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餓死的211女生考上了公務員,成為了一名公務員,會是什么樣?
事件背景:
這幾天《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在網上討論挺多,原文已經刪除了,但是網上還可以搜索到。
文章是以房東角度講述的:租客是一個33歲的北京某211高校會計專業畢業的女生,十幾天沒聯系上,然后發現死在作者租出去的公寓里。姑娘的父親來了以后他女兒的性格做得出這樣的事(心高氣傲作出死去的選擇),并認為死在房東的房間里應該給予一定補償,并決定事情了結后把骨灰扔掉,“當她沒來過”。
然后作者講述了自己了解的租客背景:這個姑娘畢業后考公多年,多次取得家鄉省份事業單位筆試第一卻在面試落選。也正是這個情節,成了很多自媒體在網上帶節奏的主題,“公考面試不公平”、“普通人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社會分配不公”、“大學生就業難”,向大眾重復宣泄那些老調的話題。
張雪峰要成圣人了:
這篇文章火了后沒兩天,刊登原文的公眾號說是為了隱私所以刪除了文章,但文章已經傳遍全網,刪了意義已不大,誤解已深深烙在了很多人心中。
1、“33歲的女生”。這名91年出生“女生”已經33歲,大多數學生6歲上學,22~23歲大學畢業,姑娘起碼已經畢業10年了,2014年她大學畢業時,就業形勢是遠比今天好得多的。
2、事業單位是公考嗎?公考,指的是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考的是事業編,如一些公益性的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等等。當然也可能這個姑娘沒表述清楚,她筆試公考分數高并不意外,公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中的數量關系、資料分析題,對會計專業來說簡直是撿分。
公益性事業單位的面試不亞于公務員考試,都是及其嚴格的,假設第1名筆試100分,第二名99.9,這樣的分差完全忽略不計,競爭照樣繼續。用人單位考察的是綜合能力,面試時候的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精神狀態等等都在考察之列,動不動就認為其中有貓膩貓膩,是自欺欺人罷了。
考公就像高考一樣,不能保證100%的完全無瑕疵,但盡可能的保障了相對的公平,各位大學畢業生的同學中肯定有考進去的,盡可以自己打聽打聽是不是這么回事。
如果姑娘成功考上了公務員
1、考公說難也不難:狹義上來說,公務員不是一個職業,是很多個職業:體制內每個行政級別、每個崗位工作的內容專業性和繁忙度差別是挺大的,尤其是業務科室,如果你到另一個單位必然得從頭開始。
比如陜西咸陽的公務員2018年滿分300分,市直單位140多分可以進面,鄉鎮甚至100分出頭都可以,但心高氣傲的211畢業姑娘能看上嗎?
來源:華圖歷年入面分數查詢
除了考公務員,還有招教考試等事業單位考試,競爭比考公小的多的,但事業編制穩定性和待遇不如公務員。
對于這名姑娘來說,第一次考不上就應該去找工作了。邊工作邊考,就算考不上好歹有幾年工作經驗,也能鍛煉一下自己,下次面試會好一點,會計專業就業。
2、從文章來看,這名姑娘可能因為原生家庭原因或成長經歷,是缺少和別人溝通的能力,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一些缺陷,所以每次面試都過不去。
有讀者聊過,面試的時候,臺下打分的有將近10來個人,多年后在一個場合認出了一個當時的考官才知道,那些考官互相之間不管認識不認識,一句話都不敢說,全程監控,聊一句天都有“溝通”嫌棄,出了問題就說不清楚了。
姑娘的的考試應該是“偏科”比較嚴重,應該狠報面試班彌補(但她可能沒有工作存款)。
3、換句話說,在哪不是掙口飯吃,要餓死自己是不可能的,哪怕身上只有50塊錢,天熱口渴了也得毫不猶豫的買瓶冰鎮可樂,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孔乙己夠酸腐了吧,該偷竊該賒賬的時候他含糊過嗎?
姑娘考上了就會得到她滿意的人生嗎?從姑娘畢業10年的結局來看,她的性格不見得會會融入到工作氛圍中,群眾會在她的窗口得到到滿意服務嗎?
最后,為姑娘默哀。這樣的結局肯定是她自己也不愿意的,成長家庭與人生經歷我們外人無法知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愿生活在逆境的人們最后都能戰勝自我,實現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