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廷君|原載:企業家日報|2020-10-12|
摘要: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3年,而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分別為8至12年。作為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發展中大國來講,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可為什么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今天,我國中小企業仍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其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我國中小企業在“輸血”與“造血”功能上的嚴重缺失造成的。
關鍵詞:中小企業 輸血造血 補短板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已占到我國企業99%以上,在各行業產業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解決了大批城鄉勞動力就業,而且為社會經濟繁榮和國家財稅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當今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壽命卻遠低于其他國家。
翻閱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史,業內人士不難看出,國內眾多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的風浪中奮力前行,其作用與貢獻率可用“5、6、7、8、9”來簡要概括(1),值得國人稱頌!然而,由于受融資難、融資貴等諸多內外部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壽命卻遠低于其他國家,特別是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不少中小企業的(特別是服務型企業)生存與發展令人擔憂。這不僅嚴重制約了我國城鄉勞動力就業和雙循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且直接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發展后勁,值得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3年,而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分別為8至12年(2)。作為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發展中大國來講,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可為什么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今天,我國中小企業仍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其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我國中小企業在“輸血”與“造血”功能上的嚴重缺失造成的。
二、融資難、融資貴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難以逾越的鴻溝。多年以來,中央在對我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上,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與改革措施,但由于金融機構為了自身利益,怕“擔風險”,在對中小企業“輸血”功能上的實際操作中,其信貸資金落實有不少要打疑問號!融資難、融資貴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難以逾越的鴻溝,資金短缺幾乎是所有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大家知道,凡從事實體制造或服務的中小企業負責人,他們絕大多數在創業之初,均是把自身有限的原始積累和全部家底投入到自身企業的生產、經營與服務之中。但隨著產業變革與科技革命時代的來臨,國內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直接面臨著產品升級換代和服務轉型。在企業發展這個重要關口上,中小企業的資金運轉面臨嚴重短缺,他們唯有求爺爺、拜奶奶,盡最大努力去金融機構尋求信貸支持。但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固定資產較少,其企業信用額度不高、信貸風險較大,特別在金融部門傳統的信貸機制上,很難獲得正規渠道的貸款支持。
毫無疑問,在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任何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如一旦缺乏正常的資金“輸血”功能,那么,企業只有二種選擇,一是想方設法生存下去或關門歇業;二是企業冒巨大風險去民間高息借貸或法律上所稱的“非法集資”。這種非國情民意需要而造成中小企業在生存與發展上的非良性循環,讓不少好端端的中小企業,因資金“輸血”功能缺位而迫使他們邁入一條不歸路,這是我國中小企業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同時,由于不少從事實體中小企業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企業自身內部在人才、產品、技術、管理與品牌經營創新上的“造血”功能嚴重不足,導致企業自身生存能力不強,企業一旦遇到市場風險挑戰,就難以適從,無法應對。據筆者多年對我國東南沿海、中部地區及衡陽等中小企業實地調查考究發現,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在企業經營戰略(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上,普遍不受企業負責人重視,企業經營戰略在大多數中小企業當中實屬空中樓閣,這是導致中小企業經營失靈的重要原因,很值得我們中小企業負責人迅速覺醒!
國內外權威人士無不認為,任何企業在生存與發展上,如果企業在自身發展方位上欠清晰,不能明確企業自身發展目標與產品定位屬性,僅憑企業負責人的感覺行事,拍腦袋決策,想到哪就做到哪。不從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前沿去洞察市場變化而自以為是;不去慎密思考、科學謀劃地發揮企業的自身專長;不去考慮企業將來到底走向何處。這樣,你的企業如何能在市場上彰顯自身的產品個性?如何能夠突顯企業與產品特色來贏得市場的認可與青睞?在新經濟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如仍存在這樣的經營管理思維方式,其結果是,你的企業生存肯定是短暫的,即便你的企業在某個機遇節點上中取得一時輝煌,那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活不長久,更談不上企業發展壯大。
目前,針對我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發展難題,其發展出路到底在哪?筆者認為,我們是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迅速補齊中小企業在資金、人才、產品、技術、管理及品牌經營創新上的短板。
三、發揮我們黨和政府在組織上、制度上的體制優勢。從宏觀政策層面上,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我們黨和政府在組織上、制度上的體制優勢。由政府直接牽頭組織各金融機構,像年初抗疫那樣,以雷厲風行的手段和措施,破除金融機構傳統的信貸機制。徹底杜絕某產業嚴重擠占我國大量金融資本的現象,從源頭上把所有資金切實投入到我國科技創新與發展實體制造業、服務業企業中去。更好地服務于科技與農、工、商等實體企業,破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充分調動創業者及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市場活力,形成“一二三”產業科學融合與良性發展格局,有力促進我國內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成立面向中小企業服務金融機構。根據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建議專門成立面向中小企業服務金融機構(并非目前的擔保公司),由政府財政、銀行、企業直接出資與控制的金融服務機構,專門為誠實守信的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科學構建與設立優恵的信貸額度、利率和較長的信貸時限、擔保要求寬松、簡便的信貸體系。在對中小企業貸款上,可設置一般性貸款和特殊性貸款兩種。一般性貸款條件可與其它銀行貸款利率保持一致,中小企業的首信額度建議在500萬至3000萬左右,貸款年限應寬限到三至五年左右。這樣,才能真正讓中小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時間,去匠心地把企業自身產品做好、市場做透;才能讓中小企業在良好的“輸血”功能環境下,把企業做優、做強。特殊性貸款則是重點扶持那些具有尖端技術和富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且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潛在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對待這種特殊技術、產品的中小企業在信貸政策上,可在利率上、守信額度上提供更好、更優惠的貸款和全程的“保姆式”服務,為我國培植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與品牌競爭力的“獨角獸”企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五、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我們可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在信貸上對新開辦企業和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好技術、好產品)中小企業,破除那些不適應國家經濟發展與市場客觀要求的“固定資產抵押”制度。因為這種傳統式信貸抵押制度,不僅不符合中央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而且嚴重制約了不少中小微企業的良性發展。
縱觀日本經濟的發展史,我們應該知道,他們為什么能在戰敗后的一片廢墟中迅速崛起,就是日本政府在經濟發展上,極為注重中小微企業在信貸體系上的建設與服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強大的而又良好的“輸血”功能,極大地加速了日本中小微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正如日本《中小企業基本法》規定所說,政府對小微企業實現無低押的信貸支持,這不僅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要求和企業實情來決定的,而且這些中小微企業能為國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多更好的技術、更好產品、更好服務,增加更多的財稅收入,這一科學舉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偉大事業。所以,日本在對新開辦的小微企業中,一律實行無抵押、無擔保的融資制度,對小微企業貸款額度為550萬日元,貸款年限一般為5-7年(3)。反觀我國現在銀行的信貸政策,一般都是一年一還,還要固定資產抵押。曾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我國中小企業出現這種短命現象,它與我國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是有一定關聯的。
六、強化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在面對國內外競爭極為殘酷的今天,筆者熱切呼吁我國所有中小企業負責人,很有必要強化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切實在企業經營管理上及時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著力從企業發展全局去慎密理性思考,科學謀劃。以企業長遠發展大計為己任,認真抓好企業自身經營戰略規劃,明確企業發展方位。專注企業關鍵要點,利用企業自身優點,以“發散性思維”方式,及時準確地運用到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上的創新、創造中來。不斷學習和提升中小企業負責人的能力、技巧和高效率的運作管理水平,并分別在人才、產品、技術、管理與品牌創新上真抓實干,匠心錘煉。以良好的親和力,更好地贏得企業內外部人員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不斷增強企業的“造血”功能。把企業做專、把產品做精、把市場做深、做透來彰顯企業自身個性與產品特色,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而成就企業自主品牌!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新時代創新的中國,亟待我們中小企業及金融機構在經營管理與信貸上跳出傳統的藩籬。以“誠實守信,守正創新”為原則。主動順應市場競爭要求,搶抓時代發展機遇,出實招,謀良策,就能找到一片屬于雙方共同發展的廣闊天地。匠心構筑一道屬于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共贏發展的鋼鐵長城,傾力為我國打造一張張具有民族特色、頗具份量的“中國名片”,有力促進雙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中華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作者系全球品牌、創新、人才、企業家概念科學闡述第一人。國內財經、品牌、管理實戰著名專家、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湖南安邦農業研究院(與湖南農業大學共同創建)專家顧問、研究員、中經專家智庫特約專家、首席研究員。
擅長領域:城鄉區域規劃、定位與品牌塑造、品牌科學發展研究、鄉村振興潛在人文、產業特色開發與匠心錘煉、民族產業、企業品牌經營戰略創新創意管理與運作指導工作。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專欄作家,通過調查研究與實踐總結所發表的許多文章觀點與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眾多著名權威專家的贊評。
參考資料:
(1)、新華網:《冉萬祥: 民營企業的作用和貢獻可以用“56789”來概括》
(2)、騰訊網:《央行報告: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中國3年,美國8年,日本12年》
(3)、個人圖書館:《中小企業平均壽命2.5年背后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