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我一朋友凌晨發朋友圈說天要塌了,
咋回事呢?
最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7.10,而我這朋友做外貿的,7.24的訂單,貨還沒發出,利潤直接沒了,等于白干一場。
而有些粉絲也開始慌神了,人民幣站起來,我的多元配置是不是虧了?
對此,我只能說不要慌,讓子彈飛一會兒。
……
咱們先來看看這一輪人民幣飛升的原因。
之前老美加息,5%的利率讓全球資金涌入美國,美元匯率走強,而日元、歐元、軟妹幣在內的多國貨幣貶值,
而8月23日后,老美宣布放鴿,利率開始逐漸降低,各路資本紛紛拋售美元,買入日元、R民幣等資產,這樣一來軟民幣兌美元匯率就升值了,
而人民幣升值又吸引了更多的企業賣出手里的美元,買入人民幣,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升值。
01
人民幣會強勢升值嗎?
那有人就說了,R民幣還會有強勢升值的可能性嗎?
答案是否定的。
軟民幣升值,老百姓一聽很開心,這意味著老百姓手上的錢更值錢了,相同的錢能買到更多的商品,
但這對國家來說可不一定是好事,要知道我們這些年的貿易順差,就是因為貨幣不怎么升值,才能用物美價廉的商品賺得很多的外匯,
要是人民幣大幅升值了,產品賣不出去,企業的資金鏈可能會出現斷裂,撐不住的小企業們倒下了,還會讓慘淡的就業率雪上加霜,
而我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出口,
這些年隨著外資撤離,消費萎靡,就剩下出口這匹老馬還在使勁,
要是把它給宰了,會發生什么事,大家自行腦補一下。
所以,為了經濟的全盤考慮,央媽也不允許人民幣大幅升值,起碼在投資、消費這兩駕馬車還沒跑起來的時候,就更不允許了。
02
要不要配置美元資產?
既然央媽不會讓人民幣強勢升值,美元又在貶值,那我又一輩子不出國,還有必要配置美元資產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遠沒有那么簡單。
在不久前,橋水基金的首席就坦言說,全球的跨境儲蓄,最終80%都流入了美國。
而很多人購買美元資產,并不是因為喜歡美國,而是現在的環境中能投資的只有美國,包括美債、美股以及其他類金融資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常州國資”投資美股,四年翻番的事兒。
事情是這樣的,近年各個地方都號召過“緊日子”,一片哀嚎中,一份納斯達克100ETF連接基金近期發布的中期報告讓人眼前一亮,
基金持有人排行第一的是常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份額3370655份,占上市總份額比例5.92%。
從顯露的數據來看,2020年6月,常州國資開始布局納指,而當時剛好是A股牛市的時候,茅指數、明星基金經理“滿天飛”,
那當時投資的資產現狀如何呢?
常州國資,總投入納指515萬,4年后變成了1081萬,
茅指數BK0999自2021年開始以來,一路下跌,頭也不回。
而萬億南方基金股票老大,百億頂流茅煒“清倉式”卸任跑路,多只基金虧超40%。
這也難怪很多地方國資都開始跟風“出海”布局,中央匯金、誠通金控等國有資本也開始大舉掃貨美股、港股等海外資產。
總之,說得再多也沒賺錢來得實際,決定投資與否的最終因素是能否賺錢。
03
美元資產的優勢?
美元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特別是現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時候,美元的匯率價值會相對穩定甚至升值。
比如今年6月,美元、歐元等多國貨幣停止與俄羅斯的交易,俄羅斯的老百姓紛紛排隊兌換美元。
這種排隊兌換美元的現象,實質還是對美元貨幣價值的認可。
打個比方:給索馬里海盜的人質贖金,一邊是綠紙,一邊是盧布,你猜哪種錢會有被立馬砍頭的風險?
而美元貨幣之所以被全球認可,主要有兩點原因:
1、商品定價權
自從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美元陷入短時間的震蕩,但隨后基辛格給美元找了最新的錨點“石油”,穩定了美元的國際地位,
再加上市場上的很多剛需產品,比如芯片、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美國都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這就加劇了美國的話語權。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外匯交易中,超過80%都與美元有關,約60%都是以美元形式存在,比如我國從巴西進口大豆就需要支付美元。
而這意味著,這些商品以美元作為價值尺度,用美元購買大宗商品只有價格波動的風險,而沒有匯率的風險。
2、全球貨幣的尺度
美元除了定價商品外,還是各國貨幣兌換的橋梁。
比如我們要去銀行兌換日元,銀行會在外匯市場上先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再用美元兌換成日元。
所以外匯市場上美元交易份額高達90%,而多國的外匯儲備都持有美元。
盡管近兩年伊朗、俄羅斯等多國都在提“去美元化”,但到目前為止,美元仍然是全球的主要結算貨幣。
根據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公布的數據,2024年7月,各國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支付份額,美元、歐元、英鎊分別占比47.81%、22.47%、7%,
而回顧歷史,前后有英鎊、法郎、歐元都試圖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但是都沒成功,美元依舊是最為強勢的貨幣。
04
配置美元資產的必要性
在我接觸的很多高凈值客戶中,有很多人也沒有出國的打算,但他們都有一個共識,分散單一貨幣的風險。
舉個現實案例,2014年的時候,土耳其的官方貨幣,3里拉可以兌換1美元,今天34里拉才能兌換1美元,
也就是說10年間,里拉相對于美元貶值了10倍。
假如一個土耳其人把所有的資金都購入國內資產,如果期間沒有上漲,那等于說他的總資產直接縮水了10倍。
但假如他選擇進行全球分散資產配置,一個地區的資產貨幣貶值,其他貨幣升值,那就等于對沖了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而善于投資的中產和高凈值人群很早就認識到美元的重要性,所以境外資產配置的一大重點,就是配置美元資產。
05
美元資產的幾種選擇
對普通人來說,有哪些方法可以入手美元資產呢?
1、風險系數較小
美元定存,比如很多人就去香港特種兵存款,
但現在老美降息了,利率也相應下調,考慮到匯率波動和來回成本,不太建議做短期投資,大灣區以外的也不建議。
美元保單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香港分紅儲蓄險通過全球多元化投資策略,捕捉全球優質資產,長期6%~7%的復利,
還配有風險平滑機制,降低保單的收益波動,不會像基金、股票一樣割肉離場。
2、風險系數較大
美元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風險,好處是操作簡單,先在線上購匯,用途選擇“購買境內外幣理財產品”,然后在理財產品里選擇購買就行。
比如美元貨幣基金,跟人民幣貨幣基金類似,
但多了匯率波動的風險,風險等級為R2,一般在銀行、基金公司、支付寶、V信上都能購買。
再比如美債,有固定票息,但收益率會受到市場利率和經濟形式的影響,從目前降息的大環境來看,中長期債券具有投資價值。
美股呢,風險跟收益成正比,對投資小白來說,下場的心理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但下場時機正確,回報率還是很驚人的,尤其是科技股。
比如這周美股“七巨頭”全線上漲,甲骨文也是今年暴漲51%,僅次于英偉達的143%漲幅,表現出色。
但最近正逢美國總統大選,從過往數據來看,選舉前美股可能有4%~5%的下跌風險,但選舉后,股市又會恢復上漲。
……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
不管是從收益的角度,還是從保值的角度,美元資產都是值得配置的,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關主我的同名gzh:胡胡的全球筆記,找到我哈~)
而具體的配置情況得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穩妥一點可以選美元定存、美元保單,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可以選擇美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