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不僅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主要病因,還是胃癌發病的主要風險因素。
據統計,我國約有半數人口都受到了幽門螺桿菌的侵擾,甚至有的人感染而不自知。為何感染率如此高?如何預防?
01 研究表明 愛吃這類食物更易感染
除了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方式、易感人群以及環境等因素,最新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幾率增加或與一種飲食偏好有關。
2024年4月,在《食品科學與營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日常飲食中,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也就越高,最高可增加2.17倍。
網站截圖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指的是在已經加工過的食品基礎上進行再次加工的食品。加工過程中還添加了多種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增味劑、色素等。
例如薯片、漢堡、比薩、面包、餅干、蛋糕、方便面、速凍食品等都屬于超加工食品。
近期曝光的含被禁用防腐劑“脫氫乙酸鈉”的面包
02 超加工食品 為何增加感染風險
看似美味誘人的食物,實際上卻在悄無聲息地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為何超加工食品會成為幽門螺桿菌的幫兇呢?
上述研究認為,主要是其高鹽、高碳水以及加工過程等特性。
- 高鹽
由于超加工食品添加了過多的鹽分,如果長期大量攝入會刺激消化道,破壞胃黏膜屏障,為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制造可趁之機。
- 高碳水
超加工食品中過量的高碳水化合物會延長胃酸化時間,增加尿素內流和細菌的氨生成,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定植幾率。
- 加工過程
在快餐的加工過程中,除添加了過量的鈉、糖、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等成分外,還有不當的食物處理方式,不良的衛生習慣等都會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
此外,如果本身有胃腸炎癥存在,超加工食品還會加劇炎癥情況,同樣為幽門螺桿菌的生長提供了溫床。
03 一人感染 全家中招
除了超加工食品的影響,家庭內的傳播也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2023年6月發布的《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中指出:我國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已接近50%。
同年,一項涵蓋全國29個省份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顯示,我國家庭總體感染率達到了71.2%,顯著高于40.6%的個體感染率。
實際上,這主要與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方式相關。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3種方式傳播:口-口傳播、糞-口傳播以及共用器具傳播。
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嘔吐物、糞便均可檢測出幽門螺桿菌,因此感染者使用過的餐具、牙科設備、馬桶或者受污染的食物和水等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傳染源。
因此,我們常常說“一人感染,全家中招”,只要家庭中有一名成員感染,其他家屬往往成為最先受影響的群體。
04 做好這幾點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1.飲食方面
- 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入,盡量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和未加工的食物。
- 避免喝生水、吃生食。因為食物未充分殺菌也容易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
2.衛生習慣方面
- 聚餐時,應分餐進食,盡量用公筷。尤其是有家人被檢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時,必須分開用餐且餐具定期煮沸消毒20分鐘。
- 不要嘴對嘴給孩子喂飯,或者用舌頭試食物溫度,這些習慣都可能將大人攜帶的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 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尤其是在吃飯前、上廁所后。
最后,如果有胃腸不適癥狀的朋友們,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早診斷早治療。
??
雖然超加工食品不夠健康,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要將這些食品統統打入冷宮,其實偶爾解饞也無妨,你們認為呢?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歷。
希望以上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樹立健康生活理念,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祝大家遠離幽門螺桿菌,沒有胃腸疾病煩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