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我無意詆毀一類消防產品,只想提醒一下:我們的消防教官們做這個保命裝備教學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它的不足之處多說兩句?以防止人們在火災發生時,盲目迷信裝備而誤入歧途。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防煙面罩到底有什么用:防煙面罩具有過濾和分解一氧化碳等毒氣的作用,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頭部不被濃煙中的高溫灼傷。
比起傳統的濕毛巾簡易防護,上述兩個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濕毛巾既不能過濾一氧化碳等毒氣(因為氧氣分子的大小跟它們相似甚至更小),也不能防護濃煙中的高溫對人體的灼傷。
有關濃煙中高溫會高達多少度,請參閱我的這篇文章:
那么,這樣看來是不是發生火災后,有了防煙面罩就能夠確保不被濃煙傷害、戴上它就能夠沖破濃煙逃生了呢?還真不一定!
突發意外都是小概率事件,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大可能有避險的實戰經歷。但是,我們在學習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有實戰的意識。
對于火災的應急避險,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用平時演練的靜態思維去應對真實火災的動態變化。
所謂靜態思維:就是發生火災后,不管是去制取濕毛巾、還是打濕棉被、亦或是更專業的防煙面罩,一切的一切,都不需要時間成本,一切準備好、全副武裝之后,煙、火還是那么大、還是那么遠。
而事實上,火災在蔓延階段,濃煙的水平蔓延速度大約1-2米/秒、垂直蔓延速度大約1-3米/秒。不信那么快?來看這個24秒鐘的視頻:
換句話說,如果火災發生在自己樓下、而樓梯間的常閉式防火門又沒關閉的情況下,你耗用了20秒鐘去拿到上述裝備并戴好它們,濃煙可能已經從1樓蔓延到了20樓甚至更高。
再來看去年119宣傳日,浙江消防做的這個仿真逃生實驗:一樓著火之后,記者所在的四樓瞬間就濃煙密布無法外逃。
發生火災時,防煙面罩不可能就在手邊。找到面罩、揭開外包裝盒、撕開塑料真空包裝、拉掉前后堵頭(或戳破前后封堵不干膠)、撐開內部空間、戴到頭上、拉緊頭帶…,這一系列的操作,你以為20秒鐘能完成嗎?
看了上面的視頻,我相信讀者自己就有了判斷:如果不是訓練有素,別說20秒,就是40秒,也未必能夠正確佩戴完成,特別是留長發的女生。
而40秒鐘,樓梯間濃煙會上升多少層樓?而有了濃煙就少了氧氣,就有了幾百甚至上千度的高溫,這個時候就算是戴上防煙面罩沖入濃煙中,如何活命?
來看濃煙中的溫度會高達多少度
防煙面罩能防止一氧化碳等毒氣侵襲,也能防止頭部不被高溫灼傷。但是,它不能產生氧氣,在低于17%含氧量的濃煙環境下人會窒息而死;它也無法保護除頭部以外的全身不被高溫灼傷。(正常情況空氣中氧氣含量約為21%)
所以,盲目迷信它能防煙、護頭,從而不顧客觀環境沖入濃煙中,就可能反受其害。
說了半天,并不是否定防煙面罩的作用。提醒的是不要過分迷信它的作用而盲目冒險沖入濃煙樓梯間。
所以,如果發生火災時,防煙面罩就在手邊、動作也足夠熟練、所在樓層距離著火樓層不算太遠、當時的煙還不算太濃、溫度不算太高,戴上它快速脫離困境當然沒毛病。
如果所處樓層距離著火層不太遠、煙氣還沒有蔓延,比如十多秒鐘就能跑下來,此時反而不建議去尋找防煙面罩、耽誤時間戴上它之后再跑。
但是,如果樓梯間已經濃煙密布了,所需疏散樓層又比較高,不大可能在十多秒鐘內逃離煙氣樓層的情況下,戴上它逃生反而是把自己陷入窒息和高溫的絕境。
你真的相信這樣能穿過火場嗎?
如果戴上之后發現樓梯間濃煙密布、伸手不見五指,最好退回房間,關上房門、堵住門縫,堅守待援——此時它的作用只有正面、沒有負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