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不缺乏仗劍走江湖的武俠浪漫,但在游戲市場卻很缺一款以武俠為主題的大作。
回顧近些年的熱門武俠大作,似乎總逃不了翻車的命運,老牌武俠工作室河洛出品的《古龍群俠傳》因為趕工問題撲街了,新興工作室成都憶墨軒打造的《下一站江湖2》也倒在了層出不窮的BUG跟優化問題上。唯一一款口碑比較好的,還是法國Sloclap工作室出品的硬派功夫游戲《師父》。
講真,讓外國人來撐起武俠游戲的大旗,這話說出去真的蠻丟面子的。因此,近幾年國內廠商也發憤圖強地連續搞了好幾個武俠項目,像什么《致金庸》、《百面千相》……其中風頭比較盛的是網易旗下的《燕云十六聲》。
這游戲在8月28日開了第四次測試,也是移動端首測,在玩家端的口碑反饋堪稱“炸裂”。
神仙級移動端畫面?《燕云十六聲》四測口碑炸裂
作為一款經歷三次大規模測試的“老”游戲,《燕云十六聲》在本次測試期間取得的好評數量之多、熱度之高,是相當讓人咋舌的。
因為在前幾次測試時,游戲基本把該透的東西都透了一遍,即便四測有了一些優化與調整,但給到玩家的新鮮感也是有限的。按理來說,玩家對游戲的反饋就算有,也不會有很多很炸,但它偏偏就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燕云十六聲》太能藏了。
在前幾次測試時,官方招募的都是PC端玩家,所以很多人都下意識地將燕云認定為PC游戲。可這次,他們卻不按常理出牌,推出了一個移動端出來,推薦配置僅需高通驍龍778G或蘋果12!
根據玩家的實測,高通驍龍778G只是官方推薦的移動端運行配置,并不是這游戲配置的最低下限。很多收到低于推薦配置提醒的玩家也能玩得相當爽快,不僅不存在畫質下降,動作不夠流暢的問題,就連手機耗電也是處于正常水平,沒有發現發熱發燙的問題。
另外,讓移動端玩家感到驚喜的一個點是,《燕云十六聲》細膩寫實的畫面品質并因為移植到手機而下降,反倒隱隱有著捅穿手游畫質天花板的趨勢在內,隨手一截就是充滿意境美的武俠壁紙。
量大管飽,新時代武俠就該這么玩
值得一提,除了把PC端畫面給塞進移動端外,《燕云十六聲》本身的游戲內容質量也值得玩家的五星好評。像被傳統武俠一直忽略的人物建模與配音,《燕云十六聲》都做到了盡善盡美,哪怕是系統默認的初始臉也能讓人越看越帥。
像傳統武俠游戲動不動就喜歡加的空氣墻,在《燕云十六聲》也基本不會遇到。即便是一些需要劇情才能開啟的洞窟、隱藏地圖,你也可以能用建造系統,或者是跳躍操作跳進去,一覽全貌,真正做到了所見即所達。
還有別的武俠游戲老愛搞的門派差異,善惡取舍這些,《燕云十六聲》很大方地像玩家開放了全道具、全武學的獲取渠道。通過偷師系統,玩家可以躲在暗處觀察各大門派的武學精髓,哪怕是一個無門無派之人也能習得全天下所有門派的武俠招式。
當然,如果你認可一些門派的治派理念,也能加入其中,從外門弟子逐步升階為內門長老,體驗一番門派建設的快樂。
至于游戲的劇情故事也脫離了“非黑即白”的二極管俠義概念,玩家在游歷五代十國的過程中,將會被卷入一個到南北大戰的大漩渦,進而接觸到隱藏在俠義背后的無奈之舉,甚至會對一些反派人物產生同情,對自己踐行的俠義之道產生迷茫……
總之,不論是PC、移動雙端互聯互通的渠道創新、高品質的美術資源投入,還是從開放世界+硬派武俠的玩法創新,又或是首個五代十國的武俠題材創新上,《燕云十六聲》確實做到了對傳統武俠游戲的“破陣”。
至于它能不能成為開創新一代武俠潮流的領頭羊?還有待游戲正式開啟公測,交由玩家去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