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過去了,今天來聊聊暑期的一部爆火的電影《抓娃娃》,截至到上周,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超過了31億,妥妥的大爆款。
雖然這部電影是沈騰和馬麗主演,主打一個搞笑,但這里面蘊藏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育兒方式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廣泛爭議。
電影主要講的是沈騰和馬麗兩夫妻,家里很有錢,他們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屬于啥也不是那種,算是徹底養廢了。
那么他們倆就覺得這都是錢惹的禍,所以暗暗發誓,絕對不能讓小兒子重蹈覆轍。因此他們就決定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理念,貫徹到底,從小就告訴小兒子說,家里很窮,為的就是想激發孩子靠讀書改變命運的斗志。
可是,這方法真的能幫助孩子成長嗎?當孩子知道自己從小到大都生活在欺騙中,他會怎么想呢?當然這僅僅是電影里面的橋段,有些情節的確不太現實。
那回到現實中,我們應該是窮養還是富養孩子呢?該不該從小就把家里的實際經濟情況告訴孩子呢?
其實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尊重這么一個大原則就可以了,法律規定一定要花的,堅決花。可花可不花的,商量著來花,沒必要花的,建議你控制住自己,不要花。
1、必須花的錢
那就是孩子成年之前的教育、健康、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等費用。
孩子該上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了年齡就要上,至于上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學校,這個就可以根據自己家實際情況來定。
孩子生病了,這也是必須要花的錢,該看病該治療就需要去治,這里提醒下一定要給孩子辦理兒童醫保,出生后28天就能辦理,而且非常便宜,至于要不要給孩子買商業保險,這個也是根據自身情況來定就行,商業保險也有分普通和高端的,這個就自行選擇就行。
2、斟酌要花的錢
除了必須要花的學費以外,興趣班就是家長會額外為孩子花的錢,如果你家孩子很喜歡畫畫,而且對畫畫也很有天分,那可以繼續讓他在這個領域深耕學習,還可以鼓勵他參加各種比賽。
那如果孩子本身就很排斥,只是因為父母的原因想要他去學,那就沒必要非要強迫孩子。
我們在給孩子報興趣班之前,需要明確目的,這個興趣僅僅是給孩子打發時間,還是說想要孩子一直堅持學下去,如果是需要打持久戰,那這其中要花費的錢和時間,家長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如果孩子有興趣,但是學到一半,因為家長經濟負擔不起,這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支出那就是學區房,這里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完成了基礎的撫養義務外,如果還想給孩子做投入,首先要考慮是的自己,其次才是孩子。
如果一個家庭的經濟情況根本不足以應付房貸的,或者說買房后會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的,那就不建議買,這樣不但父母會有壓力,這壓力也會連帶影響到孩子,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一種恐慌和焦慮中,這就真的沒必要了。
總結
其實說白了,在給孩子的投入,建議不要超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更不要讓孩子有一種自己父母很有錢,有錢到就算自己不努力讀書,日后也能有父母兜底的心態,一旦養成這種心態,孩子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都很難有所成就,這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
電影是假的,但生活是真的,希望大家在看電影的同時也要好好審視自己育兒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孩子好的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