相同了。
這背后的邏輯其實就是對產品的目的理解不同,廠家是用這款產品賺錢,最終的目的是盈利,而消費者花錢買這款產品,最終的目的是通過這款產品滿足需求。
就摩托車來說,所有廠家的目的都在圍繞摩托車的設計、制造、銷售、售后這幾個環節實現盈利,而所有的消費者購買摩托車,都是為了滿足通勤、運輸、玩樂的目的。
以銷量為標準,現有的熱銷摩托車車型都是廠家和消費者的大部分目的重合的產物,而那些不重合的部分,就是消費者一直呼吁,而廠家聽而不聞的部分。
彎梁摩托車油箱太小,消費者呼吁加大油箱。
彎梁摩托車普遍配置3.7~4.8升的油箱,本田威武110的油箱最大,為4.8升,其他普遍都在3.7升、4.0升,就連賣得最好的本田幼獸,油箱也才4.2升。
消費者:油箱太小,續航太短,一次加油太少,導致頻繁加油,并且影響加油體驗。
廠家:設計續航在200公里左右,加油站最遠相隔50公里,油箱大小完全滿足需求。
廠家可能沒有意識到,隨著摩托車從實用屬性向玩樂屬性轉變,加油體驗也是一項突出的需求。一次加油3升左右,加油員緊盯著油箱口,騎手也在提心吊膽,害怕油淤出來。這種加油體驗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與此同時,城市擴容導致通勤距離增加,雖然加油站密度足夠,但消費者一次加油期望更長的續航距離,以滿足通勤和摩旅的需求。
踏板摩托車的油箱太小,消費者呼吁加大油箱。
125毫升的踏板摩托車,油箱普遍在6升左右,有些甚至才5點幾升,續航普遍在200~300公里。150摩托車的油箱大一些,但落到續航里程,也基本上在300公里左右。一句話,廠家認為續航設計200至300公里左右符合踏板摩托車的定位。
消費者對踏板摩托車配置大油箱的理由,和彎梁摩托車的理由接近,而廠家不予采用的理由也和彎梁摩托車類似。關鍵還是廠家的產品定位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錯位。
此外,還有小排量跨騎摩托車配置的窄輪胎,廠家意圖通過面條胎省油,而消費者卻期望配置更寬的輪胎增大抓地力,以增加摩托車的安全性。
再有,對腳蹬反沖起動裝置的需求,廠家認為現在的電啟動系統已經很穩定,而消費者期望配置打火棍多一個保障,而廠家沒有意識到多一層保障的需求也是一種需求。
消費者諸如此類的呼聲很多,比如還有對坐姿的需求,對外形的需求等等,常年呼吁,那些頭部廠家常年不響應。
可喜的是,國內一些摩托車廠家已經開始響應這些需求,大油箱彎梁、踏板已經出現在市場,這或許可以給頭部車企一些壓力,去認真考慮消費者的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