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兵心網老兵作為自主人,在今日頭條發過幾篇關于自主擇業的文章,表達一下自身體會和看法。但是,這些文字引來不少人的議論紛紛,沒想到,這個自主擇業軍轉政策竟然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綜合大家議論內容,兵心網老兵聊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焦點在哪兒?
焦點一:2020年軍改后,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群體逐漸被戰友們關注。關注的焦點在于“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自主擇業軍轉政策被新的逐月領取退役金政策取代。領取退役金從原來的軍官擴大到符合條件的退役軍官和退役士官。同時,軍地養老保險制度并軌了。受眾擴大,國家給予退役軍人待遇這一塊蛋糕,事實上加大了,對退役士官無疑是好事,但對退役軍官來說,退役金卻變少了。這是國家層面的制度改革,并不是針對某個人某個群體,一些人卻不理解不服氣。
焦點二:自主擇業剛開始并不看好,經過幾年疫情后卻被一些人聚焦。誠然,疫情幾年使經濟受影響,各行各業都在努力為提振經濟而努力,目前還在恢復期。包括公務員在內的一些人非常關注收入穩定的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群體。特別是,個別人不看2000年國家嘗試推行自主擇業的初衷。那時,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退役金并不高,而一些轉業軍官卻放棄計劃安置的編制崗位,做出了奉獻。自主人在當時,頂著各種壓力走了這條路,如今卻因退役金普調受到冷嘲熱諷。
第二、話題是什么?
圍繞兩個焦點問題,大家話題大同小異,出奇一致。針對不同的人群,談論的話題略有不同,分兩種:一是選擇逐月的退役軍官內心不平衡。一些退役軍官因軍改后無法選擇自主政策,他們錯過2020年這趟末班車,但他們又不想進體制內工作,只得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政策。對此,他們用現在逐月政策與之前的自主政策對比,感覺自己吃虧了,內心有怨氣,在網絡上怨聲載道,隨意發泄牢騷。個別人甚至呼吁政府恢復2020年之前的自主擇業軍轉政策。試想,這可能嗎?
二是部分人員隨意評論自主擇業政策。自主擇業軍轉安置政策是基于緩解國家計劃安置壓力一種舉措,是一種有著積極意義的政策。自主擇業政策最初對標現役軍人工資來發放退役金,最初并不高,隨著部隊現役軍人待遇提升,自主人退役金才有一定提升。這一點,自主人退役金是國家政策和法律賦予的,可偏偏有人叫囂說自主人退役金高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政策的時代背景,隨意指指點點,圖一時之痛快,他們哪里知道,自主政策是經過國家充分論證而頒布的。
第三、后續怎么辦?
時過境遷,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一切政策和制度也會發展變化的。自主擇業政策調整為逐月領取退役金就是順應當下軍隊職業化改革需要確定的。對此,兵心網老兵認為,這種政策制度只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符合實際需要,不可能開歷史倒車,隨意進行調整的。后續一定會做到:一方面,需要科學論證,適時補充完善。自主改為逐月,覆蓋全體退役軍人,符合軍隊職業化趨勢。未來,在國家和軍隊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的情況下,退役軍人安置保障也會細化,一定是局部利益符合整體利益的。
另一方面,需要政策延續,真正新舊更替。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安置從2020年開始退出歷史舞臺,這并不是放棄原來的政策,而是原來政策的延續。自主變逐月,國家政策的新舊更替,已經成功將逐月政策融入軍地一盤棋的保障體系之中。無論是誰,無論議論什么,改革不可逆轉。未來,只能是查漏補缺,不斷完善一些體系在落地中細化的不足,一定不會停止改革的步伐。這一點,毋容置疑!另外,針對那些在網上指責國家政策的不良居心者,兵心網老兵奉勸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要隨意謾罵詆毀政策法規!否則,等待你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歡迎戰友們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請大家暢所欲言,交流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