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旁征博引論證毛主席的“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的“翔”,用字不準確!
網友“別來無樣”引用《說文》解讀“翔”字,認為偉人的詩句“魚翔淺底”中的“翔”,用字不準確!
他說可能是作者手誤,而編輯不敢修改,不如改成“鷹翔長空,魚游淺底”。
“別來無樣”解讀如下:
翔,《說文》解釋為“回飛”,指鳥展翅旋飛而翅膀不扇動。借羊來表示飛翔,不太好理解。所以成玄英說“旋風曲戾,猶如羊角。”
所以“別來無樣”認為:這只“翔”的大鳥指的是大型猛禽胡兀鷲,它們特別喜歡吃骨頭。其過程是:抓起大到吃不了的羊骨頭–扇動翅膀奮力飛行–松爪–大骨頭自由落體–骨頭斷成數節–吞食。這種鷹吞羊骨的場景是普遍現象,所以專造了一個字—-翔!
他?據此?得出結論?:
毛主席的“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的“翔”,用字不準確!可能是作者手誤,而編輯不敢修改,不如改成“鷹翔長空,魚游淺底”。
筆者認為,“別來無樣”有他的解讀思路,但,可能偏離了毛澤東詩詞的精神氣概與思想格局!難免誤解這首詩詞的深邃大氣之含義!
網友“翰墨尋夢”反駁道:
“這樣的解字值得商榷。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是從詩經中“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化出來的,魚在清沏見底的水中悠游無所依憑,如同鳥在空中自由飛翔一般,用鷹擊而不用鷹飛,用魚翔而不用魚游,是詩詞煉字一佳例。
若詩詞中用鷹飛長空、魚游淺底,那只能是小學生慣用的組詞方法。”
本文學博士非常認同“翰墨尋夢”網友的高段位解讀!當然并不是不尊重網友“別來無樣”,僅僅為了探討詩詞之交流。
其實偉人這句詩里面高格就高在“鷹擊長空”而不是“鷹翔長空”!“魚翔淺底”而不是“魚游淺底”!
偉人的“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到底是不是病句?
眾所周知,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思想家、革命家,他還是偉大的詩人!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于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時所作。面對湘江上那動人心魄的秋景,他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沁園春·長沙
作者: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25年正值大革命風起云涌之際,作為一位深具革命情懷的先驅者,作者對國家與民族的命運懷有深切的關切。這一時期,他積極參與和組織各種革命活動,致力于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
此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是偉人?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偉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抒寫?出?要?像?鷹?一樣?搏擊?長空?的?胸懷?氣概?,要像?魚?一樣?追求?自由?的?信念?!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充分表現出偉人“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以及“誰主沉浮”的必勝信心!
“鷹擊長空”妙就妙在一個“擊”字!
網友“別來無樣”可能忽略了毛澤東詩詞的宏闊高遠與滔天之氣!故只能從“遣詞造句”角度予以解讀。其實,毛澤東詩詞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
毛澤東從來不為寫詩而寫詩,其審美趣味具有把理想因素與現實因素相互滲透的創作傾向。毛澤東繼承并發展了“詩言志”的傳統,嫻熟地運用古典詩詞這一文學形式,抒發著一代偉人明睿、高昂、奮進、自由、崇高的博大情懷!
故,誠如網友“翰墨尋夢”所說,偉人不會平庸到用“鷹翔長空,魚游淺底”!
因為毛澤東的?詩詞?都是?高屋建瓴,以革命家的堅定和智慧,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闡述得明白而透徹,為人們的斗爭指明了正確方向。
這里的“鷹擊長空”除了化用《詩經》中“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的形象外,偉人更是崇尚一種“彗星襲月、白虹貫日、蒼鷹糊擊于殿上”的大無畏精神!
唐雎不辱使命
西漢劉向《戰國策》之《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就有“蒼鷹擊于殿上”!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可以說,偉人是熟讀歷史的,也是崇尚真正的壯士獻身精神的!刺客專諸、聶政、要離就是偉人所要抒寫的獻身革命精神的人物縮影寫照!故,偉人同樣以“鷹擊長空”以撞擊歷史的天空,必將空谷回音,彗星襲月,白虹貫日!
毛澤東通讀《史記》《漢書》《戰國策》《孫子兵法》。其曾寫出過“惜秦王漢武,稍遜風騷。唐宗宋祖,略輸文采。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顯然,偉人要帶領廣大人民主宰自己的命運,追求屬于自己的自由!故此處用“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抒發“一戰到底、革命必勝以及主宰命運的宏大氣勢與壯懷激烈的獻身偉大事業的精神!
所以?,偉人的“鷹擊長空?”何其宏闊高遠!何其大義凜然!偉人的“搏擊?長空?”何其壯懷激烈!何其驚天動地!他?絕不會學?老鷹?只會?被動?地??“飛翔?在”在?長空?而?將?自己?的?前途?與?命運?令人?宰割?!
毛澤東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毛澤東主席的壓倒一切、不為一切所壓倒的大度氣概,不僅成就了他的千古詩作,而且彰顯了他偉岸的人格,他的詩篇,濃縮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波瀾壯闊與驚心動魄。
毛主席打遍天下無敵手,并不是偶然的。他的勝利來源于他所從事事業的正義性,來源于他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來源于熔古今中外戰略智慧于一爐的毛澤東戰略思想。毛澤東戰略思想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是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戰略哲學。不僅過去指導戰爭取得了勝利,當前與未來也具有永恒的指導意義。
唯有?深度?把我?毛澤東?詩詞?的?精神?內核?,才能?理解?其?詩詞?的?內涵?與?高度?!一句話?:請?讓我們??今天?從?學習?、領悟?“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句?宏闊?高遠?、哲思?彌漫?,這句?蘊含?革命家意志??、軍事家思想??、與?詩人?情懷?于?一體?的?詩句?開始,?走向?“毛澤東?”詩詞?的?雄渾?與?偉岸?!?#爆料#
#懷念領袖毛主席##原創詩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