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知名演員、主持人曹穎在節目中自曝患胃癌,坦言最放心不下兒子。
曹穎表示:“我是真的后悔,兒子還小,事業做得再好,不如多陪他長大。如果我不在了,誰能像我這么愛他。”除了胃癌,曹穎還患過焦慮癥、輕度抑郁,聲帶也做過小手術。
此前,曹穎曾在做完胃癌手術后僅8天就開始直播帶貨。醫生曾建議術后靜養3個月,但她仍選擇高強度工作。曹穎患胃癌的消息一出,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網友表示:“千萬不要太累了,保重好自己身體!”“曹穎的經歷提醒我們,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體檢真的很有必要?!?/p>
胃病發展成胃癌的5個征兆
國家癌癥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胃癌新發病例約50.9萬,死亡人數約40萬,居全球首位。
胃癌早期癥狀并沒有特異性,容易與胃炎、胃潰瘍等常見胃病相混淆,發現時大多是中晚期。
臨床發現,近65%的胃癌患者,發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如果胃病患者出現以下5個癥狀,可能是胃癌惡化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①胃疼變得毫無規律
無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發病時的腹痛都有自身特點。
以胃潰瘍為例,正常來說在飯后1小時左右會出現痛感。一旦疼痛變得持續且毫無規律,就應警惕癌變的發生。
②反復出現燒心反酸
“燒心”是指發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說的“心窩”處的燒灼感,主要是由于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導致的。
胃會分泌胃酸,胃內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為堿性,當酸性物質進入食管后會腐蝕食管黏膜,導致“燒心”。
“反酸”是指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覺到酸性物質。
③體重快速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減弱,易出現食欲減退、腹瀉、乏力等癥狀,這都屬于正?,F象。
但如果短期內身體發生急劇惡變,機體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出現吸收障礙,體重會快速下降,體形明顯消瘦,且吃藥也完全無法緩解病情,這就可能是癌變信號。
④出現堅硬、疼痛的腫塊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況,如果在心窩摸到質地堅硬、擠壓疼痛的包塊,就需格外警惕是否為癌,否則隨著包塊增大,會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后,不適感會大大增加,貽誤治療。
⑤出現黑色不明原因的大便
血豆腐等食物、鐵劑等藥物都可導致大便顏色發生改變,但這些都有跡可循。
如果胃病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潰瘍出血或發生癌變,需要到醫院檢查,進一步確診。
45歲以上且有危險因素者
定期做胃鏡篩查
從正常胃黏膜發展到胃癌,需經過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變化,過程長達10~20年,中間的若干個階段被稱為癌前病變。
目前,胃癌癌前病變的篩查包括血清學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最準確的方法還是胃鏡。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技術指南(CACA)·癌前病變》推薦,對于45歲以上且具有下列危險因素的人,應定期進行胃鏡篩查。危險因素包括:
長期居住于胃癌高發區;
感染幽門螺桿菌;
既往患有慢性胃病;
一級親屬有胃癌病史;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長期吸煙、飲酒、高鹽飲食等。
《中國人群胃癌風險管理公眾指南(2023版)》指出,已有輕度癌前病變的患者,應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并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可以顯著遏制胃黏膜炎癥,延緩或阻止胃黏膜萎縮。
輕度萎縮性胃炎患者每3年復查一次胃鏡,重度患者1~2年復查一次胃鏡;
輕度腸上皮化生每2~3年復查一次胃鏡,重度每1~2年復查一次胃鏡;
異型增生患者在經內鏡下治療后,3~6個月復查胃鏡;
腺瘤性息肉患者在經內鏡治療后,1年內復查胃鏡。
日常生活中
做好4件事遠離胃癌
胃癌的發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與人們日常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45歲以上人群應做好定期體檢,每隔2~3年就進行一次胃鏡篩查。此外,建議大家做好這5件事,將胃癌“攔”在門外。
①杜絕不良飲食習慣
三餐需規律進食,最好不吃宵夜。調查顯示,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
提倡低鹽飲食,每天適當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優質蛋白質,少吃高溫煎炸、燒烤、煙熏的食物,減少攝入鹽腌、辛辣等刺激胃黏膜的食物。
②培養良好生活方式
戒煙戒酒、避免熬夜,壓力較大的人應學會自我調整。不良情緒長期作用于人體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降低免疫功能,從而給癌癥以可乘之機。
注意控制體重,適當參加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消化系統的蠕動,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③防止幽門螺桿菌感染
建議養成分餐習慣,不管是在家中用餐還是在外聚餐,都使用公勺、公筷。
每年檢測幽門螺桿菌,如有感染發生,及時遵從醫囑,按時按量進行抑制幽門螺桿菌的四聯治療,并且按時復查。
④警惕遺傳因素和家族史
約10%的胃癌出現家族聚集性,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風險是其他人群的2~10倍。尤其是直系親屬有胃癌史的人,一定要注重早期篩查。
孝敬父母
訂一份大河健康報
發行熱線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帶回家
各位新老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文章。為防丟失,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
2.點擊“設為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后,以后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群咨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群,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 生命時報 健康時報
荊楚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