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授銜儀式,在中南海順利舉行。授銜儀式結束后,各位將領們聚在一起相互慶賀。
周總理也走到一位老朋友面前,向他道喜,之后周總理嘆口氣道:“恩人,你的軍銜給你評低了些……”
結果那人卻不在意道:“不低不低,能吃飽飯就行!”
周總理為何稱呼這人為“恩人”?他究竟被授予了什么軍銜?周總理又為何說他的軍銜被評低了?
周總理的信任
1950年的一天,警衛員急匆匆地推開了中央領導的辦公室,氣喘吁吁地報告說,門外有個人要見毛主席和周總理,并且這人身上還帶著槍。
毛主席與周總理得知這人是誰后,紛紛笑道:“不必攔他,他不會傷害我們的!”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毛主席與周總理又為何如此信任他呢?
這就要從劉伯承元帥開始成立軍事學院說起了。就在幾個月前,正在前線打仗的劉伯承突然被中央一個電話召回北京。
原來隨著解放戰爭接近尾聲,中央領導們認為建設軍校,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已經時不我待,并且,他們想將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劉伯承。
劉伯承元帥也十分認同中央的想法,他痛快地接下了中央的委命。
然而,由于是臨危受命,劉伯承一開始籌建學院時準備不太充分,什么都缺,尤其是經費。
但如今畢竟是建國初期,哪里都需要錢,根本沒多余的資金分出來給學院。
這可愁壞了劉伯承,就在一籌莫展之際,他突然想起一個人,就是學院內衛生部部長李治。
李治可是周總理的救命恩人,也是毛主席極為看重的人。由李治出面,親自向兩位領導申請撥款,成功的概率一定很大。
劉伯承越想越覺得妙,于是他立即找來李治,向他說明了情況。
李治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他現在在衛生部工作,非常了解學院的情況。衛生部已經“窮”到連最基本的醫療器械都沒有了。
他早就想和劉伯承元帥提一提了,但見他因為建設學院愁白了頭發,也沒好意思開口。
現在劉帥想讓自己進京申請撥款,他自然是義不容辭。
當時國內形勢并未真正穩定下來,各地治安還不是很好,為了安全起見,李治便帶了一把手槍防身。
結果他剛一到中央,便被門口的警衛員攔住了。雖然他很配合地交出了手槍,但警衛員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將他持槍的事情報告給了兩位領導。
毛主席與周總理聽說后,一同笑道:“李治同志是我們的客人,他是不會傷害我們的,讓他帶著槍進來吧!”
眾人聽后不禁大驚,要知道,能帶槍面見毛主席的只有許世友將軍一個人。許世友在戰場上廝殺多年,已經成為主席最看重的部下了。
而如今毛主席允許李治帶槍見他,可見主席已經將他看作如許世友一樣重要的人了。
即便如此,警衛員們為了兩位領導的安全,依舊有些疑慮。
周總理見狀,只擺擺手道:“李治同志是我的救命恩人,又怎會害我呢?快將他請進來吧。”
警衛員這才將李治放行。雖然兩位領導已經同意自己帶槍進入,但李治還是按照規定,將槍留在了外面。
李治見到兩位領導后,便立即表明來意,提出了撥款的事情。
毛主席思索了片刻后,鄭重道:“建設軍事學院是個大事情,確實該引起重視,只是現在國家各方面都緊張……”
隨后他沉默了一會兒道:“這樣吧,我個人先出一部分錢,正好這些年我存下來的稿費還有不少,你們先拿去用,不夠我們再想辦法。”
周總理也開口道:“我也還有些積蓄,就都捐給你們吧。”
雖然資金還遠遠不夠,但看到兩位領導對這件事如此上心,李治非常感動。
李治回去后,周總理與毛主席依舊十分關注此事,他們多次召開會議,與眾人商量此事的解決辦法。
最后,在中央領導的幫助下,軍事學院成功獲得了3億經費。
學院的人都認為是李治說服了中央領導,才為大家解決了難題。
但李治知道,中央之所以撥款,是因為他們看重學院,并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況且這么一大筆經費,中央領導們一定是非常艱難地湊齊的。
于是不久后,李治再次來到中央,向領導們表達了感謝。周總理笑著說:“你是救死扶傷的醫生,幫你就是在幫千萬個老百姓。”
眾人知道,周總理之所以這么看重李治,除了支持他的工作外,還因為李治救過他的命。
從國民黨軍醫到革命戰士
李治出生于江西永新縣的一個木匠家庭中。相比于一般的農民來說,他的家境要好很多,因此他從小就被父親送到了學校接受教育。
在上中學時,由于連年戰亂,加上饑荒鬧得厲害,家鄉流行過一段時間的霍亂,村里病死了好多人。
看著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個個離自己而去,李治心痛不已。從那時起,他便有了要救死扶傷的志向。
之后他開始奮發圖強,努力讀書,最后成功考入了上海南洋醫科大學。
當時上海是國民黨的地盤,國民黨軍隊不僅到處抓壯丁,還到處招攬各界精英人才。
由于李治成績優秀,醫術高明,他在畢業后沒多久就被國民黨給盯上了。
在國民黨的逼迫下,李治不得已成為了國民黨的軍醫。
他一開始并未太過排斥國民黨,畢竟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救人。然而,在目睹了國民黨士兵濫殺無辜之后,他便對自己身上的職位越發厭惡。
因為他并不想救治這群劊子手,那會成為傷害萬千無辜人民的幫兇。
他沒有一天不想著逃出這個牢籠,很快,機會就到了。
1930年,李治被調到張輝瓚18師6團擔任上尉軍醫。年底時,張輝瓚奉老蔣之命圍攻中央蘇區,卻不小心中了我軍的埋伏。
而李治也在這次戰斗中被我軍俘虜。一開始李治喜憂參半,離開國民黨他是開心的,但他畢竟是國民黨的人,紅軍很有可能不會放過他。
但隨著日子越來越長,我軍不僅從未打罵過他,反而一直善待他。
這讓他徹底明白,我軍是一支文明正義的部隊,而他最想效勞的,也是這樣的軍隊。
于是他主動向我軍提出,要加入紅軍。從此,他也正式開啟了革命生涯。
但紅軍畢竟與國民黨軍隊是不同的,不僅理念不同,就連生活條件和戰斗環境也有著巨大差別。
在國民黨部隊中,像李治這樣的軍官,是有資源優先分配權的。
但在紅軍中,干部們不僅要想辦法保證戰士們的生活質量,必要時候,還要將物資緊著戰士們用。
因此,在長征時期,李治經常能看到很多干部用自己的馬拖著重病的戰士,或是將僅有的一點干糧分給其他戰士。
這讓李治大為震撼,這種艱苦的條件不僅沒有將他嚇退,反而更加堅定了他要永遠留在部隊中的信念。
在后來的戰斗中,他跟著戰士們一起上戰場,永遠在戰斗最危險的地方救治傷員。
雖然每天都活在勞累和危險之中,但李治卻覺得非常充實。看著一個個戰士經過自己救治后恢復健康,他感到無比幸福。
1934年的一天晚上,李治忙碌了一天后剛躺下休息,就被人叫醒了。原來是周總理病倒了,許多軍醫都看過了,依舊沒查出病因。
就在眾人急得團團轉時,有個戰士突然提議,讓李治過來看一看。
這話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默。李治之前畢竟是國民黨軍官,而周總理是中央的重要領導,他會真心給總理醫治嗎?
此時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周總理再不接受治療恐怕會有危險,于是毛主席沉思了片刻,便命人將李治找來。
經過診斷后,李治認為周總理是患了由阿米巴菌引起的肝膿腫。即使李治將這種罕見病癥介紹得非常清楚,大家依舊對他持懷疑態度。
最后還是毛主席決定相信他,李治才順利給周總理做了手術。
在李治的治療下,周總理很快就恢復了健康。僅三天的時間,總理便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得知是李治救了自己一命后,周總理親自接見了李治,并對他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多虧你,我的肝再也沒疼過了,你救了我一命啊!”
毛主席在一旁也點頭道:“李治同志是個好醫生,他救了我們的親人兄弟,給部隊立了大功!”
得到了兩位領導的肯定后,軍中再也沒有人懷疑李治的用心。
從此,李治便一直備受重用,成為了戰地醫院的中堅力量。
1955年大授銜,李治被授予少將軍銜。
當周總理得知他的軍銜后,卻嘆息道:“你參加過這么多重要戰役,每次都堅守在前線,救助的傷員有上萬個,你的功績不比那些指揮員少。”
“你的軍銜還是給你評低了些啊……”
李治卻根本不在乎軍銜高低,如今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再無戰亂,就是對他最大的嘉獎了。
于是他豁達道:“不低不低,能吃飽飯,有地方住我就非常滿足了!”
后來,李治便一直在軍事學院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為國家培養了許多醫學人才,為軍隊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