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黃安這段話,心里豁然開朗!
黃安說,經歷許多事情之后,你會體會到,有時候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若存若亡的關系,斗智斗勇的兩人世界,爾虞我詐的表面和諧,千瘡百孔的婚姻。
要不回的債、收不回的情,還不如放手,讓它死透,心里便踏實了。
失去,比擁有更踏實,這句話,許多人可能很難理解。
確實,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我們從小到大,努力打拼,不就是為了“得到”和“擁有”嗎?
小時候努力向學,不就是為了獲得好成績,升入好學校,考上好大學嗎?
長大后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獲得高收入,住大房子,過上幸福生活嗎?
如果我們的付出沒有所得,就會被視作“loser”。
以前,我也是這么理解的,不可否認,這種理解激勵著我努力向學、不懈上進,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但是,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我才慢慢發現,有時候失去,并不一定是件壞事。
我一位朋友,農村出身,以前很窮,靠自己的打拼開啟了成功人生,有自己的公司,年收入上千萬,一線城市有房有車。
人怕出名豬怕壯,朋友發達后,不少親戚、朋友都找他借錢。
朋友豪爽,有求必應,這個借三萬,那個借五萬,他都盡量滿足。
他有一位堂哥,也是開公司做生意、有頭有臉之人,也找他借錢,說是公司急需用錢,開口就是30萬,還許諾每月會付很高的利息。
朋友見堂哥說得誠懇,又是親戚,便答應了。
可是,當堂哥收到錢后,僅付了頭兩個月利息,后面就以各種理由再也沒付過了,現在六七年過去了,不光利息沒了,連本金也一分都沒收回。
朋友幾次找堂哥還錢,他每次都以各種理由說沒錢,有一次竟惱羞成怒地說,你那么高的收入,還在乎這點錢嗎?
擺明了就是不還,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
這幾年,朋友已不找堂哥要錢了。他說,當年我是出于親情才借錢的,但對一個鐵了心耍無賴的人來說,你再怎么催要都是不會還的。借錢的那一刻,就要做好收不回來的準備。我現在不想這個事,心情反而好多了,吃飯睡覺更香了,事業也更順了。
其實,借錢就是一面鏡子,愿意借錢給你的人,是應該感謝的貴人;而及時還錢的人,是可以信任與合作的人。
當你不幸遇到渣渣之時,跟他纏斗,只會讓自己深陷其中,放下和釋懷,也許才是對自己的救贖。
正如黃安所說:要不回的債、收不回的情,還不如放手,心里便踏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