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又一個生僻字,有幾個人認識?為什么專業科技詞匯翻譯老是選用生僻字?
1 英語原意
熵:entropy
2 英文解釋
entropy noun [ U ] specialized
SOCIAL SCIENCE
the amount of order or lack of order in a system(系統中的訂單量或無序量)
混亂,無序
PHYSICS
a measurement of the energy in a system or process that is not available to do work(測量無法做功的系統或過程中的能量)
熵(系統或變化過程中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
3 中文解釋
熵(shāng),熱力學中表征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用符號S表示,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
克勞修斯(T.Clausius) 于1854年提出熵(entropie)的概念,我國物理學家胡剛復教授于1923年根據熱溫商之意首次把entropie譯為“熵”。
熵最初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引出的一個反映自發過程不可逆性的物質狀態參量。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根據大量觀察結果總結出來的規律:在孤立系統中,體系與環境沒有能量交換,體系總是自發地向混亂度增大的方向變化,總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摩擦使一部分機械能不可逆地轉變為熱,使熵增加,所以說整個宇宙可以看作一個孤立系統,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演變的。
熵,讓我理解了一件事,如果不施加外力影響,事物永遠向著更混亂的狀態發展。比如,房間如果沒人打掃,只會越來越亂,不可能越來越干凈。
為什么"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就是因為事物維持美好的狀態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沒有能量輸入,美好的狀態就會結束。
4 感想體會
為什么"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就是因為事物維持美好的狀態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沒有能量輸入,美好的狀態就會結束。
這就是我世界觀的變化。我從此認識到,人類社會并非一定會變得更進步、更文明。相反地,人類如同宇宙的其他事物一樣,常態和最終命運一定是變得更混亂和無序。過去五千年,人類文明的進步只是因為人類學會利用外部能量(牲畜、火種、水力等等)。越來越多的能量注入,使得人類社會向著文明有序的方向發展。
人類社會正在加速發展。表面上,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減熵過程,一切變得越來越有秩序,自動化帶來了便捷。但是,能量消耗也在同步放大,為了解決越來越多的熵,我們不得不尋找更多的能量,這又導致熵的進一步增加,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難道世界注定要毀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