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正值開學季,過了一個暑假的神獸們終于回籠了!很多家長欣慰的同時也松了口氣,因為孩子的上學問題終于解決了。其實家長們時常會陷入矛盾,既想讓孩子擁有個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又想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時候購入破舊的學區房,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因為學區房可以解決上學問題,但沒有解決生活幸福感等的問題。
屋主HAL夫婦,為了孩子們(6歲姐姐和2歲弟弟)的教育,購入了位于武漢市中心地帶的一處老舊學區房。盡管這只是用來過渡使用,但夫妻倆認為,孩子們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此破舊的房子,一定需要好好改造一番的。沒想到這一改造,竟然讓這里變成了“一家人的小城堡”!屋主表示,每次住進來都不想走了。
原始戶型圖
這是位于一棟三層平房的頂樓,屬于80年代典型的磚混結構,原始格局有幾個明顯的弊端:
* 無玄關,入戶即客餐廳,且面積小,公共空間規劃不合理。
* 各個房間之間的割裂感嚴重,通風性不佳,并存在較嚴重的動線沖突。
* 樓層低,窗外存在建筑和綠植遮擋,房屋中部采光較差。
面對這樣棘手的情況,小小空間事務所的設計師并沒有進行選擇徹底的“推倒重建”,而是做出了一個反直覺的解決方案--增加走廊,串聯起各個房間。
改造后
占用原本三個臥室的小部分空間,增加一條走廊后,神奇般得動線清晰了,空間通暢明亮了,各個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空間規劃問題:增加走廊后,順勢做了下沉式玄關,拓展了公共空間的面積,將客餐廳分離、獨立的地臺休閑空間更適合一家四口人的日常活動。
動線問題:走廊屬于一個“交通樞紐”,可通向任何一個房間,使得動線互不干擾,且在公共區域與各個房間之間形成一個次私密的過渡地帶。
采光通風問題:走廊利用了全屋采光最差的區域,將其他空間分布在臨窗采光更好的地方,同時打通了空間,視覺和空氣都更加通暢。
同時增加走廊后,設計師又設計了依次排開的三扇拱門的造型,這樣不僅將無法拆除的結構完美隱藏,還成功搭建出了整個空間最重要的視覺亮點,屬于屋主一家四口的“哈爾城堡”逐漸成型中......
改造后的入戶玄關,利用鋪設地暖的高差做成了下沉式,不僅可以區分空間,也能夠阻擋細小灰塵等進入家中。同時定制柜將玄關打造成了半包圍式,一側是帶抽屜的半高鞋柜,另一側是掛衣區和換鞋凳。收納足夠也加持了沒關度。
換鞋凳還自帶收納功能,可輔助玄關收納。
眼尖的朋友肯定發現了玄關的兩處“小心思”:一處是柜子上的亞克力燈箱。這是設計師專為屋主HAL一家定制的,帶有他們一家四口的卡通圖像,可可愛愛,家庭LOGO既視感。每每歸家后點亮它,溫馨浪漫,又非常有儀式感。
另一處是被嵌在墻角的石膏燈,乍一看以為是在墻體上雕刻的,其實這是屋主早早就買下的新家物件。白天看像個雕塑藝術品,晚上看又可當做小夜燈。
施工過程
但是想將其豪無痕跡嵌入墻內,是任何環節都不能出差錯的。于是設計師從設計階段就反復推敲選址、再到施工時的預留安裝尺寸、電路精準定位、仔細安裝與保護、和更仔細的油漆涂刷......
經過在一場耐心與細心的接力,最終呈現出近乎完美的鑲嵌效果。
由玄關踏步而上,便是一體式餐廚空間,功能齊全、井然有序。餐邊柜和冰箱緊挨著墻體,餐桌放置在中間,日常拿取物品很方便;大大的吊燈聚焦著日常聚餐的點滴,宣示著“核心地帶”。
餐廳的擺設方式雖然比較簡單,但流露出溫馨又自然的沉淀美。
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餐桌椅都是屋主自己精心淘來的中古家具,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餐桌是溫潤的柚木材質,還可以變形拓展,方便多人聚餐,餐椅各不相同獨特感滿滿。
餐廳旁邊的小廚房則是簡單設計,以實用為主。清爽簡約的白色柜體,暖色調的幾何小花磚,搭配一盞Tolomeo壁燈,整體呈現出和諧溫暖的氛圍感。
一些細節美
從餐廳望向對面房間方向,會看到有三扇相同的拱門造型。
中間通往走廊;右側與玄關柜結合,半高的柜體保證了視線的通透;左側是被拎出來的洗漱區,不僅擴充了衛生間的面積,也使得動線更合理,歸家后、飯前、如廁后都能夠用最短的距離進行清潔,十分方便。
洗漱區細節圖
同時,整個區域墻面都做了半墻分色處理,分色高度與拱形門弧線的起點、衛生間門框高度、廚房的梁高相一致,不僅可以降低視覺重心,也讓這一處復雜的格局更加井然有序,更具有整體感。
由中間拱門穿過,便可以看到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走廊。
這里可直接通向地臺休閑區、兒童房、盡頭的儲物間以及主臥。走廊一側設置收納架,可擺放不同空間對應的物品等。如兒童房對應的收納架上,擺放了書籍和繪本,毛氈板打造的一家人照片墻;地臺休閑區對應的收納架子上擺放著屋主的唱片機和音響,以及各種喜歡的書和唱片。
由地臺空間通過拱門看向餐廳
而且,走廊的增設讓各個房間都貫通了起來,不僅行動方便,視野也開闊了,即使在地臺休閑區,也可以看到餐廳、玄關的狀態,一家四口的關系緊密又各自獨立。
設計師將這部分空間地面抬高做地臺,方便孩子們活動。一側做整柜,臨近收納相關物品;中間方形門洞是特意預留出來的“秘密通道”,可以通向兒童房。
平日里,地臺區是屋主一家四口最長待的空間。屋主說:“幸福的瞬間可能就是我們四個人在多功能房的地臺上打地鋪,擠在一塊用投影看電影,睡前兩個寶寶瘋來瘋去,爸爸和媽媽看看資訊,我想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都很幸福吧。”
門洞的增加,又增加了空間的可玩性,孩子們在兩個房間穿梭,無需再繞道,也方便家長的隨時陪伴。
穿過門洞,便來到這個像小樹屋一樣的兒童房,它幾乎全部由海洋板現場定制而成。上下兩層設計,不僅可充分利用空間,對于孩子們來說,也增加了許多趣味性。
這個兼顧了學習、休息、收納、玩樂的兒童房,無疑成為了最受孩子們喜歡的空間。
主臥十分的沉靜簡約,墻壁做了低矮的半墻處理,再搭配Kartell壁燈床頭,降低視覺中心,營造更舒適的睡眠環境。
床頭柜延伸到了窗邊坐榻,增加整體感。郁郁蔥蔥的窗景非常的美,又為臥室增添了一份愜意松弛的氛圍。
因為不想辜負這絕美窗景,所以設計師將窗邊的空間設置成了兼作化妝臺的書桌、以及可供臨時小憩的坐榻,坐榻處用木板包裹;房頂上方還做了木質格柵吊頂,將這個空間與睡眠區進行一個小區分,營造出一種舒適的“度假風”。
屋主特別喜歡這里:“每次一進主臥都是滿眼的綠色,在書桌和卡座上辦公和休息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細節圖
如此有年代感的老破小,竟然變成了屋主一家四口的小城堡。屋主表示:“沒想到如此破舊的老房子經過改造后可以住的如此安逸,合理規劃的空間對于一家四口來說剛剛好,不大不小,鬧中取靜的位置不僅可以帶來安靜的居住體驗感,而且下樓就是繁華的商圈和學校,誰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呢。”
當然,不僅屋主喜歡,孩子們更喜歡。這個“城堡”想必這會陪伴孩子們度過快樂的童年,也一定會在兩個孩子的美好記憶里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編輯|Kiki
文字|葡萄
設計與圖片來源|XS Desig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