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有媒體披露,51歲的演員、主持人曹穎在一檔節目中,神情凝重地透露自己患上胃癌,言辭間滿是對兒子的牽掛與放心不下。她表示:“真的很后悔,兒子還小,即使事業做得再好,不如多陪他長大,如果我不在了,誰能像我這么愛他。”
此前有消息稱,曹穎在完成胃癌手術僅僅8天后,便毅然復工投身直播帶貨工作。要知道,醫療專家明確建議術后需靜養3個月,可她卻選擇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
這一情況引發網友們的紛紛關切,大家留言道:“可千萬別把自己累壞了,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啊!”“看來定期體檢真的至關重要,可千萬不能忽視!”字里行間,滿是大家對曹穎的關心,以及對健康問題的重視。
胃癌發生前,會經歷這4個階段,但很多人都忽視了
癌癥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會經歷不同的階段,胃癌發生前通常會經歷四個階段,但很多人往往忽視這些預警信號:
第一階段是慢性淺表性胃炎,這是胃黏膜炎癥中最輕的一種,多數患者癥狀不明顯,部分人會有上腹部隱痛、食后飽脹等不適。此階段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等引發,胃黏膜呈輕度炎癥狀態。
若淺表性胃炎未得到妥善治療,會發展為第二階段——慢性萎縮性胃炎。此時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胃黏膜變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減少,消化功能受影響,患者除原有癥狀加重外,還可能出現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情況。
第三階段是腸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細胞在反復受損與修復中,被類似于小腸或大腸黏膜的上皮細胞替代。此階段癥狀不典型,需借助胃鏡及病理活檢確診。
第四階段是異型增生,這是胃癌前病變的關鍵階段,胃黏膜細胞異型性顯著,依據異型程度可分為低級別和高級別。低級別有一定可逆性,高級別癌變風險極高。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身體出現這4癥狀,要警惕!
胃癌早期常因癥狀隱匿、不痛不癢,讓人難以察覺,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但其實,身體還是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若出現以下4個癥狀,一定要提高警惕。
首先是上腹部不適。早期胃癌患者常感覺上腹部隱隱作痛、飽脹或沉重感,這種不適可能沒有明顯規律,時輕時重。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從而忽視。
其次是食欲減退。對原本喜愛的食物失去興趣,食量明顯減少,體重也可能隨之下降。這是因為腫瘤在胃內生長,影響了胃的正常功能,導致消化吸收障礙。
再者是黑便。當腫瘤侵犯胃內小血管時,會引起出血,血液在腸道內經過一系列反應后,會使大便呈現黑色。黑便往往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表現,若出現應及時就醫。
最后是惡心嘔吐。腫瘤堵塞胃部出口或影響胃的蠕動功能時,食物無法正常通過,就會引發惡心嘔吐。
這些癥狀雖不典型,但都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號。我們不能因癥狀輕微就掉以輕心,一旦發現身體有這些異常,應盡早前往醫院進行胃鏡等相關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為健康爭取更多機會。
防胃癌,這些事要遠離
胃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其實,通過遠離一些不良習慣和因素,我們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風險。
1.要遠離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長期大量食用腌制、熏烤、油炸食品,會增加胃癌的發生幾率。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苯并芘等致癌物,會不斷刺激胃黏膜,使其發生病變。所以,日常飲食應多選擇新鮮蔬果、全谷物和優質蛋白,保證營養均衡。
2.務必遠離幽門螺桿菌感染
它是引發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可通過共用餐具、接吻等途徑傳播。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降低感染風險。若已感染,應及時進行規范治療。
3.要遠離長期的精神壓力
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面臨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導致胃酸分泌失調,損傷胃黏膜。我們要學會通過運動、冥想、旅游等方式釋放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4.要遠離吸煙酗酒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和酒精都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發炎癥、潰瘍,增加癌變可能。為了胃部健康,應盡早戒煙限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