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申萬宏源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目,并對下半年A股市場作出分析和展望。
王勝已十三次上榜《新財富》最佳分析師,且是業內極少有的同時獲得策略研究與行業研究兩類榮譽的分析師。投資作業本課代表整理了其分享的要點如下:
1、總體上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地方大致開始進入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長期,甚至是歷史級別的低谷區域。
2、如果能看到中國國內利率上升,而我們剛才說的全球以美國為代表的利率下降,那這樣對我們整個資產或者說資金在全球的流向來說,對中國肯定是更為有利的。
3、市場經過這三年的調整,很多東西已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需要關注的是它們的邏輯是否出現,尤其是基本面邏輯是否出現正向變化。
比如剛才提到的行業產能情況,有沒有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我們相信很多股票,一些最優秀的龍頭公司的股票,可能正在醞釀未來幾年的大底。
4、分紅和走出去長期來看依舊是很重要的方向,但也客觀地說,下半年可能面臨一些挑戰......
但就下半年而言,我們會非常關注一些最核心的、最優秀的中國龍頭公司。王勝表示,如果接下來能夠有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外部環境,疊加國內相關產業政策的積極推進,如果下半年有行情,那么科技類股票向上的彈性還是有望再次發揮。此外,目前對高分紅資產的中長期配置,已經成為了機構的必配品,從中長期來看,這類資產也值得看好。但下半年國內利率如果上行,一部分純債類的高分紅股票也會有階段性波動。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現在進入中長期歷史級別的底部
主持人:中期看,這次會議(三中全會)開完后,包括出臺一些利好政策后,我們市場現在是不是已經處于底部區間,接下來是不是會表現比較好?
王勝:我的理解是,在2004、2005年的時候,很多投資者對市場的這種情緒比較悲觀。這次不看數據,直接用平常生活當中的感受,大家情緒確實低迷。那有一些機構和投資者方面觀察到了這樣一些跡象,但這些跡象往往意味著可能正在醞釀一個比較大的歷史級別的底部,只是不知道這個時間會持續多久。實話實說,這是第一個能感覺到這種跡象的方面;第二個就是從業人員在各個方面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很多自己的思考。這一點和2004年、2005年的情況也有一點點相似。所以我認為這其實對整個市場來說,也可能是一個逐漸進入底部區間的跡象。
當然,從很多量化指標來看,股票相較于債券來說,它提供的風險補償肯定是處于一個較高的位置。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點學術派,但簡單來說,就是股票相對于債券來說真的很便宜,這一點是確定的。
但我們不能說僅僅因為便宜,就盲目看多股票,這個邏輯不一定正確,對吧?但僅就這個指標維度來看,股票確實相較于債券處于一個比較便宜的狀態。
從成交量角度來說,如果考慮到量化的存在,那確實這個成交量也收縮到了一定的規模。當然,與2014年上半年以及歷史上一些經典的底部相比,理論上成交量還有壓縮的空間,但我們并不清楚當時和現在的量化比例,這個數據是缺乏的。因此,如果不考慮量化因素,從我們已知的信息來看,成交量似乎臨近底部區間,但還沒有達到最為低迷的極端情況,可能是這樣。
但也有可能因為A股的總市值變大了,所以這個成交量與歷史上的底部相比,它應該更低一些,這也是有可能的。我們是說,從成交量的角度來觀察市場情緒。從整個企業的盈利狀況來看,我們也認為很多企業業績增長的速度,在2025年可能會迎來一定的回升,大家可能已經經歷了好幾個季度的業績低位徘徊??傮w上,這與我們的報告原先的判斷保持一致,并沒有像一些人之前期待的那樣,無論是庫存周期還是其他原因,業績增速很快就回升??傮w來說,是經歷了一個底部徘徊的過程。
但是在這個徘徊期過去之后,在2025年確實存在一些行業競爭格局改善的條件,某些行業的業績增速開始回升。而且這可能是A股中大家機構持倉較重、大家比較重視的一些行業。這些增速的回升,可能會對底部的形成產生決定性的幫助,這是需要我們去觀察的。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確實我們慢慢觀察到了越來越多底部區間的跡象。但是,離最低點是否已經到來,我客觀地說,我們不妨等一等,看看右側的情況,特別是我們屏幕前,大部分可能主要是以零售客戶為主,我們在平常的研究和信息資源上并不具備必然的優勢。因此,我們是否能夠更加右側一點,等到情況更確定時再出手,可能會更好一些。但總體上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地方大致開始進入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長期,甚至是歷史級別的低谷區域。
下半年市場關注:
主持人:觀察我們A股下半年的運行,當前市場環境比較復雜,我們下半年觀察市場最主要的抓手是什么?
王勝:整個市場外部環境仍然很重要。所以我們雖然說美債利率這個問題還是要高度關注的。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外圍的整個環境對我們的港股,包括A股一部分核心資產是否友好。首先第一個我覺得特別需要關注的。
在國內,我記得很多年前在探討這個問題時就說過。如果什么時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能夠上升到3%,那么A股的牛市就會到來。我記得這是在2022年說的,而且是2022年上半年提出的條件。我們也知道在那之后,利率一直下行,對吧?沒有達到3%,也確實我們暫時還沒看到牛市。
所以我們說,如果未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能夠有一個底部的回升,實際上這對權益市場絕對是個好消息。為什么呢?
因為它本身的絕對水平是低的。絕對水平低首先意味著流動性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友好的。其次,如果它邊際上能回升,通常是因為基本面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說,我們的財政政策上是否有一些更為積極的動作,讓大家對未來的企業盈利增長更有信心。
又比如說,是否出現了我們整個經濟增長中的自然復蘇,有一部分行業,我指的是傳統經濟的一部分行業,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它的整個調整期是否已經經歷了最快的向下調整階段,也就是說,它的最快向下調整是否已經結束。接下來可能調整的速度和幅度可能會有所放緩。那這時候其實都會引發利率的一個回升。
那這時你們就看到這樣的格局,就是如果能看到中國國內利率上升,而我們剛才說的全球以美國為代表的利率下降,那這樣對我們整個資產或者說資金在全球的流向來說,對中國肯定是更為有利的。如果能出現這個格局,我想對下半年的市場就尤為重要。
當然,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毫無疑問就是我們自身的業績增長情況。我們在這里,如果講得更具體一點,其實我們最關心的反而是新能源汽車產能增速能否真正放緩。
如果大家一直跟蹤我們的觀點,就知道在2021年年底,我們就提出了這樣一個重要的邏輯:新能源汽車當時的產能增長情況,大概率會在2022年下半年形成固定資產。形成固定資產之后,供需格局可能就要發生一些變化,這不利于當時這批股票的表現。
然后我們當時提出了一個問題:在這種格局之下,股票應該是在2022年上半年跌,還是應該在2022年下半年?如果你是講預期的,你應該知道他在22年上半年就會調整,等不到下半年。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反過來思考,經過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的盈利調整。甚至在今年上一個季度取得的盈利是相當不好看的。
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產能增長速度會自然地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力量進行一定的調整。這個增速一旦放緩,產能增速慢下來。
如果需求總體還保持一定的穩定增長,那這個時候行業競爭格局會不會有所改善?盈利增長速度會不會有所回升?所以我們比較關心的第二個問題,除了利率,中國的利率之外,毫無疑問就是國內這些重點行業的盈利變化情況。
因為這個對于我們大部分基民來說確實都不容易。在2021年、2022年買了那么多的基金,無非就是這幾個行業:食品飲料、醫藥、電力設備,這些行業自身的競爭格局以及盈利增長情況的變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大家手頭上的這些基金的盈利情況,并且最終影響到大家的投資獲得感。
所以我說如果這些東西能夠回升,可能是下半年比較值得關注的觀察點。當然目前來說還不能指望它一下子就回升,回升可能要到2025年了,可能更多就關注能不能下滑的速度有所企穩,行業競爭格局在這個資本開支這一塊能夠增速降下來。我覺得可能就會有一些慢慢展望明年的一些樂觀因素在逐步積累和醞釀。
下半年有行情時,科技類股票彈性會起來
主持人:展望我們下半年的市場行情,您認為我們下半年A股市場整體將作何表現?走勢又會如何呢?
王勝:剛才也探討了不少,就境外這塊因素,我們可能要稍微探討一下外圍環境。因為這個東西確實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后面美債能夠在美聯儲的引導下出現一波上漲,也就是美債利率能夠出現一波比較明顯的下行,那我覺得對于全球的風險資產來說,總體還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我們認為這輪大概率美國還是一個預防式的降息,硬著陸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所以,這種降息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流動性方面的進一步改善,其實還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一個消息。
那對于我們的港股市場,包括A股市場的一部分核心資產來說,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它們在2021年年初為什么見頂。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美元上升,美債收益率上升,開始了一個大的周期。所以,如果這種情況一旦反過來的話,對我們來說總體是一個比較正面的、積極的一個影響因素,這肯定是這樣一個影響因素。
第二個就是說,從整個市場來說,如果能有這樣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外部環境,那么我們國內這一塊又有一些產業政策積極推進。
比如在科創板、科技等領域,積極推進一些并購重組,解決存量問題,又能夠對增量部分有所貢獻。
如果這些能夠推進,我們認為在下半年有行情的時候,科技類股票的向上彈性還是會被再次發揮出來,這個還是值得關注的。這是科技類資產這一塊。
在高分紅這類資產的中長期配置價值,已經成為機構的一個必備品。所以中長期來看,這類資產還是非??春玫?。
但也要客觀地說,如果利率在下半年在國內這一塊有一定的上行或波動,那可能對于純債類的一部分高分紅股票,階段性也會有一定的波動。雖然我還是戰略性地看好這些資產,但要客觀地做好一定的準備。
內需資產,關注核心龍頭資產
而對于內需類的股票來說,我們認為更多的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最核心、最龍頭、最優秀的公司上。不要花過多時間去期待政策能對所在公司或所在行業有多少刺激。
我認為更多應立足長遠,著眼當下,好好觀察哪些龍頭公司經過這幾年的調整,估值已經調整到比較合適,分紅回報率已經創造了較好的安全邊際。其盈利的穩定性在未來受經濟波動的影響可能很小。類似于這樣的標的,我們認為都值得深入研究。
這些內需資產,與其說是關注內需,不如說是關注最核心的龍頭資產。經過三年調整后,有沒有一些已經具有更好的中長期投資價值,這類資產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包括港股中一些最核心的、最龍頭的、最優秀的公司。這里面需要留意的,是我們所說的核心資產。
一些最優秀龍頭公司可能正在醞釀未來幾年大底
最后,市場的幾個風險點我們也要高度關注。
首先是地緣政治方面,我們對美國了解畢竟有限。國內很多問題,如果我們謙虛一點,也確實是盲人摸象,也不能說一定能看對。
更別提遠隔太平洋的美國了,所以那邊很多事情確實有不確定性,比如誰將當總統,采取什么政策,以什么節奏推動政策,都是不確定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敬畏。
如果過程中,他們對我們的關稅或其他政策有不同,那對我們國內的風險偏好會造成階段性波動和影響,這依舊是需要關注的。
當然還有一些國內需要關注的,傳統經濟動能以什么形式和時間企穩,這也是我們高度關注的,存在不確定性的點。
還有像歐債,我們注意到有些國家的利率已上升到接近2011年歐債危機時的水平。當然他們可能有辦法化解,但這些也需要高度關注和研究。
還有最近波動較大的日本套息交易逆轉情況,因為沒有公開數據能說明究竟有多少套息交易,我們看到的可能是日元日股如果波動性依舊較大,我們依舊要注意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
總體來說,市場經過這三年的調整,很多東西已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需要關注的是它們的邏輯是否出現,尤其是基本面邏輯是否出現正向變化。
比如剛才提到的行業產能情況,有沒有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我們相信很多股票,一些最優秀的龍頭公司的股票,可能正在醞釀未來幾年的大底。
分紅和走出去依然是長期重要方向,下半年最關注優秀中國龍頭
主持人:勝總,下半年具體到投資配置方面,您最看好的投資主線有哪些?風格方面您認為下半年市場誰有望占優?
王勝:分紅和走出去長期來看依舊是很重要的方向。但也客觀地說,下半年可能面臨一些挑戰,無論是歐洲經濟情況對走出去的影響,還是利率可能的潛在波動對我們的影響。當然我們可能已提前反映這些影響。對這些資產,雖然這兩類資產都是我們過去幾年一直在推,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東西可能面臨與原來不同的環境,但從長期來看,我依舊看好盈利穩定的資產。
但就下半年而言,我們會非常關注一些最核心的、最優秀的中國龍頭公司。經過這幾年調整后,估值合理,邊際上基本面有沒有改善跡象,包括前面提到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變化,內需龍頭公司是否已調整到高分紅,分紅收益率是否已非??捎^。是否已充分考慮了對未來周期性經濟預期的影響。如果這些都考慮充分了,這些股票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因為美聯儲降息是一個重要前提。對這類資產我們很關注。第二類是科技中的一些龍頭公司,是否會有并購行為,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基本面,這可能也會對一些科技股票形成好彈性。所以在下半年一旦起來時,這塊很值得高度關注。
當然,如果前面提到的利率能有明顯的上升,這對現有保險公司的未來配置是有幫助的。所以我們到時要看是否相關行業也會受益,這可能也值得關注。
所以在權益這塊,我們認為可能會有一些資產,會形成結構性機會。
黃金值得長期配置
另外在大宗商品方面,我覺得像黃金等資產,雖然階段性調整已發生,但長期看,從大格局角度看,有些資產還是值得長期配置。
盡管長期復利回報率不一定有現在最優秀的權益資產好,但從配置分散投資角度看,它依舊值得關注。
但我更愿意在下半年,在剛才的前提假設8下,即美聯儲降息,中國國內利率緩慢回升或有一定回升背景下,我可能更多會聚焦中國國內的一些資產。因為即便投資美債,也得考慮匯率等其他復雜因素。
近日熱點: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