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萬眾矚目的國產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一經上線就引爆全國乃至全球熱搜,目前短短不到兩天時間,總銷量已經突破450萬份,可以說迅速成為當下全球游戲圈最熱游戲,國產游戲可以說真的是揚眉吐氣,打了一場翻身仗。
而不光游戲銷量快速突破記錄,《黑悟空》的周邊產品也隨之迅速售罄。不少網友也感嘆,總說男性消費不行,這下也算是證明了男性的購買潛力。
當然,大家也都明白,雖然說也不乏許多女性玩家追捧《黑悟空》,但還是難以改變這類游戲消費群體主要為男性的現狀。
不出意料,隨著《黑悟空》的大賣,某些女權主義者又開始帶起節奏,刷起了關于游戲的黑熱搜,質疑游戲官方所謂“媚男”,“辱女”等問題。
而這些女權網友質疑的內容呢,首先是關于游戲設計師楊奇,曾經發表過的一些疑似對女性玩家存在偏見、不太友好的內容。尤其是那句“不需要女玩家反向帶動男玩家”,更是讓廣大女權網友感到“炸毛”。
其次呢,就是游戲中的“蛇精”女性形象設計,一度被女權網友認為是在“物化”女性,引發不小的爭議。
隨后呢,游戲工作人員在平臺回復這個問題時,用了“沖”這樣的字眼,也被女權認為是在開黃腔,不尊重女性,進一步火上澆油。
此外,游戲方當初一些涉及到“開黃腔”、"小黃圖”的廣告招聘貼,也被女權翻舊賬大加批判。
雖然這些爭議都是早在游戲正式上線之前許久的舊事了,但一直以來,這些質疑的女權網友就一直未曾停歇,如今隨著游戲上線熱賣,更是又集體“團建”,翻起舊賬,認為游戲工作人員不正面合理解釋、道歉,就是不尊重女性。
而這些女權的批判言論,也被支持《黑悟空》的玩家認為是過于“上綱上線”。
在支持游戲的玩家看來,雖然必須承認喜愛這類游戲的女性玩家也不少,很多女性玩家也玩得不比男的差——但少數并不能代表整體,這并不能改變男性玩家為主體的現實,也必須正視男女性在對游戲的選擇、審美、操作技術上的整體差異。
當然,游戲主創的一些爭議言論,或許是有一定的性別刻板印象,也不適合在公共平臺說出來,但這和游戲本身并沒有什么關系,不至于牽連到游戲本身,說白了還是游戲太火了,惹人眼紅了。
況且,如果說主要面向男性玩家的游戲,迎合男性審美叫“媚男”,那么那些迎合女性玩家的乙女游戲,算不算“媚女”呢?為什么沒見男性玩家這么在意,批判乙女游戲呢。
而就在前不久,同樣也有《被美女包圍》這樣迎合男性玩家的游戲大火,而引發女權網友不滿批判,狂刷一星差評的例子。
顯然,隨著如今網絡女權主義的高漲,以及性別對立情緒的蔓延,這樣的例子以后也不會少。
為什么一個游戲能引發這么強烈的性別對立情緒呢?
說到底,是長期以來,很多資本、商家為了討好女性消費者,抬高女性,貶低男性的炒作宣傳手段,如今在看到男性消費潛力后又達到了集中的“反噬”,而在游戲這種比較有話題性、又相對大眾平價的男性消費者扎堆的領域,形成了集體的逆反情緒。
很多男性玩家把這當成了一種“宣泄”,抒發長期以來被打壓的消費欲,而這顯然又和那些女權形成了對抗。
至于為什么男性玩家懶得去批判迎合女性的“乙游”呢?因為真沒有多少男性玩家會去玩。
而《黑悟空》的女性玩家雖然比例上不如男性玩家,但整體數量也不少,但當那些女權玩家介入到男性為主力的游戲領域,居然自己平日在其他消費領域的“性別優勢”沒有了,自然很容易形成天然的對抗不滿情緒。
但對于游戲官方來說,是在女權看來“一意孤行”迎合男性玩家,還是講究“ZZ正確”,平衡那少數女權玩家的情緒,反而得罪男性玩家,哪種選擇對游戲能帶來更多利益,恐怕也不用多說。
但也應該可以預見到,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玩家加入到原本看似專屬于男性的游戲市場,這種衍生而來的性別對立沖突只會多不會少,還是希望玩家們都能少一些和游戲本身無關的性別對立情緒,游戲設計者也能多注意內容和輿論的把控,避免矛盾激化。
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