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源頭,應當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他對猶太人在各個方面進行強烈排擠,致使猶太民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和屠殺,由此掀起了德國國內的民粹。
希特勒是納粹的創始者,他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但希特勒,包括當時的大部分德國人為何如此仇恨猶太人?
從猶太民族誕生至今的2000多年以來,始終是一個流散民族,除以色列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孤立的具體國家,這也導致猶太民族在歷史社會發展中,經常遭受來自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歧視。
起初,猶太民族遭到其他國家民族的迫害與歧視的原因,主要歸咎于宗教因素。因為猶太教和基督教在創立之初就形成強烈的對立,基督教的核心立場是“只有通過基督才能獲得拯救”。
而猶太人拒絕基督信仰,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和神的兒子,所以不再擁有選民資格。
正因如此,基督教在創立之初受到猶太教的排擠與迫害。伴隨著前者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當基督教與世俗政權合體時,猶太人就成為被排擠者和被迫害者,最終被打入社會底層。
基督教會在公元4世紀和5世紀,廣泛流行于西方國家。當時大部分西方國家都制定了《猶太人奴役法》,把猶太人視為道德上的“麻風病患者”,加以孤立和羞辱。
1179年,基督教第三次拉特蘭會議通過決議,禁止猶太人與基督教徒共同居住于一個地區;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蘭會議頒布了兩項更為強硬的措施。
從那之后,基督徒把猶太人看作殺害耶穌的元兇(因為猶大傳說是猶太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猶太人不僅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經濟生活也受到各種限制,并時常受到暴民的襲擊,生命和財產安全沒有保障。
到了1933年希特勒擔任德國總理之后,他對猶太人在各個方面進行了更加強烈的排擠。
希特勒迫害猶太人是出于政治、經濟、宗教還有個人情感的多方面原因。因為希特勒的“倒行逆施”,連帶著許多不明就里的德國民眾同樣開始對猶太人進行了強烈的歧視和迫害。
彼時,猶太人沒有為非作歹,他們之所以會受到德國民眾的強烈憎恨,很大一部分是出于經濟原因。
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有這么一段話“20世紀1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西方各國經濟普遍衰落”。
根據這段話進行衍生,希特勒為何能快速上臺?原因就是他向德國民眾進行承諾會在短時間內進行經濟改革。
那希特勒迫害猶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加快日耳曼民族的經濟發展,促進德國國家資本積累。
雖說猶太民族很早以來就受到西方各國的強烈排斥,但他們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
進入到社會主義時期以后,在自由資本主義競爭體制下,因為猶太人擅長經商和金融活動,所以當時很多生活在西方國家的猶太人都成為大資本家與金融家。
希特勒上臺前夕,居住在德國的猶太總人口為56萬,僅為全德國人口的1%,但這56萬猶太人的財富卻占到德國國民經濟總收入的1/16。
也就是說,少部分猶太人掌握了大部分財富,當時大多數德國銀行歸屬猶太人控制。
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情況同樣好不到哪去。正因如此,當時的德國、英國一些學者認為“猶太人在全世界金融和政治上的影響,遠遠超過他們在人數上的力量”,歐洲各國已經出現歧視排擠猶太人的不良風向。
希特勒也將德國陷入經濟困難的原因,歸咎于猶太人掌握大量財富。在公開場合講話時,故意將禍水引到猶太人的身上,以至于后來演變成對猶太人的燒殺搶掠。
最著名的就是“水晶之夜”事件,由希特勒帶頭搗毀猶太人開辦的商店,奪走他們的銀行與工廠。
這樣做不僅是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更是為了掠奪猶太人世代積累的財富,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利用猶太人的財富幫助德國度過當時經濟危機。另一方面,除掉善于經商的猶太人能給予本民族更多機會來創造財富。
二戰爆發后,希特勒把從猶太人手中掠奪來的財富全部擴充到軍隊中。而學術界把希特勒的這種經濟掠奪和迫害,稱為“經濟亞利安計劃”。
與此同時,大量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他們作為無償勞動力為德國提供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所以,希特勒仇恨迫害猶太人的一大關鍵點,就是將猶太人的資產包括他們本人作為德國的國家財產,進一步壯大納粹黨經濟實力,為納粹黨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堅實的經濟支持。
除此之外就是宗教原因,前面簡單說過,自從基督教創立以來便與猶太教進行對立,隨著基督教和世俗國家合二為一,猶太教受到了長期迫害。
希特勒敏銳抓住這一點,利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矛盾,稱對方為“民族的背叛者”,對猶太人進行大肆屠殺與迫害,似乎成為“替天行道”的好事。
他還通過反對猶太教來獲得基督教會的支持,最終結果導致面對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羅馬教廷認為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梵蒂岡對于納粹迫害的猶太人行動也始終默不作聲;相關歐洲紅十字會更沒有發表任何抗議。
因此,希特勒當時迫害猶太人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干擾與非議。
除經濟和宗教原因以外,希特勒包括德國民眾憎恨猶太人還是出于政治原因。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一書中說過:“無論我到什么地方去,首先看到的就是猶太人。”
當時德國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人口過多,就業崗位比較少,在一部分德國民眾的觀念里,猶太民族是“低等”民族,應該為“高貴”的日耳曼民族騰出地方。
希特勒上臺后大量屠殺猶太人,同樣是煽動民族情緒,希望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再加上猶太民族是一個善于經商且崇尚自由的民族,對于希特勒的暴政持反對態度,這也是希特勒政府必須鏟除他們的原因。
最后一點就是希特勒包括大部分德國人成長的社會環境中,反猶太主義已是文化中的一部分。當時在德國的中小學,一些傳統白人學生刻意回避猶太同學。
在歐洲農村天主教中,反猶太主義的氣氛非常濃烈,與希特勒同時期的歐洲少年會接觸到反對猶太人的文學作品,從小時候起就產生了對猶太人的深深仇恨。
希特勒就是這群人之中性格乖張,個性最為殘忍的犯罪分子。上臺之后由于早年個人情感因素,加上經濟、政治、宗教等諸多原因,才會竭盡所能地想要鏟除猶太人。
總的來說,猶太人當時被屠殺的大部分都是無辜人,只因他們長期以來沒有固定國家,是一個松散的獨立個體。又因為基督教和猶太教長期對立,導致在不同時期成為各個國家與民族迫害的對象。
希特勒犯下的惡劣罪行之一就是大肆屠戮猶太人,他的罪行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后人的批評。
參考文獻:
[1]黃啟祥.猶太人:選民還是棄民?——猶太教的選民觀念與猶太人迫害[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124-130.
[2]黃炎.戰爭與歐洲猶太人問題,人民公安,2014(22):50-5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