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一上市公司發布高層即將變動的信息。
8月28日,通易航天公告,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提名張欣戎、陳建國、袁海云、姜衛星為董事候選人,尤建新、陳強、李東升為獨立董事候選人;第五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提名陳永彥、黃裕華為非職工監事候選人;2024年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選舉徐東玲為職工代表監事。換屆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這意味著,通易航天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管理層變更過程,變更屬公司生命周期中的正常現象,旨在確保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適應性,同時也反映了通易航天對透明度和合規性的重視。
通易航天成立于2008年3月,總部位于啟東市高新區,是一家生產、研發軍、民用橡膠制品的股份制企業。
2021年8月16日,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股轉系統精選層掛牌;同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通易航天(871642)順利從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上市,成為啟東市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
這家通企究竟是何來頭?本期通商薈帶你一探究竟。
通易航天多年來致力于航空、航天、兵器、防化、船舶、汽車、變壓器膠囊等行業配套橡膠制品的設計開發和生產。主要經營航空供氧面罩、氟橡膠、膠布制品三大類產品。其中航空供氧面罩為主要產品,毛利率高達80%,而且占營收比逐年提升,2020年僅該項產品就占總營收的88.38%。
在萬米高空之上,由于外界氣壓較低,戰斗機又需要保持高機動性。為了保證飛行員可以時刻保持在戰斗狀態,就需要配備航空供氧面罩這一專用設備。通易航天就是國內生產這一設備的主要廠家。
歷經多年發展,如今的通易航天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產品覆蓋機型最全面的軍用航空供氧面罩配套供應商,在業內被譽為軍用氧氣面罩隱形冠軍。
軍用航空供氧面罩是飛行員、空降兵和其他機組人員的關鍵救生裝備,需要具備優良的供氧呼吸、防護救生、加壓供氧及通訊性能,還需要考慮使用者的佩戴舒適性。產品的主要客戶群體為軍方,也包括飛機制造廠、飛機修理廠、軍隊院校及科研院所等。
生產供氧面罩的技術要求極為嚴苛,同時需要注重飛行員的佩戴體驗。通易航天董事長張欣戎介紹,自2016年開始,通易航天跟隨國內空軍飛機的發展步伐,不斷從材料、型號、技術上改進航空供氧面罩,從最初只能提供少數幾種標準尺碼產品,到如今實現了針對飛行員面部特征進行個性化定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飛行員佩戴的舒適性,可以有效降低飛行中的疲勞感,進而保障飛行安全。“這背后正是公司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體現。”
在軍用市場,目前通易航天系國內唯一一家TPU薄膜材料公司,在開展軍品業務的過程中,張欣戎發現,聚氨酯保護膜這一產品大多依賴進口,主要競爭對手是國外廠商。
2015年開始,通易航天研發聚氨酯保護膜產品,2018年—2020年,通易航天在聚氨酯領域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38.50萬元、783.05萬元和1,479.44萬元,投入逐年增長,預估隨著公司在此技術水平的提升,加上軍隊在武器裝備安全層面的要求,有望逐步實現軍用市場的進口替代。
“我們依靠攻克供氧面罩關鍵技術的那股沖勁,憑著在新材料領域的技術積累,一鼓作氣將原膜生產技術攻克下來。”張欣戎說。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國防支出預算為16,655.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幅與去年相同,這是中國國防支出連續九年保持個位數增長。通易航天表示,我國國防支出預算穩步增長,為軍工領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能夠有效帶動航空相關設備市場增長,為通易航天軍品業務發展帶來機遇。近年來,通易航天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老產品更新迭代,新產品不斷開拓,擴大產品應用范圍,力爭提高軍品業務收入。
隨著民品車衣膜業務的快速發展,通易航天已經實現了從軍工業務獨大向軍民產品融合發展的華麗轉身。張欣戎瞄準了兩條賽道——民航客機和乘用車市場。
通易航天在軍用飛機聚氨酯保護膜的研發基礎上,根據民用車輛漆面保護膜的特點進行技術民用化,自主研發出聚氨酯汽車漆面保護膜,成為國內少數能生產車輛漆面保護膜原膜廠商之一。
在乘用車領域,聚氨酯原膜經加工后變為熱塑性聚氨酯薄膜,貼上后可以使汽車漆面與空氣隔絕,達到防酸雨、防氧化、抵抗劃傷等功能,俗稱“隱形車衣”。
為了拓展TPU聚氨酯保護膜等新材料制品的民用領域,進一步豐富和拓展通易航天的業務范圍和產品線。2015年,通易航天在上海成立了以研發為主的全資子公司——自圖新材,主要負責TPU聚氨酯保護膜配方開發、測試和改性,以及高分子復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發工作;2019年,自圖新材與省級雙創人才周小三博士共同創立TPU制造中心——圖研新材;2021年,通易航天創立并投資上游高端TPU原料企業——尼倫化學;2022年,圖研新材完成鑄造級PVC產線設計工藝,并成功通過量產測試,成為國內首家鑄造級PVC生產商。
從產品試制成功到最終落地,通易航天相關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2年2月,通易航天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上海自圖與小米生態鏈中主營汽車裝飾系列產品的企業佑旅優品簽訂《產品年度采購框架合同》,約定了“隱形車衣”的采購意向。
2022年9月,通易航天又公告稱,與上汽集團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車簽訂了協議,通易航天聚氨酯保護膜產品在經過相關綜合能力、產品測試等一系列審核后,進入了智己汽車供應商體系。
2022年上半年,通易航天聚氨酯膜產品實現營收0.63億元,同比大增613.53%;通易航天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45%至1.39億元,主要貢獻同樣來自這一產品。
9月2日,通易航天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啟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保護膜專項資金共計人民幣2,500,000元。本年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計收到各類政府補助共計人民幣2,893,371.50元。政府補助不僅是對通易航天技術創新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其未來發展前景的支持。這對其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能夠為通易航天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月29日,通易航天發布公告,宣布與四川凱甘碳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及李亞兵共同出資設立江蘇相控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通易航天出資510萬元,占股比例51%。此次投資旨在建設PCM納米復合新材料項目,為通易航天的聚氨酯功能膜產品提供輔助添加劑,從而促進新一代功能復合膜的生產。此舉不僅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功能性,豐富產品系列,還能擴大終端應用范圍,進一步開拓聚氨酯功能膜產品市場,契合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5月16日,通易航天再次發布公告,介紹了公司在功能性膜產品方面的最新動態。通易航天計劃加大銷售力度,一方面將繼續拓展現有客戶的資源,另一方面則著重深化與客戶的合作,努力將市場從汽車后裝市場擴展至前裝市場。在民用航空領域,通易航天已經進入部分航空公司和飛機制造企業的供應商名單,盡管初期產品銷量較小,但公司正積極尋求與更多航空公司的合作機會,期望在未來取得突破。此外,在軍用、汽車以及風力發電等行業,功能性膜產品的銷量也預計將會穩步增長。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通易航天還將開發新產品,優化產品結構,并通過內部管理改善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然而,8月28日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通易航天的凈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749.54萬元,同比下降23.43%,歸母凈利潤虧損675.58萬元,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狀態。
分產品來看,2024年上半年通易航天主營業務中,功能性膜產品收入5861.4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75.64%;橡膠制品及配套設備收入1709.25萬元,同比下降51.01%,占營業收入的22.06%;橡膠零件收入124.56萬元,同比下降56.53%,占營業收入的1.61%。
根據分析,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本期橡膠制品及配套設備產品銷量較上期大幅下降,銷售收入隨之減少,由于產量較少,單位成本較上期增長,導致收入的下降幅度大于成本,毛利率變動較大;其二,本期功能性膜產品受下游市場環境影響,銷售價格下降,導致營業收入及毛利率較上期均有所下降。
盡管面臨暫時的挑戰,通易航天依然在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通過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和市場策略調整,力求在未來實現更加穩健的增長。通易航天后續有何進展?通商薈將持續報道。
來源:財聯社、證券之星、自圖新材、通商薈往期報道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