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可惜的武器之一。
無論是顏值,還是性能和火力,在當時都是首屈一指的。
就算是放到現在,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好槍!此槍就是:德國FG42傘兵自動步槍。
步槍,狙擊槍和機槍的結合體
FG42,顧名思義就是1942年定型的。
當時德軍在戰場上還沒有全面出現頹勢,因此,這款槍可以看作是德國空軍的傾心之作。
它至少不是像戰爭后期那樣,德軍為了應付焦頭爛額的急迫戰局,粗制濫造的應急品。
既然是一款傘兵步槍,那就必須先滿足攜帶方便,火力兇猛這兩點。
但是FG42在1941年底研發時,定的就是7.62X57全威力彈,也就意味著槍本身肯定不會太小。
所以,設計師便從“折疊”這個方面開始下功夫。
他們采用了新潮的類似無托槍結構布局,這讓FG42的全槍長度大大縮短,結構也十分緊湊。
以前德國空降兵攜帶一支栓動步槍不現實,火力也很弱。
如果換成攜帶MP38\40沖鋒槍,火力密度是大大提高了,但是沖鋒槍射程太近,這對于缺乏重火力的空降兵來說,同樣是個悲劇。
這下好了,FG42集沖鋒槍和步槍的優勢于一身,而且可以持續射擊,無論是火力密度,還是精度和射程,都剛好可以滿足空降兵的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FG42也可以看成是輕機槍的改進,突擊步槍的最早前身。另外,FG42也破天荒拋棄了傳統的缺口式瞄具,采用了可折疊的立式覘孔照門和準星。
這種瞄具感光度高,十分利于精確瞄準。再加上它的步槍彈,因此有人開玩笑說:這是一款能自動連發的“狙擊槍”。
除此之外,采用的后座緩沖系統、發射槍榴彈、兩腳架、刺刀等一系列功能和外觀新設計,都讓人眼前一亮:原來槍還能這么霸氣又好看!
不過,當時這款傘兵步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生產設計者萊茵金屬公司,一直都在不斷改進中摸索。
表現有喜也有悲
FG42的早期版本在實戰中還是顯露出了一些缺陷,比如它的彈匣只能裝10或20發子彈,全自動射擊時必須頻繁更換彈匣。
此外還有后坐力,雖然設計時已經盡力去降低這一因素,但由于發射的是步槍彈,后坐力全自動射擊時還是很大。
最后,就是FG42的設計復雜,成本較高,很難在德軍中全面普及,產量只夠裝備傘兵這樣的精銳部隊。
所以,后來德軍把FG42也是不斷改進,大體上分為Ⅰ型和Ⅱ型,6個版本。后面改著改著,槍身又變長了點。
萊茵金屬公司生產了第一批FG42,后來由于有其他武器裝備的緊急任務,FG42的生產便轉給了克里格霍夫公司。
二戰期間,FG42大約一共生產了7000多支,5000支是克里格霍夫公司生產5000支。
從產量上來說,FG42和動不動幾十萬,上百萬產量的槍械沒法比。但無論是顏值還是設計思路,FG42又要比類似的美軍勃朗寧自動步槍優秀很多。
要知道,美軍班組里的勃朗寧自動步槍手,士兵沒點力氣還真駕馭不了。而FG42傘兵步槍不僅比勃朗寧自動步槍更精美,一般士兵也更好把控。
1944年市場花園行動中,德軍的FG42就給盟軍空降兵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德軍在這場戰役中失利,但FG42的火力卻力壓盟軍空降兵。
結語
1943年,使用中間彈藥的MP43/44(STG44突擊步槍)橫空出世,再加上德軍敗局已經顯露,也就意味著FG42的上升空間被壓縮。
二戰結束時,FG42的風頭已經被STG44突擊步槍全面掩蓋。隨著STG44中間彈藥理念的成功,各國軍工也把心思都放在突擊步槍的研發上。
而“漂亮”的FG42傘兵自動步槍,戰后逐漸淪落成了收藏品,直至徹底消失在歷史塵埃之中。
圖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