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統思維?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就是系統思維,它是一種跨領域的思維方式,系統思維是一種以整體、動態、關聯的方式去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而它的對立面就是以片面、靜態、和孤立的方式來看待問題和解決的思維方式。那如進行系統思維呢?
首先,我們看看:什么是系統?系統是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構成的,能實現某個目標的整體。一個系統包括三個要件:要素、連接和功能或者目標。目標是對有人參與的系統而言的,比如一個球隊是一個系統,目標是贏得比賽;功能是對沒有人參與的系統而言的,比如一個杯子是一個系統,功能是可以裝水。要素、連接、目標,構成了一個系統的三層結構,它們是一個類似于金字塔結構,系統的最底層是各種要素,第二層是要素和要素之間的連接,第三層,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的目標或者功能。
系統的范圍很廣,任何事物幾乎都可以視為系統,人體是一個系統,人體內還有各種子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大自然是一個系統、國家、公司、球隊、大廈、杯子、家庭、一棵樹、一本書、一種思想,甚至一段文字都是一個系統。比如一段文字,由文字和標點符號等要素,按照語言結構連接起來,并表達了一個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系統。那什么不是系統呢,烏合之眾、一盤散沙和胡思亂想就不是系統,因為它們要素和要素之間沒有連接,也沒有整體的系統目標。
在系統中,要素是顯現的,但是連接和目標才是重要的。一輛世界上最貴的跑車“布加迪威龍”價值250萬美元,不到兩噸重,如果按物理質量計算,每公斤的價值大約是1300美元。它甚至比1000美元每公斤的白銀還要貴。
但實際上我們拿其中任何一公斤的零件,什么也做不了,也毫無意義。是連接和功能決定了它的價值,如果有一天你開著一輛布加迪威龍,撞樹上了,人沒有受傷,但是車被撞成了一堆零件,它作為一輛豪車的250萬美元的價值就已經灰飛煙滅了。因為,零件雖然在,但是零件間的連接和關系不在了,而由這些連接關系構成的一輛豪車的價值,也不復存在了。
一輛布加迪威龍是一個系統:要素就是零件,而零件的組合就是連接,任何一輛車的要素和連接其實都差不多,而讓一輛布加迪威龍和一輛普通轎車區別開來的,是他作為整體的價值,或者它的功能。這里的功能除了極致的駕駛體驗,還因為,它是財富、地位、身份的象征,這些都是這輛車作為一個系統的功能。
理解了系統的三個層次:要素、連接和目標,其次,我再看看,為什么需要系統思維?系統思維是一個跨領域的思維工具,系統思維就是把事物視為一個系統去思考,系統思維是一種整體、動態、關聯的思維方法,而不是片面、靜態和孤立的看問題。我們舉個例子,澳大利亞附近有個島,19世紀以前都沒有人,島上有一些珍稀的鳥類,是一個非常好的自然保護區。在19世紀到20世紀,有一些人上島捕獵海豹,還帶去了一些兔子、貓和老鼠,導致破壞了島上的生態平衡。特別是兔子,到處打洞,強烈干擾了那些鳥的生活。
于是在1960年代,動物保護主義者決心殺死這些兔子。因為兔子實在太多了不好殺,他們就使用了投放病毒的方法,到1988年,兔子的數量終于下降到了兩萬只,可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兔子少了以后,貓的行為發生了變化。本來貓是吃兔子的,現在吃不到兔子,只好去吃那些珍貴的鳥,于是他們又開始大量獵殺貓。
到2000年,島上的貓是沒了,不過兔子又回來了。而且這些幸存的兔子,對病毒產生了免疫,數量再次泛濫。最后,動物保護主義者干脆用投毒的方法來了一次性消滅干凈。結果到2014年,他們終于消滅了兔子、貓和老鼠。結果又出了一個問題。島的岸邊有一種野草,以前兔子吃這種野草,能夠遏制野草的生長。現在沒有兔子了,野草就開始侵占全島。大自然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生態系統,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才到達今天的平衡,而任何形式的單方面干涉,都會破壞這個平衡,拆西墻補東墻的辦法,永遠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如果只盯著局部的問題去解決,往往就會陷入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窘境,因為他們沒有看到,在這座島上,貓、兔子、老鼠、甚至野草都是系統的一部分,它們之間不是單向的因果關系,而是動態的雙向的互動關系,任何問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你需要跳開問題看待問題。正如愛因斯坦說:我們無法用提出問題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因為具體大部分問題,都是系統性問題的局部呈現,你需要看到更大的系統結構和目標。
其實,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分析解決問題需要系統思維。比如在企業管理中,發現客服接通率太低,影響了產品售后質量,如果單就問題本身,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客服人員或者延遲工作時間來解決,這是在事件層面解決問題,我們也可以通過加強培訓和優化流程來解決,這是在行為模式上解決。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在系統層面解決問題。
客服接通率低肯定不只是客服部門的問題,可能還和市場營銷、產品設計、產品研發,甚至人類資源等各部門相關,它可能還跟公司的戰略方向、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相關。為什么客服電話接通率低,或許是因為,公司的戰略方向是提升收益率,而不是降低投訴率;或者企業的價值觀是客戶第一,而不是用戶第一等等,如果只看到問題的表象,而沒有看到系統性問題,那么今天可能是客服部門的問題,明天就是產品部門的問題,后天就是研發部門的問題。
我們身處一個個錯綜復雜的系統中,各類問題是相互關聯,彼此影響的,如果我們采用單向因果、靜態分析、彼此孤立的思維方式,就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窘境,那如何在企業管理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系統思維呢?更多精彩內容,請點贊收藏和關注我,我們下一期內容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