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銘銘子????
《邊水往事》播完,《雪迷宮》立馬就續上了。觀眾剛從三邊坡的猜叔回過神來,哈嵐禁毒大隊長鄭北就上桌了。
如果說猜叔散發的魅力,離不開吳鎮宇曾在港圈塑造靚坤、阿來、倪永孝等經典反角后創造的輝煌,那么網友對鄭北的上頭,則出于對黃景瑜“內娛服兵役第一人”再次本色出演東北刑警的信任。
仔細看看內娛,不乏那些把類型角色演活的演員們。諸如“XX半永久”、“XX專業戶”、“XX無代餐”的評價,意味著TA們某一類角色的出圈。而市場正是遵循“演好一個角色,給你一類角色”的選角定律。因此,找準適合自己的角色,深耕自己的獨特戲路,演員才能以不可替代的辨識度在圈里站穩腳跟。
01
不能被取代的劇拋臉們?????????
張譯近幾年簡直成了正義使者專業戶,從《重生之門》里的副支隊長、《狂飆》里的警察安欣、《他是誰》里的刑警隊長、《三大隊》里的警察程兵,再到前陣子《九部的檢察官》里的檢察官雷旭,演了一部接一部,影視劇里的公檢法制服快被他集齊了。
但人民警察的“偉、光、正”只是表象,生活中有正義感的小人物才是張譯出圈的秘訣。拿去年爆款《狂飆》里的安欣舉例,盡管在人設上與高啟強相比有些單薄,但張譯卻通過自己的演技為這個角色注入了生命力。他沒有把一個“圣母”式的角色演成空洞的口號,反而讓觀眾共情了他的掙扎、怯懦、失去和于心不忍,讓這個全然正義的人物有了更多人味兒,跟《人民的名義》中單薄的侯亮平形成了鮮明對比。
早期,張譯在硬核題材《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里靠著沖鋒陷陣的士兵形象,給觀眾埋下硬漢印象。后來又在《辣媽正傳》等都市生活劇中扮演著周旋于生活瑣碎的普通都市人,忍氣吞聲的窩囊勁兒深入人心。而他在《雞毛飛上天》中演繹的跟戀人意外重逢的名場面,早就看哭過無數網友了。
與張譯深耕“小人物”的賽道截然相反,胡歌一直在兼具少年氣和成熟氣的角色路上拔得頭籌。從古裝劇里的《仙劍奇俠傳》李逍遙、《神話》易小川到《軒轅劍》宇文拓,胡歌一步步讓仙俠劇里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有了臉,直到《瑯琊榜》里對梅長蘇的塑造,讓胡歌褪去少年氣后的成熟演技與這個角色一起成為觀眾新一代的記憶。
還有民國劇《偽裝者》中的明臺,一個身手矯健、機智過人,時常游走在暴露邊緣的特工,他延續了成熟穩重與少年心氣的“霸總感”,成為諜戰劇中偶像引流的先鋒,此后許多諜戰劇主角或多或少都會被拉出來與胡歌做對比。再到去年底的大爆劇《繁花》的寶總,胡歌飾演的角色大多是主角光環于一身、所有巧合于一身、所有計謀于一身的決策者。無論是古裝、民國、職場、年代劇,這種把厚重題材偶像化的本領才是他塑造角色的魅力。
正因此,即使后來胡歌在《縣委大院》演起了干部,在電影《走走停停》《不虛此行》里演褪去光環的小人物,熱度卻不如《繁花》里運籌帷幄的商人阿寶,問題在于胡歌每每出現在作品中,都是在塑造一種“理想化霸總”,編劇、北漂這種墜入凡塵的“小人物”跟他的匹配度實在不如霸總,能在這條賽道上打敗他的人也不在少數。
如果說屬于胡歌的大男主集中在現實生活中,那么撐起古裝男頻爽文大男主的非張若昀莫屬。
縱觀張若昀一路走來的歷程,雖然早期在《黑狐》《雪豹堅強歲月》等抗戰劇嶄露頭角,但真正讓張若昀聲名鵲起的作品,還得是一系列的男頻劇。《慶余年》和《雪中悍刀行》播出期間,“天選小范大人”“天選徐鳳年”等既是觀眾對張若昀的認可,也證明了他的扛劇能力。
與其他我們熟知的流量小生憑借自身的高人氣帶動劇集出圈相比,張若昀的扛劇能力,體現在他總能與男頻劇的成長型大男主展現出絕對的適配度,狡黠、中二、天真又死不認命,在一個又一個逆襲故事里,他總能讓觀眾們相信人真的是能逆天改命的。
但張若昀又不只陷入這一類角色里,他第一次出圈是深情的張顯宗,范閑大爆之前有傲嬌嘴毒的法醫秦明,《鳴龍少年》里,他演雷鳴這樣一個復雜層次的中年人,也能刻畫得入木三分。上可沉淀向更復雜的中年向正劇,下可繼續統治熱血男頻大IP,妥妥的爽文大男主照進現實。
可見,在“演啥像啥”的前提下能“演啥火啥”就是這一類演員的不可替代性。而不可替代的一大關鍵在于他們能靠作品積累下來的強演技,給手中的角色貼一個自己的logo,增強同類角色的辨識度。
02
舒適區和跳出舒適區??????????
與能給角色貼標簽的“劇拋臉”不同,《逆鱗》中的沈騰想從喜劇人變狠人,《孤戰迷城》里的黃景瑜嘗試從軍旅轉入諜戰,多少都引來觀眾的不適應;《玫瑰的故事》里用劉亦菲的臉代入黃亦玫的開掛人設才顯得合理。
可見,TA們顯然不是劇拋型的演員,而是揚長避短,靠著與角色適配的自身氣質和一定的演技,把某類角色由舒適區變為統治區,算是無代餐的另一種典型代表。
在過去的日子里,沈騰靠著開心麻花和其它喜劇電影里超高的“含騰量”帶來無數笑聲。得益于與演員個人屬性的緊密貼合,搞笑成了沈騰最大的標簽。比如《羞羞的鐵拳》中的“你過來呀!”、《西虹市首富》里的“我不裝了,攤牌了”,他的多句臺詞都成了經典網絡笑梗。
回顧沈騰的一系列代表作,更是無時無刻在加強自己的搞笑屬性,把自己的“喜劇人”人設做到極致。從《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瘋狂的外星人》到《飛馳人生》《抓娃娃》,它們都沒有偏離喜劇角色的塑造,一路高漲的票房也讓沈騰牢牢統治著合家歡這條賽道。
不過,沈騰想要在喜劇之外的其它類型中證明自己的演技就有點難度了。他的搞笑屬性實在太過深入人心,在近期上映的《逆鱗》里,他演黑幫老二,不論是看臉、看狀態、看動作,都無法與“狠角色”聯系起來,總感覺下一秒就要破功喊一句“馬冬梅”。但他在《飛馳人生2》中的哭戲,以及《抓娃娃》中真相揭開后跟馬繼業的對白,都證明了自己在喜劇之外仍然有能打動觀眾的細膩演技,只是選對類型很重要。
再說說又靠刑警角色圈粉的黃景瑜。陽剛的硬漢氣質和外形,讓他在塑造警察、軍人角色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更適配警匪、刑偵、軍旅題材。從《紅海行動》中的狙擊手顧順,到《破冰行動》中的緝毒警察李飛、《王牌部隊》里的新兵高粱、《罰罪》中的刑警常征,到《他從火光中走來》的消防戰士林陸驍,他飾演的這類角色與自身貼合度之高、跨度之廣,難怪被網友辣評為“兵種百科全書”。
有安全感的同時又接地氣,東北憨人的幽默屬性經常讓他在嚴肅硬核的題材中,成為氣氛調節劑一樣的存在。在內娛,還真就找不出第二個盤靚條順又討電視觀眾喜歡的硬漢了。因為從底層一路摸爬滾打過,演小人物也手到擒來。
只是黃景瑜實在是談不了戀愛,他的各種都市言情劇如《幸福,觸手可及!》《青春創世紀》《三生有幸遇上你》等等反響都不如警匪題材,跟女明星的CP感幾近于無。唯一的言情口碑之作《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倒是蘇感十足,但多得益于陳正道的拍攝水平和調教能力,往后也沒有第二部了。
與劇集市場豐富的男性角色類型相比,女演員能選擇的角色本就稀少,還有一堆后浪在追趕著更新換代,競爭實在過于激烈,發揮空間也過于受限。女演員想要牢牢把著一條賽道,總歸是更難一些。
不過,在當下以美貌和任性著稱的大女主角色上,劉亦菲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無論是古裝劇《仙劍奇俠傳》里的趙靈兒、《夢華錄》里的趙盼兒,還是現代劇《去有風的地方》里的許紅豆、《玫瑰的故事》里的黃亦玫,這些角色都因為唇紅齒白而顯得精致小巧,因為思想超級前衛而顯得可愛有趣,因為不降低格調而顯得高高在上。
而劉亦菲在內娛的角色氣質也是“美貌和任性”的代名詞,適配她的角色大多在精神上完全自由,不受渣男和老板pua,不在意他人評價,擁有大女主一樣的人生,這些角色的成立勝在與她呈現出來的外在形象完全符合。
但遇上了《銅雀臺》中身懷絕技、勇敢堅強的女刺客靈雎,《花木蘭》中替父從軍、英勇善戰的女將軍花木蘭等挑戰自我的角色時,劉亦菲一貫的“主角光環”就顯得模糊不清了,堅毅只在表面,缺少內心支撐,光靠驚艷的顏值,也很難讓觀眾做到客觀欣賞和認同。
這類統治區演員確實靠一己之力拔高了同類角色的門檻,讓其他演員們望塵莫及。但吃盡角色類型紅利后,暴露出來的弊端也很明顯:如果沒有足夠“起死回生”的演技,一旦嘗試突破舒適區,發揮就不穩了。
如果說上文提到的幾位演員是因為自身實力而難以突破舒適區,那么下面的這幾位則是難以逃離市場對她們的定性。
先來說說喜劇界的兩大強者:馬麗和賈玲。馬麗在表演上的功力毋庸置疑,小品就不說了,今年她在《第二十條》中貢獻的生活流笑點,讓這個本有些沉重的題材以更輕松的形式被觀眾所接受,也助她一舉拿下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喜劇絕對是馬麗的舒適區,或者換句話說,是市場賦予她的舒適區。她跳出舒適區的嘗試,收獲的反饋褒貶不一,票房表現也充滿了變數。中國影史影人主演電影票房榜第四,主演的《測謊人》票房不足3000萬、主演的《東北虎》票房不足2000萬,都未掀起什么水花。
而賈玲在成為導演之后,已經進入next level。《你好,李煥英》砍下54億票房,《熱辣滾燙》也砍下34億,接連兩部電影大獲成功,使她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但《你好,李煥英》來自賈玲真實的人生經歷,《熱辣滾燙》里減肥100斤的勵志過程,也只能是她的獨屬。市場對賈玲的下一個考驗在于,脫離了喜劇元素和個人敘事后,她的商業電影還能否獲得如此巨量的成功,她的導演水平真的能跟市場上成熟的商業片導演相抗衡嗎?
還有一個能把角色演出個性的無代餐演員,是幾乎已經被觀眾遺忘的白百何。去年她在《驕陽伴我》里的臺詞“如果一個詞,只能形容女人,不能形容男人,那就是一種綁架,比如說賢惠”,一下子引發了觀眾對她“小妞式女主”的回憶。
鄰家女孩的長相,骨子里卻有種勁勁兒的氣質,再加上自然舒服的演技,白百何與小妞電影完美適配。12年前《失戀33天》上映4天票房破億,讓直接、潑辣、大膽的黃小仙一飛沖天,小妞電影一度成為國產片的票房密碼。白百何也光速躋身一線演員,之后接連演了《分手合約》《被偷走的那五年》《整容日記》《滾蛋吧!腫瘤君》等一部又一部同類型電影,成了國內當之無愧的“小妞第一人”。
但之后的感情風波,讓白百何的口碑光速下滑,再加上小妞電影的風頭已過,復出之后,無論是電影《媽閣是座城》《親愛的新年好》《門鎖》《檢察風云》還是電視劇《南方有喬木》《我們的婚姻》《歡迎光臨》等,都再沒能挽回白百何的市場號召力,復制昔日的輝煌。
行業里從來不缺努力的演員,而是缺少有記憶點的演員。在內娛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下,給自己貼上一個簡單、獨特的標簽,說不定更能被牢牢記住。因此,貼標簽不一定是件壞事,反而是個本事。至于擁有一個標簽之后,是認清自己的能力,在這個標簽里躺著吃紅利,還是想走出標簽的限制,給自己貼上下一個,就是演員們各自的選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